金英子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321000)
关于后现代音乐的审美方式与审美本质的思考
金英子 (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321000)
基于对现代理性的不信任,后现代艺术摒弃了现代主义结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尊重自然回归本真。基于此,后现代审美无论从审美主体到审美对象都发生巨变,审美的方式与审美本质也由于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本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关于后现代音乐本体、音乐审美方式、审美本质的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要内容。
后现代音乐;音乐本体;审美方式;审美本质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201329849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八九十年代流行欧美的,对当今哲学,艺术,文化,医学以至于建筑等影响巨大。后现代主义基于对现代理性的不信任,消解了现代主义的根本结构及其规范。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消解表明其否定了现代主义的精神内质,拒绝现代艺术形式的限定原则与意识形态,尊重自然回归生本真。基于此,后现代音乐的审美无论从审美主体到审美对象都发生巨变,审美的方式与审美本质也由于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本体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关于后现代音乐本体、审美方式与审美本质的问题。
由于后现代对于理性的反叛,构成传统音乐创作的结果——音乐本体的必要元素如:音符、节奏、调式、和声、曲式、配器等,以及通过这些元素构成的音乐本体所表达的情感体验,都被后现代主义拆解,甚至抛弃。在外部特征上,后现代艺术把原有的意义抽空、移置,重新利用了具象事物(此时具象成为了一种符号),将其发展到直接运用复制、挪用、拼贴,甚至索性彻底摒弃原有的具象,形成全新语境。他们的真正意图是在这样的“行动”与“过程”中体验未知带来的神秘交感,他们认为这似乎更赋有深意和禅意,更接近艺术的真谛。
后现代音乐受东方佛教禅宗影响至深,所谓“禅”,梵语Dhyāna的简称,汉语意为“静虑”、“思维修”,《大乘义章》解释说:“禅师中国言,此翻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思惟修从因立称,于定之境界审意筹虑名思惟,思心渐进为修为。”《转引余丹红博士论文P36-37》就是摒弃世间万物的干扰,心灵的专注直至“空”、“无”,乃思维修习的境界。禅排斥知识,认为知识教人起别心,迷失自我。因此,后现代主义的音乐创作,无论在技法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尽可能的抽空人的主观意识,排除人的心智的干扰,摒弃一切可能的创作主体有意识的创造,让声音仅是其本身。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Cage,1912-1992年)作为后现代音乐的代表,将后现代艺术的精髓运用的淋淋尽致。凯奇对声音十分敏感,他甚至认为火车行进时的声音都是那么的美妙。他努力的将生活中的声音融入自己的创作,认为音乐家应该不断地发现新的声音,他喜爱“噪音”也不排斥“乐音”(但“乐音”对他来讲仅是一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不再具备传统音乐所赋予的丰富含义),认为声音应该是自由的,是不受任何主体意识影响的声音“自我”的肯定,无论噪音还是乐音其本身都不能表现任何内容,因此,由这种声音组合而成的音乐,也不可能表现任何精神或形象。由此,声音被具化成为了一种符号,被任意复制、挪用、拼贴,甚至摒弃,而音乐仅是这些符号的堆砌,正如禅宗对生命与自我的肯定是基于一种“不经意识侵染的,和无意识的宇宙相通”状态下了解生命与自我的本来面目一样,凯奇解构了构成音乐的必要元素,抽离了音乐被赋予的种种含义,基于还声音本来面貌的认识构成全新的语境,使声音获得自由。
后现代音乐的审美方式在突破传统审美格局、审美体验、审美对象等三方面的原有秩序后,通过观者的直接参与来完成后现代音乐的审美,他们的真正意图是在参与这样的“行动”与“过程”中体验未知带来的神秘交感,他们认为这似乎更赋有深意和禅意,更接近艺术的真谛。
后现代艺术家不需要对作品有阐释的权责,因为即使是创作艺术品的艺术家也不是权威的定义者,他要做的宗旨是创作和引导,创作时不拘规范和教条,也无需追求原创性,复制与挪用成为自然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自由与无限的可能更能带给人们对音乐自由灵魂的感受。于是,他们解构了音乐厅台上台下的传统审美方式,模糊了区别艺术与生活的物质基础和距离,要求观者主动介入与艺术家形成互动,将权威性交于观者而自动引退。他们认为,过程就是体验,而体验是神秘的,它有利于激起观众的自发性与自觉性,抛弃精神上的追随和控制,最大化发掘人的真实存在。正如凯奇所说:“在我的演出中我越来越多地尝试营造观众与演奏者之间不存在区别的状况,我说的不是作曲家设计的某些东西中有观众参与,而是通过演奏者和所谓的观众两者的活动产生了音乐……我们越来越多地不是把音乐会看作某种有开始有结束的东西,而是作为持续着而且有时还非常漫长以至于人们能够来来去去的过程——那就有了灵活性”1,凯奇在他的“4分33秒”“0分00秒”中实践着这一理想,这一方面出于对现代理性的不信任,一方面源于后现代对神秘体验的偏好。
