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7-12 07:36周婷
2015年41期
关键词:岗位监督企业



浅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婷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经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中国万千企业中,中小企业在这个大圈子中要想拥有它的一片立席之地,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内部控制,企业的经营发展也需要内部控制来得以实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是管理活动中制约和调整的手段和方法,企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它的作用。

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界点和特点

1. 中小企业的界定。我们知道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并不统一,特别是在经济波动较大的时期更是很难赋予中小企业一个确切的定义。从我们国家来看,新世纪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定义中小企业的法律,并在随后不久重新定义了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到二零一一年国家发改委、工业信息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有关中小企业的认定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了中小企业的界定要考虑企业员工数量、企业营业额、企业资产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并将中小企业细分为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

2. 中小企业的特点。虽然各个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状况、管理组织架构等方面均有不同,但它们基本上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数量众多,分部广泛,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工商登记注册的小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众多,且增不断增长的态势,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到我国企业总数量的95%以上,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二,组织结构简单,经营目标变动频繁,大型企业一般都经历过多年的发展期,其规模庞大,组织架构稳定,管理制度及经营目标明确,在市场中均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与之相反,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制度及公司组织架构简单,相对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也更加注重短期利益,为了能在市场中得以存活还会经常改变经营思路及目标;经常会为了能在凶险的市场中存活下来而改变经营方向和经营理念;第三,员工素质不高且管理不到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中小企业常见的四种形式,在这样的经济组织形式下很难像大型企业那样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三权分立的机制,另外,很多中小企业为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雇佣自己的亲属或朋友来企业工作,这些员工中有很多人并不能胜任相关岗位工作,致使企业运营效率下降,管理出现混乱,即使有的中小企业从外部招聘到了合适的人选,但也因为人才保有不善使人才流失;第四,企业规模限制了竞争力,资金问题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瓶颈,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狭窄是多数中小企业都遇到过的问题,没有资金企业的规模就难以壮大,没有规模和实力就很难从金融机构等渠道获得资金,这视乎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也越来越差。

二、 中小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1. 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风险防范机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便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力求建立起健全、有效地内部控制体系。但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一些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它们多数是在生产经营的某一个模块、某一个环节实施了内部控制,缺乏系统、全面的整体考虑,致使内部控制效力无法得以充分的发挥。此外,部分中小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盲目扩张、冲动投资等行为在工作中时有发生,在缺乏风险预警体系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遭受到严重的损失。

2. 管理层控制缺失,治理结构不合理。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在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存在,企业的拥有者不仅可以随意任免员工,还可以独断专行的决策企业重大事项。这种权利过于集中的经营模式,很容易造成制度化建设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的缺失,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例如:企业的管理职位设置不当,没有考虑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企业的股东既是法人、也是董事长,同时还是总经理,很显然执行和监督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均不独立,造成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难以得到有限的控制。

3. 员工职业素质偏低,对内控认识不足。很多中小企业关键岗位上的人员都是股东的亲朋,有可能在专业能力上、职业素质上并不符合岗位要求,加之多数中小企业经费有限,不能不像大企业一样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致使员工素质偏低。例如:部分企业喜欢在会计岗位任用自己的亲属,由自己的亲属管理钱款、账务会给他带来安全感,但其专业水平不够、法律意识淡薄,反而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麻烦。此外,中小企业内部有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重要性,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敷衍了事,内部控制深层次、核心的东西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

4. 监督机制不完善,内部审计不健全。监督机制可以分为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和内部监督,其中内部监督体系的建立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内部监督的缺失却恰恰成为中小企业监督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多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还要依靠传统的财会部门,即使有少数企业建立起了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但却因为机构工作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而无法发挥效力,也不能够对企业潜在风险作出迅速的反映,例如:部分中小企业在关键岗位上的人员都是裙带亲属关系,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监督怎么能够有效地实施,内部审计又如何能够发挥作用。

5. 企业文化不健全,缺乏内控氛围。企业文化是软性的管理工具,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明,对组织内员工的思想、意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能够激烈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多数中小企业未能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团队内部沟通不畅,无法形成凝聚力,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即使企业的管理层制定了完善规章制度,但由于执行力、凝聚力的缺失,制度也很难在企业内部推广、落地。

三、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 完善政府法律监督体系。完善外部法治环境能够推动企业有效实施内控制度。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出台法规、条例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但主要还是针对大型企业,在中小企业的法律规范建设方面仍不够健全,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破产法等法律之间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体系,一些模糊的条款也有待修订。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外部法治环境建设,不断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去修订法条,各法律间也应有机的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系,切实指导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

2.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社会监督的主要执行者是注册会计师,其具有监督范围广、专业水平高、公信力强等特点,是企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我国社会监督体系需要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提高执业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保证注册会计师工作过程中的独立性,使其真实的出具有公信力的审计报告。

3.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首先,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在重要的岗位上应该任人唯贤,做到既放权给专业人才,又对其实施内部牵制。企业可以在每个部门设置一名内控工作对接人,负责自律本部门的工作规范性,同时及时的反馈内控信息给内部控制统筹人,内部控制负责人要对企业内控工作执行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将相关信息上报企业管理者及董事;其次,企业设立的岗位要权责分明,各岗位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牵制,权利和责任之间也要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最后,构建起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企业的每一笔费用支出都应该有审批,特别是重大的事项更应层层审批把关。

4. 提升企业人员素质。人员能力及素质问题会影响到企业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应通过外部引进高素质人才、内部加强员工培训等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其次,组织员工接受专业培训,使其知识储备与时俱进,专业能力不断提升;最后,建立绩效激励政策,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全员工作热情。

5. 建立完整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要建立起与内控制度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二者之间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内控工作成为深入人心的常态,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内控质量。如果企业真正达到了部门间交流通畅,员工之间相互合作,企业全体洁身自好,那么在这样的氛围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也会更顺利的开展。(作者单位: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猜你喜欢
岗位监督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