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意象表现油画创作技法研究

2015-07-13 05:14:39梁卫民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714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8期
关键词:笔触油画画家

梁卫民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 714000)

中国当代意象表现油画创作技法研究

梁卫民 (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 714000)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批准号(2014047),课题名称《本土文化下当代中国意象表现油画创作研究》

中国当代油画的“意象表现”借鉴中国文化里的“意象”概念运用于绘画创作之中,又与西方绘画的“表现”加以融合,做到了中西绘画碰撞过程中的一次大演变与推进,并在其间恰如其分地演绎着绘画的辉煌。画家一旦决定了向意象表现油画迈进的时刻,他们必然会津津乐道于怎样用一系列的技法去阐释绘画。在这里便不得不使具象成分意象化,运用意象造型来达到形式的独立性与内容的朴素性;运用色彩来阐释意象绘画语言;笔趣的节律调节来吻合意象趣味;空间的多维表达来直指意象的精神诉求。

一、意象造型

意象造型是一种既指向外在客观世界又指向主体内在精神的双重观察与表现方法。当代油画从写实绘画部分演化成后来的意象绘画,画家脱离了客观的造型观,而赋予绘画以意象的造型观念。意象造型是对于客观物象神似的追求,是对物象形态的意象领会,其审美标准不以客观具体呈现为标准,而是一种运化的力量,是以“气韵生动”为旨归。

意象造型手段具有多样表达性,首先要观念先行、以意立象。当画家对意象表现油画进行意象造型时,需要主体的观念先行,即“意在笔先”,只有胸有成竹的“意”的涌动,方可将才思运用于绘画创作。没有了观念先行,绘画便会是陈陈相因、模仿客观,无从拓开全新之局面。当然,此时的观念必定是“意象”的创作观念,有了这一观念的导引,油画会在意象的时空里找到无限施展的可能。对客观之象进行凝练之后,由画家意的生发,而使“意”与“象”融合,意是为了表心中之象,立象是为了意的阐释。

画家其次要突出特征、随“意”施法。在意象造型中,对于特征的敏感捕捉,是画家由内心的“意”来付诸于眼的行动过程。眼睛对物象特征的把握实则来自于画家的审美历练,从最初的面面俱到至后来的删繁就简,都是在绘画过程里做着对特征的捕捉训练。突出特征,夸大特征,实则是突出了物象的视觉本质特点。客观物象的呈现过程往往以表象迷惑了主体,此时主体艺术家便能以主动态度去判断客体,不会对客体的表象进行无意识的具象呈现与模仿,而是抓其要义,突出本质特征,达到随“意”施法的目的。最后在对特征的强化下,使意象审美加以展开。

跨越时空、气韵为先。意象表现画家在造型时,不受时空观念的束缚,打破时空的有序性,用无序的时空观来体现“意象”之涵义。好的意象绘画是跨越时空的,没有时间与空间的羁绊,便会任由“意”的展开,以气韵为先,创作出心象与物象共生的作品。由于打破了时空的观念,便使绘画在形式因素的作用下调控着画面,点、线、面的穿插,无叙事性、情节性的描绘,传达着一种画外之音。当莫也的以自然之物构成的意象油画出炉时,画面已经完全没有了时空性,它是对时空的跨越,用意象的笔法营造极富气韵的绘画。

二、色彩意象阐释

自然界的色彩千变万化,如何将自然色彩上升为主观意象色彩,就需要画家在作画时摆脱掉以往对色彩理性知识的常规掌握,上升为主观感性认识。德尼·狄德罗曾说:“素描使万物有形,色彩使万物有生命,它使万物灵动起来。”只有在色彩的调控下,画面的气氛才能得到全面的营造,可以说再现色彩是写实绘画的必备技能,而意象表现色彩,则是需要画家去主观在自然界中去提取的。

