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幼儿弦乐启蒙课堂教学模式

2015-07-12 12:25:09易可菲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6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7期
关键词:弦乐器弦乐乐谱

易可菲 (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 610000)

一、幼儿化语言教学是培养幼儿学琴兴趣的关键

众所周知,类似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在刚开始启蒙学习时,是十分枯燥和艰难的。一般选择学习弦乐器的幼儿都要在上小学前的幼儿阶段开始接触乐器,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开始慢慢地接受一些很有兴趣形式的教授方式,学习音乐知识。学前的弦乐教学,一定不要超之过急,重点是先让幼儿对手中的乐器产生兴趣,愿意用一种好似见到自己好朋友的心态去接触乐器。那么这就对我们在幼儿教学课堂里的教学内容,语言表达的形式,甚至包括肢体语言的修饰提出了要求。让一个四五岁的幼儿对一门乐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认为基础的环节就是要使用丰富生动的,幼儿能听懂的语言,讲解同样一个弦乐的演奏问题,对于大龄儿童或是成年人可以是一种直截了当,或是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就可以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但对于幼儿来说,则完全是两码事。笔者在刚开始接触幼儿教学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重要的环节,单纯的认为在弦乐的初级教学问题讲授中,可以一概而论用同样的语言表达无论是年龄大的同学还是幼儿都可以理解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对于幼儿的教学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要去研究和探寻出一套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内容。例如所有幼儿初学音乐时都会面对的第一个知识点就学认五线谱,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五线谱的交授是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用不同的交授方式,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或是成年人,我会直接利用一本五线谱,在谱上标记和划分出五条线谱和四个线间,并告诉他们所有的音符就是一线一间一个挨着一个数出的,你只需要记住一个固定的音符就能推算出它的上一级或下一级的音符,这种教学和表达方式是一种纯理论和机械的教学语言,对于年龄已到小学或更高年龄段的孩子还讲,他们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但对于学前的幼儿来讲这种教学的语言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太死板太抽象了,幼儿需要的语言是生动的,具体的,最好是他们平常所能接触和认知了的。在我交授幼儿认知五线谱的过程中,我首先不会让小孩去打开五线谱机械的数线,这样的方式既不能有效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还会让小孩感觉枯燥对认谱失去了兴趣,这是十分可怕的一件事情。那么怎样能使幼儿随时都能在有趣的情况下练习认知五线谱呢?我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小手,并加以风趣的语言表达方式让他们去记忆五线谱上的音符。我们的手刚好有五根手指,我会把这五根手指比喻成一座有五层楼的大厦,而在五层楼的每一层之间有一个房间,那里可以有人住,而住在房间里的人地名字就会由一个音符来代替。当幼儿看着自己的小手如此具体和形象的显现出我所描述的画面时,他们会立刻产生出浓厚的兴趣,五线内的基本音符住在不同的楼层和房间,如此生动和形象的讲解,使幼儿能在趣味当中,慢慢地去记住这些音符所在的位置,而且还能随时随地的进行练习。所以幼儿化的语言,对提高和培养幼儿的专注度和兴趣度是十分有效和关键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不断地去研究与实践。

二、正确引导幼儿歌唱曲谱

让幼儿接触音乐,学习一门乐器是可以慢慢地培养幼儿专心致志的集中能力。而在幼儿弦乐初级教学中歌唱谱例尤其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专注度。所以如何正确的带领幼儿去准确的唱出他们要演奏的曲谱是幼儿学习乐器的关键点。众所周知,我们在演奏乐器时必需以乐谱为基础来演奏。而一首完整的音乐曲目它是由很多音符和不断变化的节奏所组成的,那么怎样才能够把这些乐谱转换成音乐呢?笔者认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唱谱。只有通过正确的唱谱,才能真正使学习音乐的人把乐谱转换成他们自己心中的音乐声音,而演奏弦乐器是把已唱会的内心音乐提取出来,用一种特定乐器把它表现出来。假设一个刚刚接触到弦乐器的幼儿如果面对一首从未学习过的乐谱,他的第一步学习不是先去视唱乐谱,而是直接从乐谱到演奏乐器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其实会使得在幼儿的心里根本没有一个正确标准的音乐形象,或者可以说音乐并没有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那么对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正确和有效的去引导幼儿歌唱曲谱呢?笔者个人提出一些教学实践的方法。

