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冉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社会实践是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群众认同是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关键。鲜明的实践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突出特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只有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核心价值观,才会有合理的现实基础,才会被人们普遍接受。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推动社会理想的实现、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在春秋时期创立,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以“尊尊而亲亲”为特点的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思想体系。该思想体系包括:以“正”为核心的修己之学,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
孔子认为,在任何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结构中,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是最基本的。而在君臣关系中,孔子又最注重君主的作用,认为君主心性的好坏决定了社会环境的好坏。因此,他对君主的政治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是“正”。在孔子看来,修己是为政之本,其最终目的是“安人”。他认为,社会的稳定不能靠压迫和欺诈,而是要建立社会的正义和规范。
在“正”的基础上,孔子还对以执政者为主的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克己”的要求。在他看来,“克己”的一个方式是约束。他认为,能够自我约束、不放纵就可以少犯错误。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重视礼治的思想,把礼作为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孔子一生对周礼非常崇敬,他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文化的向往。但周礼此时已经衰败,孔子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对它进行了选择性地继承。如周礼重视祭祀鬼神,而孔子则对鬼神表示轻视。除了重视德、礼,孔子也没有忽视政、刑在治国理民中的重要性,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孔子认为邢与德、礼一样,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过,在这四者当中他是有先后的,这就是德、礼为先,政、刑为后。
孔子认为,“中”是天下的根本状态,“和”是天下的最终归宿,达到“中和”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本目的,天地各得其所,万物顺利生长。在这里,孔子实现了“中”与“和”的融合,形成了“中和论”。而其中的基本原理便是“中庸”。可见,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思想内容又是建立在“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上的。
儒家学说从诞生之初开始,就以集成和传授前代的文化传统为己任,儒家思想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主要就在于人道立极,即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确立一个终极的意义与目标。儒家思想曾不断越出国界,传播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并与这些国家的思想文化相互融合,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儒学热”,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站在世界大趋势和人类社会历史走向的高度,继续深入万巨额儒学的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对中国及世界文明建设,必将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礼记·礼运>描写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急急慌慌入世为邦,其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天下为公,以德治礼治为纲纪的理想社会。孔子十分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要求弟子“言中信、行笃敬”,孔子主张要通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等差之爱来达到爱自己及他人的境界。他不仅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为自己的志向之所在,而且盛赞“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圣者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由此可见,儒家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是各方面高度和谐的社会。在这里,社会井然有序,人与人之间团结友好,人人积极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阶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即富足而强盛,为什么要倡导“富强”出身儒学世家的东汉班固于《汉书》中明确提出了“国富民安”的观点,惟国家富强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定。“民主”的涵义在哪里?《孟子》明确表述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才是民作主的深层内涵,顺应民心即是以民为贵的表现。何谓“文明”?便是孔夫子所倡之“礼”,始终着眼于“有序”,致力于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和谐”承接文明,《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尽人皆知。“和谐社会”的提出,既是对前人的继承,也是对前人的突破。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多元社会”的命题是一致的。我们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不是复制古人所讲的“和谐 “。我们的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这就是说,人应当融入社会,社会也应当融入人。
从中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的关系,是直接而非间接,是明确而非模糊。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全都指向了人民的福祉。下至个人,国与民既然一体不分,爱民的儒家必也是“爱国”的拥趸,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最好注脚,《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直接呼应。说到“爱国”,我们应该会想到岳母在岳飞背上所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忠”是儒家价值观念的核心之一,主张民贵君轻的儒家绝非迂腐忠君的拥护者,其真正含义实是《说文解字》的“尽心曰忠”,曾子所以每天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也正是“敬业”的真谛,尽心做事,便是爱国。对于“诚信”,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中, “信”字赫然占据一席。“仁、义、礼”三常与“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则让谁也不能否认儒家的“友善”立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再次契合的天衣无缝。
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并不是说它们是同一副面孔,而是像所有的传承一样,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儒家并不具备,这便是发展。儒家思想中的五常之“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端正态度、 “忠、孝、悌、节、恕、勇、让”的高尚德行,同样是国家的价值和美德倡导,儒家思想则可以作为进一步的补充、提供有分量的助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儒家思想实是相辅相成,隶属同一体系。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更是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孔子继往开来,整理六经,创造性地转化三代尤其是周公以降的文化传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基本规模,点醒、凸显了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仁爱”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孔子儒家学说以“仁爱”精神为核心地位,凸显仁、诚、忠、恕、孝、悌、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念体系。在政治文化上,儒家强调王道、仁政、德治、民贵君轻的传统,与我们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有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像孔子学院一样,它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只有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发展、一起努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人民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1]姜林祥.薛君度.儒学与社会现代化[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0.
[2]李玉洁.儒学与中国政治[M].科学出版社,2010.
[3]朱瑞开.儒学与21世纪中国 [M].学林出版社,2000.
[4]王贺.儒学道德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5.
[5]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