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服务质量提升初探

2015-07-13 05:14:39中国文字博物馆455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8期
关键词:馆藏服务质量文物

李 冰 (中国文字博物馆 455000)

博物馆服务质量提升初探

李 冰 (中国文字博物馆 455000)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前来游览参观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博物馆公共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公众不再满足于免费参观服务,而是希望体验更加丰富精彩的文化之旅。因此,当前博物馆要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强创新和改进,本文从展览服务、文物鉴赏、阅读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博物馆服务质量改进和提升。

博物馆;服务质量;提升

自实施免费对外开放以来,博物馆一直在思考和摸索如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但是随着参观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公众需求不断变化,博物馆公共服务面临着更多新挑战和新情况,博物馆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鉴于此,本文将探讨博物馆服务质量改进对策和路径。

一、陈列语言要通俗易懂,满足不同观众需求

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后,观众人数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新的参观者开始出现在博物馆,例如农民工、老年人等,以家庭为单位的参观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等。针对这一变化,如何让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的观众能够准确的把握展品文化内涵和寓意,是博物馆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博物馆要重新定位服务功能和出发点,让馆内陈列语言、展品介绍服务更加大众化、平民化,更好的满足不同观众认知需求。不管陈列内容多么复杂高深、展品多么富含文化背景,都要尽量让更多参观者了解明白,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博物馆的陈列语言表述要直白、通俗、简单,贴近生活化,能够让不同观众一目了然。对普通观众而言,他们不具备专业的博物馆专业鉴赏知识和能力,因此要让展览更具吸引力,让观众感受到文物的魅力,就要在陈列语言上下足功夫,要摒弃过去简单精炼、专业高深的办展思路,采用更多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直观清晰的陈述语言和方式,不断缩小专业学术与普通民众的认知差异,让更多的民众体验到隐含在文物背后的文化魅力和内涵。

二、馆藏文物要突出鉴赏服务功能

(一)加强改进文物鉴赏服务

博物馆藏品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历史变迁的见证物,加强文物安全是博物馆重要工作内容。除此之外,博物馆也承担着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文物开展社会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博物馆出于安全保护考虑,对外展出的藏品数量少之又少,展品质量和层次相对较低,一些珍贵文物更是常年不见天日,终日被层层保护与观众隔离开来,导致博物馆展出文物无法满足参观者鉴赏需要。根据现行文物管理和保护条例, 普通博物馆馆员都不得随便接触馆内珍贵文物,普通观众更是难以企及。随着公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审美观念不断增强,公众对文物的鉴赏需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听讲解、看展品已无法满足公众需要,越来越多文物爱好者希望能够得到近距离观赏文物的机会。从理论上看,作为具有公有性质的博物馆不能拒绝任何一位纳税人提出的合法服务要求。 因此,博物馆要加强改进文物鉴赏服务,让更多珍贵文物发挥文化教育功能。

(二)新文物展览方式和手段

博物馆承担着文化传播重要使命和义务, 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是其今后重要发展方向。博物馆不论规模大小、层次高低,都要履行好服务社会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博物馆只有不断满足公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博物馆要不断创新文物展览方式和手段,大力改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博物馆要逐渐放开文物管制,同时创新安保管理方式,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扩大馆内文物对观众开放范围,让更多珍贵文物能够与观众近距离接触,以更好满足社会文物鉴赏需要。其次,博物馆可以开设专门的文物鉴赏室、研究室和特别接触室,让一些具有学术科研价值的文物“重见天日”,最大程度发挥其科研、鉴赏和教育功能,促进文物交流和发展。最后,对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观众,可以提供VIP展出服务,为其创造近距离接触文物的机会,以满足不同文物爱好者的鉴赏需求。

三、提高图书资料信息服务社会公众水平

目前,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设置了图书阅览室,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博物馆,积累了大量丰富的馆藏文物文献和资料。例如陕西省博物院图书阅览室面积超过千余平方米,内设纸质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有三个借阅办公室和七个资料库房, 有各类藏书、资料、报刊180000 余册(份)。这些文物资料和文献具有很高的科研、教育和展览价值和功能,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博物馆对外公开展览过程中,图书资料和文献一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随着博物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如何发掘利用馆内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料,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献服务,是当前博物馆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普通公共图书馆相比,博物馆馆藏图书资料相对较少,涉及内容主要与文物、考古和历史领域有关,内容弄比较单一,但是具有专业性、集中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博物馆资料文献具有明显的专业和个性优势,这是普通图书馆无法企及的方面。博物馆的文献资料是宝贵的文化资源,除了作为科研、交流、学习用途外,它还应该承担起社会文化教育的责任,为公共提供多元化文化服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发展。目前,美国国内各级博物馆内设的资料室、图书室都会对外免费开放,市民只要凭借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借阅馆藏文献资料,大大丰富了社会文献资源供给,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这是国内博物馆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博物馆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料,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这些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呢?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一是在博物馆内部开辟对外图书借阅区,根据展览内容配置相对应的文献资料,让观众对展览文物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将传统封闭式售书模式改为开放式书架展售,观众即使不买也可以直接翻阅相关内容;三是不断扩充博物馆内部图书室服务功能,在提供浏览服务基础上增加对外文献借阅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多图书服务;四是利用互联网对公众提供免费的图书借阅、下载服务。

四、结语

博物馆在改进服务质量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例如文物安全、资料保密、经费问题、政策问题等,这些都会影响博物馆服务质量的提升。但是只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和意识,以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面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方式,总是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 博物馆只有面向公众、服务社会,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知名度和竞争力,才能够履行好其应尽的职责。

[1]童曙泉.30家博物馆拟设农民工开放日[N].北京日报,2011-07-28(5).

[2]崔大伟.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工作的探讨与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1-06-29(5).

[3]魏保信.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拓展与延伸[N].中国文物报,2010-01-27(7).

猜你喜欢
馆藏服务质量文物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文物的栖息之地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6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文物的逝去
东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6:08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收藏界(2019年2期)2019-10-12 08:26:42
文物超有料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倾听患者心声 提高服务质量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20
坚持履职尽责 提升服务质量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8:04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