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争强 (淮阴工学院 223001)
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赵争强 (淮阴工学院 22300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渐渐忽略。因此,将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加工和提取,并进行新一回合的设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念入手,进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解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重构,然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进行探讨,最后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符号学;产品设计
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强烈,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功能方面,在选择产品时更加趋向于对于文化以及情感方面的满足,因此,将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已经是设计界关注的焦点所在,这样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设计者带来新的灵感。
对于“符号”的解释,各国的学者解释并不一致。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敷衍符号是一种形式和感情,语言符号简要来讲就是“能指”和“所指”,这两者构成了事物的形式和情感内容。“符号”属于认知体系的范畴,可以指图像图形或者是声音信号等,符号具有指代、交流、表义等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成“源”和“体”两个部分,前者所表达的是宇宙,后者表达的则是人类社会。前者是天、地与人之间的自然符号;后者是人类在感知自然的力量之后所创造出来的符号,也就是人造符号。
(一)产品语义的表达
任何设计的存在都是为了保证人类的社会需求,因此设计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符号现象。设计作为一种符号现象,所要传达的是一种蕴含在产品内部的结构复杂的语义表达。产品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产品为了完善人类自身不足的功能,可以将其称作为第一功能;除此之外,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附加值,可以将其称作为第二功能。
任何产品的设计都是具有自身的含义的,设计的含义就是产品本身的文化价值。人类之所以对产品进行设计,就是为了将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传递给使用者。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新一轮的审视,不难发现,想要使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产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与升华,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的审美眼光,更加具有时代的特色。将传统的造型或者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的产品设计之中,表达设计的文化价值、情感思想,使其具有传统的形状,以及传统文化符号的神韵,使产品更具备中国传统的民族性和内涵,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内涵价值以及设计的语义表达。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1.增加产品应用价值
产品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应该更加具备附加值较高的文化以及艺术含量,这是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使用者对于产品的第一要求,也是使用者的第一层面的要求;消费者第二层面的需求是要享受功能,是由人的文化差异性所决定;消费者第三层面的需求是对产品的欣赏功能的需求,要求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艺术品位。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与设计相结合,可以赋予产品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将使用者的需求层面提升到第二层面、第三层面上来,让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不仅仅在使用产品,更要享受产品、欣赏产品,通过产品的使用价值使产品与使用者形成一种对于文化价值方面的互动交流,极大程度的丰富产品的精神文化与内涵,进而激发使用者对产品的文化价值的认同感,让使用者对产品的购买欲望更加强烈,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应用价值。
2.完善产品应用原则
现代产品的设计中,设计要源于传统文化更要超越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需要加入一些当代的流行元素以及时尚的理念,这样才能使产品不失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还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传统与时尚并不冲突,现代虽然不等同于流行,但是现代中一定存在流行元素,只有将传统与时尚、现代与流行相结合,互相融合,才能使产品的设计更具有文化感和厚重感,产品的生命才能更长久。设计应该具有生命力,否则将经不住时间与历史的考验。设计的生命力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分析,表达其内涵,并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去,不仅仅提升了产品的内涵,丰富了产品的形态,也发扬了传统文化精神,在产品的应用原则方面也是一种完善。
(一)中国传统哲学意识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重构
1.简朴
中华传统哲学意识中的简朴思想历史十分悠久。哲学家老子早就有“少则多,多则感”的理论学说,与西方哲学家口中的“少就是多”的简朴观念十分相似。现代的产品设计中对于简洁的设计理念越来越重视,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简朴意识的体现。简洁的产品相比设计复杂的产品更具备吸引力,从产品设计的走向来看,设计也越来越朝向简洁的方向发展。从中,不难感受到传统哲学中简洁意识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重构。
2.和谐
中国人自古至今都十分崇尚和谐,和谐意识符号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譬如,人们经常讲的“以和为贵”就是这一哲学意识符号的体现。这种哲学观念对设计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在现代产品的设计中,无处不体现了这种和谐意识符号。譬如,产品的比例、对称等在视觉方面都要求一种和谐与平衡;产品的色彩搭配方面也以色彩的和谐搭配为主。一款设计成功的产品,一定在线条搭配上、色彩上让人有和谐的感觉。产品设计中对于和谐的要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意识符号的观点不谋而合。
(二)中国传统形态、线条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重构
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人对于天地的一种认识,因此中国在传统对方与圆的线条搭配上十分偏爱,在现代产品中,这样的形态符号设计仍十分常见。基于线条符号而言,中国的文字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属于一种线条符号,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这种线条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产品设计中具有独特且文化气息浓的特点。在设计中,想要让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联想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就需要对中国传统形态以及线条符号的应用方面多加注意,将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元素、线条符号与产品设计观念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升华与再设计
1.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中“意”的传承
符号学中的“意”就是符号中的所指,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的“意”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国内,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在设计中比较普遍。但是,在结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譬如说传统文化符号与设计理念融合契合点,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与产品流行元素的融合比例不协调等。再者是设计理念多元性的缺乏,设计者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将其应用在设计方面却缺乏理论,或者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标准过于单一。在消费者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仍有诸多的设计者和产品使用者以功能性判断产品优劣。
