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266071)
匠心独运 宛若天工
——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府花边大套”手工工艺中的文化资本探究
王 颖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266071)
“青州府花边大套”是青州特有的一项民间手工工艺,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花边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本文从花边大套的生产性特点出发,探究花边大套的历史传承过程中的文化资本转化,花边大套是如何顺应时代变迁和民众的需求而进行产业化创新发展的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保护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保持内在精神气韵和文化核心价值,丢失了精神内涵文化遗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决不能将资本转化与文化价值保护相割裂开进行研究。
青州府花边大套;文化资本;民众需求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女士指出:《公约》中所提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遗产,并且不断被群体和个人进行创造、延续、再创造并保护继承,否则就称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中包括了传承性和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手工技艺类本身就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是在创造生产中不断进行传承,因此无法将传承性和生产性割裂开进行研究,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1.花边大套的传承性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有两种,包括家族传承和群体传承,花边大套的传承包含了这两方面。据《益都县志》记载,19世纪编织工艺在青州民间很普遍。其中尤以花边、发网称著,产品远销欧、美、澳等地。早期衣物边饰是运用了“二方连续”的简单工艺,形状和用途与过去妇女们镶在衣襟和袖口处的边饰“栏杆”相似,于是人们才将这种工艺称之为“栏杆”。1900年,在青州的基督教英籍传教士库尔德夫妇,从意大利引进了一种新的编织技艺、图样和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一种用于衣物边饰的带形花边,1908年,库尔德夫妇回国后把生意交由义子宋传典打理,之后宋传典在青州城设立了“德昌花边社”,并在县城和宋旺庄村设立了多处“栏杆房”,组织农村妇女从事花边生产,之后又通过“母传女、嫂传妹、亲友洇亲友”的途径,花边技艺在青州广泛流传下来,后来根据青州的地名将其称为“青州府花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明确指出:“文化遗产只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是人们对于除了上述三类物质类遗产以外的非物质遗产的价值的发现和概念上的概括,非物质文化强调的并不是物质层面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而是蕴藏在其中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到的思维方式以及精湛的技艺,但这并不代表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需要物和人加以呈现。“青州花边大套”的内在核心价值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写意精神以及素雅清新、恬静大方的审美内涵。非遗文化的传承并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继承,更多的是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体现,继承人在其中所担负的使命可谓是重大且具有深远意义的。
“青州府花边大套”手工工艺经过第二代传承人王顺堂先生和第三代传承人卜范增先生的传承发展,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日本、港澳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和文化艺术交流中担当起民族工艺美术形象大使的重任,其精品入选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地。
2.花边大套的生产性研究
手工业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日常生产生活,若想长久地将其传承下去就必须要反过来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在不破坏和违背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将其引入生产领域并转化为生产力,使其进入到当代人的生活中,使现代人能够享受到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用价值的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需求逐渐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决定了生产方式的改变,花边大套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并散发出勃勃生机。
在新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传承就意味着顺应时代进行发展,传承并不代表一定要保持花边大套的固有的生产技艺和模式,而是要总结当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结合花边大套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产业化调整并调整新产品开发方向,实现资本的物态转换,也就是向文化资本的转化,将其作为商品导入市场,实现其商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利用。青州花边大套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为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它产业的资本转换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1.作为手工业产品实现了服务民众生活的目的
为了适应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民众审美方式的改变,传承人卜范增在师傅王顺堂的带领下,致力于“青州府花边”的风格创新,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取西欧古建筑卷草图案的风格,增加了产品的样式,从原来图案比较简单的栏杆经创新发展成为十种针法,几十个系列,上百个花色品种,广泛应用到桌垫、茶几套、台布、床罩、钢琴罩和宴会桌布等生活用品中,成为高档实用的佳品。
2.借助旅游开发的契机扩大社会影响
