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南 刘 勇 (山东博物馆 250000)
关于山东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的深层思考
张晓南 刘 勇 (山东博物馆 250000)
大千世界,万妙自然,谁不想一探究竟,谁不想一览无憾。山东博物馆一贯注重对自然生态文明深刻解读,继而进行行之有效的展示、宣传和教育,讲解万物生灵,探索自然奥秘,渐成我馆专长所具和职能所在。
多年来,山东博物馆自然类展览在广大群众中口碑载道,有着广泛的认可度和深远的影响力,展览一经推出,人们必将口耳相传,载兴而来,满意而归,甚者数度流连,屡呈摩肩接踵的盛况。此次,山东博物馆耗时近三年,精心筹备的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将于2014年11月16日盛大开展。大迁徙展迎合了广大市民的期盼,得到了众多专家的鼎力支持,倾注了山东博物馆全体同仁的心血,竭力营造炫美非洲,真实还原魅力自然,为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山东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的开办上秉国家“科教兴国”的大政方针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下承我省“文化强省”的地方举措。办好大迁徙展陈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促进山东博物馆的自身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建国60年来特别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山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向开放、由贫穷落后向繁荣昌盛的跨越。当前,全省上下正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山东。生态山东作为和谐山东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将山东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紧密的结合了起来。2011年,山东省政府斥巨资建设山东博物馆新馆,建筑总面积12.8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配套设施面积4.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5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硬件设施和现代展陈手段较先进的省级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其活动与发展无时无刻不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敏感捕捉社会的新动态、新变化、新发展;勇于承担社会对博物馆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积极将应对措施落实为工作实践,这是博物馆存在发展的原动力和本质要求。
纵观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历程,每一次博物馆大发展无一不是当时社会大发展的影响。现今,山东博物馆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的应运而生既是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也是我省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与此相伴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百姓对博物馆的兴趣与日俱增就是这种需求的体现。人们参观博物馆不仅希望能够开眼界、增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更期望在这个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乐趣和享受,获得精神心灵上的慰藉感和归属感,使道德情操得到升华。办好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有利于使博物馆成为人民群众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身心,进行心灵休憩的精神文化乐园。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公益性机构,位属精神文明板块。博物馆与城市,相依共存,互促共赢。对一座城市而言,拥有一座好的博物馆无疑于拥有一张好的城市名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办好展览,特别是异域风情的自然生态类展览,必然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和口碑。对城市而言,不仅开拓了市民进行文化休闲活动的空间,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明生活,而且增加了自身的旅游资源,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到山东博物馆参观的人们虽然个人经历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于精神文明层面的渴求是一致的。山东博物馆自然类展览的特点就是通过自由、轻松、惬意、互动的形式来体现山东博物馆的科学传播和人文关怀,不断满足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在精神和知识需求基础上的文化情趣。可以说,将大迁徙展办好就是服务好观众,就是“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宗旨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山东博物馆自身发展的促进。
(一)探索国际合作,谋求共赢发展的办馆新思路
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的所有动物标本全部来自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的国际捐赠,共计300余件,价值高达2千万美元。尼斯·尤金·贝林先生,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世界轮椅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国际著名慈善家、美国野生动物标本收藏家。2012年5月,经有关方面介绍,山东博物馆与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贝林基金会)中国区负责人有了初步的接洽。14日,(贝林基金会)中国区首席代表沈安琪女士和助理李晶女士、国际动物标本专家Cecil Corringharm对山东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考察后,对山东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建筑规模、陈展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2年11月8日,贝林先生与山东博物馆正式签署了动物标本捐赠协议,承诺将向山东博物馆无偿捐赠150件以上的野生动物标本,价值愈千万美元。后经我馆积极洽谈协商,与贝林基金会达成最终意向,共向山东博物馆捐献百余个门类、三百余件,总价值2000万美元以上的珍稀动物标本。捐赠标本包括非洲象、河马、犀牛、非洲狮及尼罗鳄等众多大型珍稀动物,标本制作工艺上乘,代表世界标本制作最高工艺,极富收藏、科研和观赏价值,而且很多标本属于世界公约保护的物种,是国内外难以购买到的珍品。
此次捐赠将是山东博物馆建馆60年来价值最高、数量最多、填补空白的一次国际捐赠,大大增加了山东博物馆藏品种类和数量、提升藏品的学术价值和陈列展示的信息量。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我馆上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和为百姓办好展览的办馆理念是分不开的,也为兄弟单位提供了一条谋求国际合作,共赢发展的新思路。
(二)发挥展览的辐射效应,精准定位观众群体
一个展览不应是孤立的独处一室,更不应冷冷地面对前来观赏的观众。好的展览,在观众看来应该具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内涵,并且对观众产生明眸善睐的互动感受,能够积极主动预知和应对不同观众的不同诉求。如何有效地将展览标本和生态、科技、人文结合起来,有目的、递进式地向观众展示传播,激发观众的观展兴趣是博物馆提升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
山东博物馆以丰厚馆藏为依托,积极延伸非洲野生动物大迁徙展的科教项目,创办“贝林号非洲科考车”和“创意自然教室”,并作为山东博物馆自然类科普教育活动的品牌识别名称,定期举办各类科学普及活动,既体现了和谐自然、绿色生态等社会共识,又突出了山东博物馆的科普特色,为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神奇大自然的窗户。
山东博物馆的科普公益活动均是在充分调查和系统研究服务对象的基础上,精准定位不同观众群体,进行针对性开发活动内容,注重活动实效,力求将休闲娱乐与思维拓展相统一,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相贯通,天资、性格、兴趣、基础与优缺点量身诊断,治学、做人、做事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切实满足目标观众群体的实际需求。
走进山东博物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展,动物之奇异与美妙必将一现再现,您对孕育万物生灵的大自然必将一叹再叹!相信山东博物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展也必将成为青少年的新乐点、山东博物馆的新亮点、泉城济南的新景点、山东文化的新视点!
山东博物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展,越贴近,越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