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川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 050000)
赵新伟 (河北传媒学院 050000)
河北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李 川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 050000)
赵新伟 (河北传媒学院 050000)
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启动与发展,让各个县的文化产业有了展示的平台,要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契机,在深挖县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加大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在不断优化与创新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为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着力点。本文就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展开了研究。
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地方高校;发展思路
本文为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一般课题《依托地方高校资源推动河北县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501920。
借力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促进河北省各县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在此基础上以文化认同与资源保护为抓手,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自觉与市场自信,是推进河北省传统文化走向市场、跨出国门的一个重要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河北省历史文化资源与现有的文化产业之间的有机融合。
(一)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河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文化挖掘与创新应用的综合实践过程,在借助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创造新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有利推动文化市场供需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文化与创新的高度融合,成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例如:河北省的蔚县剪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河北省蔚县的剪纸一方面是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发展成为名扬世界的文化商品,生产、销售目前主要是各村自主发展。剪纸市场的不断壮大,让剪纸产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蔚县光剪纸厂就数不胜数,蔚县规模大一些的剪纸厂年产值都能上百万,甚至过亿的也有,剪纸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实现了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多元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创新是其本质的特征,只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才能够更好地占有市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文化挖掘与创新应用的综合实践过程,在借助文化的力量来不断创造新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有利推动文化市场供需关系和谐发展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文化与创新的高度融合,成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力促河北省产业经济结构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市场生产过程,其融合特征明显,这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将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技术、销售服务等行为融合到一起,在与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的过程中,让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延伸,拓展着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发展环境。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广泛使用,让现有的生产方式得到不断的改变,表现为传统的文化部门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市场发展趋势。文化创意产业所具备的高附加值与融合特征,为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不断升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带来了有利的促进。
(三)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产业资源的利用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强辐射性,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底蕴更为明显。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产业是借助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来实现的。所以,文化创意这一产业的核心资产是对知识产权的创新利用过程,它所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也正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存在与市场当中。通过对创意与原创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属性分析,可以发现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将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发展高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必须为之的一件事情。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的多元化与常态化,媒体整合的趋势给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的信息经济将越来越追求文化的价值与公众的认同,而文化创意产业必定会成为推动以知识为特征的信息社会的又一个核心的社会生产力。
河北省作为人口与经济的大省,近年来社会与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有着丰厚的文化载体与资源优势,地域知名文化品牌众多,为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省政府倡导的“一县一品”文化工程的引领下,初步形成了河北省蔚县的剪纸文化、河北省平山红色旅游文化、河北省张北草原音乐创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特色品牌的挖掘与打造,进一步的提升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在做大、做强河北省文化聚集区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批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河北省的县域文化创意产业表现出了一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趋势。
但是受到河北省区域文化资源分布、文化生产力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从系统的角度来分析,河北省的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河北省的各个县重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但是由于整体规模的差异,而导致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程度不足。河北省不同县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在谋划发展思路的时候,存在着县域特色不明显、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单一等同质化产业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各个县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不畅,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性人才短缺,导致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高校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支持
在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成为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智力支持,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的重点。当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缺少主要有两类,即文化内容创意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营销与管理人才。因此,河北省地方高校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专业优化,通过将高校的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培养与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有机的结合,按照不同的人才层次、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状况来设置课程教学。在做好教育实习与文化创意企业的融合基础上,提升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从而为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双向互动,积极推动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发展
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通过创新高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培养文化创意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升高校的产学研人才培养的模式,推动文化创意企业、高校、地方研究机构的合作机制,通过校外实践等方式,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企业的生产设备、场地、资料等,构建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高校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效果提升,开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河北省文化创意发展的经济效益,政府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文化创意企业与地方高校搭建人才、创新的合作桥梁。高校要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观念,实现文化创意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做好高校优势资源与市场机制的创新整合,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培养机制调整,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以高校现有的师资等为依托,加大对河北省县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的校园培训。做好文化创意产业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全面提升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加大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的网络化与信息化。拓宽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融资渠道,丰盈河北省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土壤。
[1]范晓宏,安定明.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研究[J].中国报业,2012(06).
[2]卢衍鹏.文化强国语境下文化立国的逻辑、现实与战略[J].湖南社会科学,2012(03).
[3]王学颖,常友玲,仲旭.河北省县域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24).
[4]易华,易小云,刘嫦娥.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力机制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