审美是人的特殊活动,更大意义上是人类的某种精神活动。要想认识审美实质,我们就要从审美中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中得到阐明,既艺术美的客观存在与人的主观感受。关于美的概念,众说纷纭,而我们认为,艺术的美,从狭义的角度阐释,是指符合艺术规律性的存在,而从广义的角度,美不只是美,这里的美是辩证的,更多的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精神感官的感受,是独立于客观存在的主观感受,后现代的观念某种程度与此吻合,他们以生活作为艺术的最高追求,认为一切生活中的美与丑,都应作为艺术的真实表达,因此,后现代的美既是生活的真实存在,也是赋予灵魂自由的最大权利。
审美本身是审美主客体间的逻辑认同,具有审美判断和评价的性质。作为目的性活动,感受是审美的最大特点,美学家阿·布罗夫在《艺术的审美实质》中说:“审美评价的多种意义,即对活生生的、完整的东西所作评价的多种意义,以及在对人的一切力量和能力的评价中的协同动作,使审美判断(感觉)具有本质的特点。审美判断不是局部性的、片面的,相反地,它是具有多种意义的,是综合性的,因此,它比起科学判断来,要不明确的多;它只是一种感受。”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的精神活动。此外,还存在着更高级的审美意义,既通过艺术形象再现生活,在此过程中揭示人的本质与生活的实质,这种审美是一种认识活动。后现代主义正是将这种审美极端化,从正面审美走向了反面审美。后现代审美的感受不同于传统审美多种意义的感受,后现代抽离了传统审美中主客体间的逻辑认同,注重的是极度自由下审美体验带来的神秘的交感。在另一层面,他们从审美的更高层次出发,更多的肯定了审美的认识性质,认为后现代音乐的美是反美的,传统音乐中,丑恶的东西存在并且一定是丑恶的,但内容不能是丑恶的,因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不可能是客观事物的原样再现,它包含了精神层面的评价和判断,因此,艺术中丑的东西却是用美的形式来表现的。但后现代主张的还生活本来面貌,包括丑的东西,因此,后现代音乐中,形式上的反美的出现,在逻辑认同上就出现了问题,因此与传统意义上通过艺术形象激发人们的情感从而感受美不同,后现代音乐更强调的是通过观者的主动参与,去认识音乐,包括其中的“丑”的形式,从而揭示生活的实质。所以,我们说后现代艺术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用来认识的。也因此,后现代艺术的出现,极大的扩展了音乐概念的疆域。
后现代音乐的解构实质,一方面是出于对现代理性的反叛,另一方面是出于对自由的渴望和尊重。基于此,后现代音乐审美的精神实质与中国老庄的“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去寻求美”,“倡导‘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思想不谋而合。2都是将音乐融于生活,从而揭示人的本质与生活的真谛。
注释:
1.转引自[美]理查德·科斯特拉内茨著,廖眑译.与约翰凯奇对话(上).世界美术,1997.1.
2.孙学武.偶然音乐与凯奇.选自蔡良玉,王晡编.《美国音乐文论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9:214.
[1]【美】彼德·斯·汉森著,孟宪福译.《二十世纪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4.
[2]【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岛子译.《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3]【苏】阿·布罗夫著,高叔眉冯申译.《艺术的审美实质》.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8.第1版.
[4]【波】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论音乐的特殊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0.
[5]宋瑾著.《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6]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
[7]余丹红,约翰·凯奇的音乐思想与创作.上海音乐学院,1999.6.
[8]蔡良玉,王晡编.《美国音乐文论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9.
金英子(1976.12-),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