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秋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24005)
色彩的感知与表现
——关于基础课程《设计色彩》的教学改革初探
徐静秋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24005)
艺术心理学家认为,色彩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情感语言,所表达的是人类生命中某些极为丰富的内在感受。《设计色彩》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认识、感受和表现以及运用色彩语言进行创新的能力。可以说,色彩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文针对目前高校色彩教学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色彩;创新;设计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也对高校艺术设计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现状来看,专业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明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对于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而言,他们对于大学的概念是模糊而迷惑的,部分学生的期望值还很高,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厌学,逃学、浮躁和散漫的现象。而一般的普通高校都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上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学特色,我认为应该将课程的特色与专业的特色相结合,强调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与专业课程的联系,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2.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一般传统意义上的色彩教学模式是首先教师结合幻灯片将基础知识讲授于学生,接着布置课后作业,通过绘画作业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过于呆板和枯燥,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认为可以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一些改进。
1.“活跃性”课堂培养色彩感知力
不论从事什么艺术设计,必须具备的是良好的色彩感觉和色彩学修养。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是由教师进行口头的讲授,然后再布置作业给学生做。这种单一的方式也许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色彩理论知识以及对熟悉各种颜料的配色和使用,但却忽略了色彩设计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色彩的设计、创作,形成只会临摹,不会创作的严重问题,对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其实对色彩的研究不能只靠一些书面作业去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需要“亲身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生动且丰富的色彩来自于大自然。除了平时的课堂讲授与基本手绘作业之外,不妨可以将学生带到户外去透透新鲜空气,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体验“身边的色彩”。通过写生或摄影的方式让他们进行色彩采集的训练,如此一来,既改变了往日死板的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并认识了色彩,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想象力。或者利用身边的一些杂志、摄影图片利用拼贴法、拓印发、堆砌法进行从具象色彩到抽象色彩的转换,色彩的结构和重组等等,通过这些小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交流。另外在课程评价方面,不仅限于学生作品的“色彩画面效果”,还应注重探索过程和创新精神的交流与分享。不再使用老一套的教师阅卷,在课堂上由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作品的设计理念以及绘画手法进行口头表述,再由学生自己互相评点和打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也让学生心服口服,不再对老师有抵触和逆反情绪。
2.多元化的色彩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避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的循环上演,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些有趣的色彩练习。如今很多教学模式都以工学结合为特色,采用项目、任务教学的方式,使教与学充分互动或者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目标也更加明确。总之只有不断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才能给陈旧的教学模式输入生机和活力。针对色彩的练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2.1 装饰性色彩训练 所谓装饰性的色彩训练指的是运用提炼、夸张、归纳、变形等手法,使画面达到一个趋于和谐、统一和平面化的效果。这种色彩表现方式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浪漫性,它能够有效地围绕设计的意图表现出最具形式美感的色彩。2.2 归纳性色彩训练 色彩归纳是对客观物象的色彩进行较理性地概括、简化、条理和夸张的训练,通过这个训练,可以将自然色彩的状态转到设计色彩的状态。2.3色彩的借鉴重构训练 除了向大自然学习之外,还可以向色彩大师学习,比如莫奈、梵高、蒙德里安、安迪 沃霍尔等人的作品,学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汲取养分,有很多设计师都喜欢从这些大师作品的元素将它们用于室内、日用品、家具和服装设计上。所有的借鉴和重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模仿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3.结合不同专业,传输设计理念
在当今社会,色彩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在海报招贴、报刊书籍、商品包装、网页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随处可见。虽然设计色彩是一门基础课,但是也不能忽视它与其它设计专业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结合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和网上搜集进行查找,分析整理资料,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所学色彩知识,并能将其灵活的运用到以后的实际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将以后的一些相关课程的内容引入到设计色彩的教学中,比如讲到设计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这一块内容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简单的手绘一个,谈到包装设计,也可以制作一个简易包装,或者是一张插画等等。另外还可以将传统手绘和电脑辅助相结合,总之不能拘泥于书本的章节,一定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总之,针对设计色彩的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一方面应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感受色彩、表现色彩、创造色彩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努力建立完善且系统的色彩教学体系,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大项目化教学的模块,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设计比赛,经常做有价值的市场调研,增强学生与社会、企业接轨的机会,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掌握从色彩的写实造型能力到色彩设计的应用能力。
[1]徐恒醇著.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美)彼地·毕斯肯德(PeterBiskind)著,杨向荣译.低俗电影[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朱光潜著.无言之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汤晓山著.广告设计色彩[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