“非混合色和比例均匀的混合色,具有一种稳定性,但它们的表现性却较为虚弱。它们还向我们表明,由于混合色具有一种强烈的能动性质,它们的表现力很强。”对于一幅意象油画作品,色彩是一幅绘画的活跃计与灵魂力量,在色彩的意象阐释中,把握好一幅作品的主色调,并附加进略少部分的对比色、补色、冷暖色的差异,使色调在统一中又有着变化与灵动,在具体的色彩实施中,根据主体需要,可以先用淡而薄透的颜色去起稿,不拘泥于细节,可以勾画出意象形体之大结构、各个色块的大致面积、形状、色彩的倾向性等。选用大号的板刷、猪鬃笔或扇形笔,随着铺设颜色的展开,保留一些滴流的自然随意效果与空白部分,这样画面的氛围与气息便生成了,在逐步展开的用色间,加入一些重色,使画面的节奏感加强。并注意色彩在明度上的差别,可以用软笔做一些部分的过渡,拉开层次空间,要保留绘画过程中的一些纯色与透明色,与厚重的色层形成反差与对比,丰富画面色彩语言。局部的细节设色需统一在整体的色彩氛围里,随意且肯定的赋色与主体的胸中之象形成了交融之效果。

邱瑞敏曾这样在油画创作中解读色彩:“至于色彩,画家可以不受客观色彩的限制和束缚,大胆、自由地变换以发挥色彩的表现力。”意象色彩是对于相对稳定的固有色原理和相对变化的条件色原理的冲击,这并不说明画家感受不到物体固有色与条件色的色彩呈现,而是对这些色彩认识之后的升华,它所依存的是意象思维,在此观念之下,意象色彩里便涵盖了部分的固有色,也包括着若干的条件色。意象色彩更注重于油画语言的本体定位与油画作品的本质展现,这是与写实体系相区别的意象色彩理论。东西方对于色彩理论各有自己的主张,这是思维方式决定了的,“西方是就色言色,看到一种色现象,只就这色的本身论其美丑,而东方人则不然,总习惯地、自然而然地要联想到色彩以外的范畴。”色彩的意象阐释,能够给表现油画的意象之美做一理论的铺垫。

三、笔趣意象表现

“东方绘画的重要特征是它的用笔方式,它每一个笔触的形象即是一个有表情有生命的形象,一系列笔触的组成,在表述着与作者生命节律的吻合,并由此而精神化了,它也不自觉地符合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徐福厚语)笔触在意象表现绘画的实施期间,会任由主体画家意识的控制而出现提、按、顿、挫、拖、摆、滴流、堆叠等表现面貌,这种手法留下的痕迹使用笔具有了一定的意象趣味,传达着形而上的精神通感。使用笔产生笔趣是画家在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一种探求,每一幅的意象表现绘画都存在着笔触,也都在笔触的行进间产生了笔趣。那如何能够使一幅意象油画产生笔趣,最后达到意境的生发,就需要对自我的用笔方法做以特点的分析与推敲。保留下适宜于意象表现的笔触,祛除掉不益于意象表现的用笔,使技能手段在笔触的实施间没有障碍,通达至意象的情境意味。

“笔触虽为一种技术因素,但重要的是传达出画者的艺术个性与修养,因而,它也是艺术家风格的体现。”由于笔趣富有的自身美感,使它能够传达出主体画家的意念与情感,连带着艺术家对于人生与艺术的理解。笔趣之美可以归纳概括为节律美、力感美、触感美与动态美,这些美的形式使绘画在形式美上具有一定的表达可能,并促使画家在意象表现中去贯穿这些美的因素,把笔趣意味很好地付诸于创作实践,去探求笔触、感知运笔技巧,在不断地掌握了笔趣之美的运用后,创作出具有个人语言的意象表现油画作品。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席里柯曾这样描述笔触:“为了通过作品表达一种意图,笔触只不过是用来达到这种目的的多种手段之一。”作为表现意象表现油画之一的笔触,在绘画过程的游走间出现的笔趣使绘画美得以产生。