借助青州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在偶圆街和范公庭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设立展示滩位,由手工业者进行技艺展示,吸引了各方投资者的关注,民众也开始慢慢认识这项在青州大地上存在了二百年的民间手工技艺。织女们有条不紊地编织各种绚丽的图案,花纹不求逼真却注重装饰性的夸张和变形,这也正体现了花边大套中写意思想的融入,更加凸显了意境美;简练而不乏变化的线条使整件艺术品活灵活现,不乏生动逼真,动与静的结合使艺术品素雅而更显华丽,给人清新淡雅的美感,织女编织的似乎不仅仅是一件花边工艺品,似乎将自己的万千思绪和挚爱融入到纤纤细纱中,几根编织棒在她们的手中有秩序地回旋穿插,各种编织技艺被她们熟练掌握,整体的花边造型和局部的掏眼扣锁、绣花图案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宛若天赐神功。
谈到传统文化创新,人们似乎都会认为这是破坏文化的行为,甚至认为会打破文化继承传统令其消陨在现在社会盲目的创新洪流中,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而慢慢解体,进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其实这种看法实则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历经千年的中华文化之所以会传承到今天并仍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鲜明的个性是与其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分不开的,创新的本质在于不改变其核心技艺和价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审美内涵和意蕴。
第一位对青州花边工艺进行改造和创新的是范懋亭老先生,他把中国画的写意风格和夸张手法融汇到花边工艺中,同时将民间艺术特色结合到西方的“洋花边”中,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特色,从“二方连续”延续到“四方连续”。青州花边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卜范增始终致力于“青州府花边”的创新研究,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取西欧古建筑卷草图案的风格,设计出了《世界和平》《高档彩绣青州府花边台布》等多种品种,他还搜集整理了“青州福府花边”制作针法、工艺流程的完整文字资料,并入选《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一书。中国的艺术创作自古以来就讲求韵味和意蕴,与西方审美观念不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不强调写实和再现,而是在掌握了内在气韵的前提下捉住物体的精神特点进行艺术品的塑造,从而衍生出写意的创作手法,在美术、音乐、雕塑、建筑、工艺品等艺术领域这种创作手法都是屡见不鲜的,这正是一种民族精神层面的体现,青州花边技艺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鲜明的民族神韵而进行创新的。
随着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机器生产无疑成为现代生产领域必不可少的方式,生产性保护(文化资本转化)也成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形成的新方法,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对于手工技艺而言,这种生产方式势必会削弱其文化价值。据青州电视台研究非遗文化的研究员刘清贵介绍,在研究“青州府花边大套”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一些纯靠机器仿制的“青州府花边”工艺品的制作工艺非常粗糙,人们俨然已经感受不到它的艺术美和传承技艺。手工业品通过实现商品化从而增加就业率和扩大影响,能够使人们看到它的实用价值进而发现其审美鉴赏价值,但是我们要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普通物质形态不同,应该特别注意它的精神内涵和传承人保护,在决定其品质的关键环节不能丢失手工技艺,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假如工人们的劳动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与所得劳动报酬不相应就会造成技艺无人继承的情况,提高工人们的待遇,将机器化生产的比重适当降低,才能使继承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专心从事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相关的课程,学生在掌握了一项手工技艺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传承着家乡的文化精神,无形中升起一种自信心和自豪感,为那些具有天赋秉性的孩子今后能够传承技艺打下基础。“青州府花边”作为工艺品具有其特殊的实用价值和观赏收藏价值,如何进行保护而不造成保护性破坏是我们需要进行长期探讨和研究并不断实践的艰巨任务。
“青州府花边大套”从西方翩翩而来,青州人在百余年间为其注入了新的艺术内涵,并至今在青州这块土地上散发着艺术芬芳。顺应时代需求和民众需要,“青州府花边大套”进行了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不丢失中国传统精神和工艺的基础上,吸取其它工艺所长,实现其文化资本的转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民众要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政府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拥有一份文化使命感,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没有文化就没有整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我们相信在一代代青州人的努力下,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州一定不负所望,将祖宗遗留下来的众多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
[1]田素英.魅力青州[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8).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8).
[3]吕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一旧州绣球产业化发展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4]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3(1).
[5]黄胜进.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价值考察[J].青海民族研究,2006(9).
[6]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7]吕妍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野中的产业化开发方式探索——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创设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王颖(1990— ),女,山东青州人,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作曲理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