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听课,有的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其乐融融,充满魅力,正如孙双金老师所说的“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有的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却索然无味,课堂效率低下。如何让学生充分地以亢奋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呢?大禹治水,改“堵”为“疏”,治水如此,治人、治国、治家、治学不亦如此吗?所以,语文课堂必须顺应学生。只有顺应学生,以学生的需要和实际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学生积极亢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而要顺应学生,必须转变教师。只有真正处理好“顺应“和”变通”的关系,才能构建魅力语文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顺应学生
1.顺应学生的思维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要尽量以形象性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2.顺应学生的表达
学生的表达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虽然有时不一定听上去规范和严密,但是我们要顺应学生的表达,让孩子的儿童化的表达在课堂上不断地呈现。如一位学生说“蜻蜓在荷叶上生宝宝”,教师马上纠正说:“哦,蜻蜓在荷叶上产卵。”老师的纠正看似严密,实则干瘪苍白,学生美好的想象被“修正”得“枯燥乏味”。
3.顺应学生的想象
儿童的想象富于模仿性,但创造性成分日益增长。在整个小学阶段,总的来讲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水平是不高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往往是模仿过去曾经看见过的东西,是实在事物的简单重现。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缺乏,他们的想象往往有许多东西是脱离实际的,到了中高年级,他们的想象才能较确切地反映现实事物。而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想象丰富、合理、生动,往往扼杀了学生想象的积极性。最典型的例子是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香蕉”,而老师说“不对,应该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为什么弯弯的月亮不能像香蕉呢?至少在形状方面学生的想象是合乎相似性的。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想象,并由此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
二、转变教师
1.转变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有许多改变: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要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把课程中的理念和方法很好融合,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师。
2.转变教学设计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创新的教学设计很重要。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烦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具有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适应学生走向社会后再学习的需要。
3.转变教学过程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生机的个体,教师的预设有时不一定在课堂中真正呈现,教师是带着预设走进课堂,与一群并不知道你教学设计的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的。这个过程中的一切都是生成的,学生的参与充满变数,并且是推动课堂教学展开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随机应变,转变教学过程。于漪老师说:“上课不是表演,不是追求轰动的效应,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成为他们素养的一部分。教课必须目中有人,有一个个各有特色的鲜活的学生形象”。因此,教师只有弄清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需要。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祁黄羊》这篇课文时,正在引导学生理解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时,一位学生举手提问说祁黄羊会否事前已经知道解狐身体不行而故意先推荐他呢?是欲擒故纵?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出现了一阵骚动。我立刻调整了先前的教学过程,先对祁黄羊的情况作了更详细的介绍,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有关词句来说一说祁黄羊是不是事前知道。另一位学生马上举手说从“没想到”可以看出祁黄羊不知情,祁黄羊是真正的出以公心。我及时表扬了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读书要动脑思考,更要关注细节。这一教学过程的改变使学生不但更深入地领悟了祁黄羊这一人物的清正廉洁、出以公心的高风亮节,而且使学生懂得了怎样读书的方法。
4.转变教学内容呈现的时机和方式
电子白板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使常规的教学如虎添翼,多媒体计算机这种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视频、声响、音乐等多种信息符号于一体的功能,以及灵活快速地综合处理和控制信息的特点,更显示出现代高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的强大优势,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例如我在教学《碧螺春》这一篇文章时,课前我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电脑进行搜索,搜索有关茶叶的许多知识:茶叶的种类;饮茶的起源;茶叶的功效等;然后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资源库中,上课时,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可以把彼此的资源进行共享,然后我继续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茶叶”的内容进行小组探究,并且把探究的成果存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作为下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见金”,语文课堂既要顺应学生,积极应变,走出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教学窘境,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彩;又要“万变不离其宗”,“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守课堂教学目标。只有顺势而变,因势利导,语文课堂才能不仅有魅力,而且有效率。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