2.运用产品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意”的情感表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符号需要以全新的形式存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需要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升华与加工,这就需要运用符号学的设计原理。在现代产品的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将其感悟与现代的审美特征进行重新整合,新的传统文化符号需要被使用者群体接受。使用者地域、民族、文化素质的不同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理解也就不同,因此,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要针对特殊的用户群体对产品进行设计。设计者将符号赋予一种新的形式展示给使用者,让受众群体通过对新的符号的理解清楚其表达的情感与意义。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某些方面并不适合现代使用者的审美观念。设计者不仅仅需要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层次的理解,让使用者通过对产品设计所传达的文化与自身产生共鸣,更需要考虑到受众人群对于新的传统文化符号是否可以正确的理解。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符号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越来越注重情感表达,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在进行以传统符号为设计元素进行产品设计时,除了设计者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外,也需要对目标用户群体进行了解与定位,要与使用者之间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方面存在共通点,设计者才可以在产品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隐喻等方式赋予到产品之中,让使用者在使用中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产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在产品设计中,传统文化不仅是设计者的灵感源泉,更多的是运用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对传统文化进行诠释,被赋予了传统文化的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存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产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者和使用者达成了情感方面的共鸣。
(一)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应用中的问题
1.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较肤浅,注重形式化
很多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的应用中比较牵强,设计水平方面较低。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商业化中的成熟度较低,较多的设计方案仅仅出现在从事设计的人员的竞赛活动中或者仅存在于企业概念产品的设计中,在大批量的生产中仍然存在着差距,这种现象大大削弱了中国传统符号在设计中的影响力,在市场的竞争方面不存在优势,运作到市场中难以成功。
2.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符号缺乏深层理解
目前,国内在很多的设计应用中,对传统文化符号知识简单的借用,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升华以及加工方面不够深入,许多传统文化符号是直接嫁接在设计应用方面,更多的传统文化符号并没有使用价值,只是在市场宣传方面起到一个噱头的作用,是宣传方面的应用,而不是设计方面的应用。
3.设计应用理论单一
设计者在设计应用理论方面理论观点单一而缺乏多元化。几乎很少有设计者否定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但是在将传统文化应用在设计理念中时,诸多设计的设计应用理论都十分单一,缺乏多元化。以功能性和公益性的原则来衡量设计理论的对错。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对于设计理论的评判也应该朝向多元化发展。
(二)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产品设计应用中的策略
1.坚持融合共生的原则
平衡原则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指在设计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符号在新的语境下的应用成果总是要倾向某一方,对于这种符号的平衡性的把握就是平衡原则。从产品的设计造型方面而言,这种平衡是指符号在加工过程中的“平衡性”。无论传统文化符号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还是简单的拼贴过程,都是一种主观化的艺术加工过程。在加工的过程中,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不同风格的艺术加工都会影响信息的传递。通俗来讲,产品设计者是把产品的设计作为与群体交流沟通的语言,因此,产品设计者的目标就是希望设计产品的语言可以让群体“读懂”,设计师想要表达的语言才可以有效地进行传递,这其中产品的平衡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坚持产品设计的整体原则
产品设计中的各元素要达成某种整体的意向,这是整体原则的基本内容。要求设计产品传递出一种多元素但不失为一个整体的形象,设计产品中不能是当代符号与传统符号之间互相干扰、各自为政,从而对产品的整体形象造成削弱。这就要求传统符号在进行加工时,涉及的不同元素在最终的设计产品中占据“比例”与“分量”要符合整体原则。不同的设计方法,都应该把握这两者之间的主从关系,这不仅仅是一个与目的性相关的问题,更是一个与美学息息相关的问题,产品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要提取自特征物之中,这种特征物可以是可见形态的实物,也可以是不可见其形态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在设计的具体应用中,这种可见元素的提取与不可见元素的提取要注意其提取方法。
总而言之,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是可以选择的、可控制过程和结果的设计行为。早期的现代产品是为了解决使用者对产品功能与审美两方面需要相平衡,现代的设计则更加重视的是对产品的文化需要寄予情感需求,因此,现代的设计要更加倾向于人们的感情与文化层次。对于人们的情感以及文化的需求,不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非常重要。
通过对本文观点的论述,揭示了符号理论学与产品情感之间的关联,并为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产品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中提供的观点希望在今后传统文化符号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有借鉴作用,希望不论是对于设计者来讲,还是对于不同的文化间的交流来说,希望可以起到一些积极意义。
[1]龚怡慧.论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视觉表达[J].设计,2015.12(06):118-119.
[2]毛宏萍,吴忠慧.中国传统符号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10(15):90-91.
[3]王艳,肖静.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1(02):89.
[4]邱蔚琳.产品设计中民族符号的创新运用[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4,05(06):50-56.
[5]刘刚凌.论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产品设计的意义及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5,11(12):140-141.
[6]陈晨.浅议中国传统符号的应用[J].才智,2014,02(03):233-235.
[7]习龙.民族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06):61-62.
[8]程建新,张新月.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浅谈中国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04(05):420-411.
[9]周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J].品牌(下半月),2014,11(10):129-130.
[10]吴钰婕.论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J].祖国,2014,12(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