四、意象空间传达

意象表现油画对空间的传达是超越于时空的,不囿于具体的空间,而是随主体艺术家的意象观的实施而表现出一定的意象空间。“中国画表现空间感觉不仅在客观的实体对象表现上,同时存在主观意识的想象之中,这二者是结合的。”既然意象表现油画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承袭,那么在对于技能的实施中,必然运用着这一原则,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感觉,深邃悠远,令人体味出意境与氛围之美。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承与审美的差异性,导致了在表现绘画空间时很大的反差。东方绘画要求画家的主观内省,诉诸于绘画制作过程中对意蕴的生发,似与不似的传达。故而,东方绘画的空间表达是具有无限的拓展性。西方传统绘画遵从科学自然再现原则,要求绘画要表达自然原来的真实面貌,追求真实的客观再现。此时,主体是辅助于客体的,空间传达上有着有限的局限性。东西艺术思维方式的异同决定了它们艺术表现空间上本质的差别。

中国文化的宇宙观决定了画家在意象表现空间的传达上是“俯仰自得”的,是对内心深处情绪的释放、情感的传递,是空间观念的意象化。“在中国风景画中,这个无限的空间是在画面之内表现出来的,它是视线瞄准的目标,但眼睛却看不到它。而在中心透视中,这个无限的空间却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的某一个精确的位置上自我矛盾地呈现出来的。”空间作为意象表现油画的造型对象之一,在形式上必然诉诸于画家构图的是否得宜。构图的处理会在意象油画里是相对自由的,但画家又是被无形的意识去指引的,看似自由的表达背后,隐藏着的是主体艺术家的观念意识与修养高下。平面的画布会在画家的意象观的引导下朝着无限深邃的情境进发,在虚实、有无间构筑起独立自在的空间景象。这种空间景象是被视觉所认识的、捕捉的,是虚幻的、又是画家感知的实在心象。在不讲究西方透视理论的前提下,空间被赋予了极大的改造性,偏于心象的表达。意象表现油画的空间不是自然的、现实的客观空间,而是一个超自然、超现实的心象空间。

由于主体心灵意象的介入,便会在画面上产生聚散、疏密、粗细、刚柔等现象,这些现象体现出了一定的空间意象。意象表现油画的空间,“既不限于直观的物理空间,也不停留在一般的心理空间的表达。而是运用物理与心理空间创造一个意象空间。”意象空间造型要求通过主体的意识介入来构筑物象,在创作中不去直观地参照对象,通过深层次发挥主体画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才思意象的凝结,是以意象思维的活动与逻辑铺排来审视空间的,是观念意识意象化到作品中的艺术创作过程。

在意象表现技法的实施中,油画家必须了悟具象油画的一切诸如透视、明暗、结构、比例等法则,只有掌握了这些技能手段后,再通过意象造型中对精神境界的挖掘与韵律美的产生而表现出意象空间韵味。基于对意象表现中意境生发的不同,便需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去体现,因此工具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技法来阐释的意象表现油画,在研究的过程中,会对这些造型手段进行具体的分析,藉由画家的意象表现手段来充实绘画,得到全面的意象阐释。

[1]鲁道夫.阿恩海姆(美).滕守尧 朱疆源译 .艺术与视知觉 [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2]孙宜生.意象素描[M].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5).

[3]赵洲.谈笔触修养.美术大观[J].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9).

[4]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

[5]张大林.意象油画写生与创作教学 [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6).

梁卫民,男,陕西合阳人,1974年2月生,硕士。渭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术学理论与创作研究。

猜你喜欢
笔触油画画家
一张油画
艺术之春
油画《塬下》
油画
酷炫小画家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6
梵高:笔触与激情
聪明的画家
大灰狼(2018年12期)2018-01-18 00:40:36
《岁月长又长》(油画)
海燕(2017年4期)2017-04-11 13: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