首先,初次歌唱乐谱时一定要坚持使用节拍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在歌唱曲谱的时候都会出现只唱谱不打拍子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任课教师没有严坚持要求幼儿边唱边打节拍,而另一方面还是幼儿本能的一种抵触自由的歌唱比起用严格准确的节奏规范起来的唱谱要舒服很多,所以小孩一般情况下都不太喜欢使用节拍器打着节奏唱谱。由于这两个直接的原因就会在以后乐器演奏时出现节拍、节奏的混乱。为了很好的去解决幼儿唱谱时的节拍问题,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会坚持让小孩使用节拍器,当幼儿刚刚接触到一首新乐曲时,一开始的唱谱肯定会相对较慢,这时老师就应该使用节拍器,哪怕把基本速度设定到最慢,也要让他们在心中有一个始终不会随着唱谱而改变的基本节拍,虽然速度慢,但演唱的节奏拍子是正确的,当幼儿使用乐器演奏出来时曲子的基本框架是不会偏差太多的。所以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老师,一定要认真严格的在教学实践的课堂中使用节拍器,让幼儿真正做到唱谱与打拍同步进行。

其次,要求幼儿唱谱尽量加入乐谱中的各种记号。在幼儿开始歌唱乐谱时如果只是唱音符、唱节奏这是不够的,音乐中有各种演奏记号、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虽然幼儿的理解力还有别与成人但唱谱应尽可能把各种记号唱进去,而不是等会唱音了甚至会演奏了再考虑这些记号。如跳音就应唱得短些,重音就应唱得强些,连音就应唱得连贯。另外我还特别要求小朋友要学会换气,因为歌唱是需要换气的,对于弦乐演奏来说,如果在唱谱时加入换气就更规范了演奏时的换气的时机,换气其实很多时候是音乐的乐句、段落,唱谱中加入合适的换气即意味着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句子和段落。 综上说述在当代幼儿弦乐初级教学中,正确引导幼儿歌唱曲谱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

如何让幼儿在初学弦乐器时建立良好的声音追求和高标准的音准概念呢?当然仅靠老师教和讲解是有限的,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最好的解决方式。笔者看来,师生共同演奏,是多样化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不同与钢琴等键盘乐器,弦乐器演奏的旋律单一,没有和声效果。如果在课堂内容里老师能加入一些合奏或重奏的形式,带领幼儿演奏一些弦乐二重奏的作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和声效果,提高幼儿对手中乐器的演奏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演奏的能力。另一种课堂教学就是让年龄和演奏水平相当的幼儿一起演奏一首曲目,俗称齐奏。人数不限,这种课堂教学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幼儿在演奏学习中相互交流演奏心得,相互观察其他同学演奏时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笔者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学生这种相互之间的交流所带来的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效果,更胜过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模式。最后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就是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运用电脑或是其它播放技术在课堂的间隙时播放大师名家的演奏或视频,让孩子有意识地去专注弦乐器声音的表现力,甚至可以让他们去模仿大师的演奏,让他们能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这些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能丰富我们的课堂内容,提高幼儿对学习弦乐器的兴趣。

幼儿弦乐启蒙教学是十分重要和复杂的过程,笔者在此只是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积累进行一些探析,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寥乃熊.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3.

猜你喜欢
弦乐器弦乐乐谱
山之高
歌唱艺术(2022年6期)2022-10-23 07:03:36
是你一直想着我
歌唱艺术(2022年12期)2022-04-12 07:57:54
荒原潋滟(弦乐四重奏)
当代音乐(2020年7期)2020-07-23 11:43:37
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分析
魅力中国(2019年24期)2019-12-18 03:54:00
乐谱:放飞梦想
北方音乐(2019年20期)2019-12-04 04:07:14
基于振动信号检测的弦乐器视听强化应用设计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琴童(2018年11期)2018-01-23 11:34:08
弦乐器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
戏剧之家(2017年9期)2017-11-16 00:42:32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浅谈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
北方音乐(2017年8期)2017-01-28 0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