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岭
中图分类号:G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45-01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源动力,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进取,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摆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
80年代提倡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90年代提倡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潭水;进入21世纪提倡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像小溪一样有流不完的水。以上都说明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有了丰富的学科知识,上课才能引经据典、风趣幽默,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就是一个知识的宝库,从而让学生对你这个老师感兴趣,只有学生对你这个老师感兴趣了,也就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了。相反,有的教师现学现卖视课堂为“讲堂”,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用枯燥的机械模仿代替生动活泼的有意义学习,以致造成课堂气氛冷冰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烦你这个老师,也就对你教的学科不感兴趣了。所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是关键。
二、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语言,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用数学语言的魅力来吸引和引领学生,是促进学生积极探求数学奥秘,打开数学奥妙之门的一把钥匙。
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时,教师假如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成功了。
例如,在教《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我反复强调:被除数比除数小,不够上“1”时,千万别忘了上“0”。但学生就是记不住,要么忘了上“0”,要么“0”上不到位。后来,我在教学中加了点幽默,这种现象逐步得到改变。碰到商中间必须上“0”时,我说:“我们的前面出现了一个‘坑,大家知道,路面有坑必须填平才好走,跳过去难免伤脚。好,我们想办法将‘坑填平。嘿!我找到了一个填‘坑的鹅卵石(即‘0)——商上‘0。”同学们一听,咧嘴笑了。由于我的语言比较生动形象,具有潜在的诱导力,富有幽默感,在商中间上“0”的问题上,同学们印象颇深,不再有误。
总之,教学中使用教学幽默、趣味,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他有力量,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应注重“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家人对其照顾不够,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老师应该多关心这些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学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学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表扬鼓励,树立信心。当这些学生产生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时,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学习。
常言说,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好老师能教出一班好学生。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能使他们乐于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真正的爱上数学。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