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生死观探秘

2015-07-12 08:58宋韶梅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济南250031
名作欣赏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生死观王尔德情结

⊙宋韶梅[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济南 250031]

王尔德生死观探秘

⊙宋韶梅[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济南 250031]

关于生,王尔德力主张扬生命,奋力追求生命的存在感,高调表现人生的价值。关于死,王尔德怀有强烈的死亡情结,既惧怕死亡又迷恋死亡、既恐惧死亡又玩味死亡。他通过安排笔下人物的生死命运,得以释放自身的生存压力,疏解自身的死亡焦虑。

生死观 死亡情结 唯美主义 生命意义

生命的结局必然是死亡,因此生与死是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人在探讨死亡的时候,最容易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无助。作家王尔德探讨了人类生命的现象,探索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设想了死亡的结局。

一、王尔德的生死体验与死亡描写

纵览王尔德生平,有两件事与其死亡情结关系重大。一件事是童年时期妹妹的死亡,另一件事是目睹执行绞刑。这两次经历都使他深受震撼。王尔德在十二岁时,经历了挚爱小妹的死亡,对一个感受力深刻、内心敏感的少年来说,这既是一个重大的人际关系损失,也是一个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死亡的阴影与情结,纠结在他敏感的内心深处,使他既惧怕死亡又迷恋死亡,既恐惧死亡又玩味死亡。

《雷丁监狱之歌》是一个亲历死亡又恐惧死亡的作家吟诵的一曲生命之歌与死亡之歌,被迫旁观执行绞刑,令王尔德极度震惊,感慨万千。想到死亡,他的心里充满恐惧。王尔德内心深处惧怕死亡、渴望生存的感觉从来没有这样强烈。面对无可回避的死亡恐惧,人类通常有如下四种应对方式。

第一种应对方式:逃避。有人觉得死亡令人恐惧,但死亡离我遥远,我干吗要思考死亡问题?也有人假装死亡是别人的问题,与我无关。逃避可以说是人类心灵的自我麻醉与自我欺骗,只能暂时性地起作用。第二种应对方式:沉溺。针对无可避免的死亡结局,在有限的人生或沉溺金钱物欲,或拼命追求名声地位,借此暂时抵挡生命的虚无感,消解内心的死亡恐惧。其实,过分追求名声、成就、社会地位和过分追逐金钱物欲一样,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形式,但采取这种应对方式的人数最多。第三种应对方式:主观解脱。东方佛教的“生即是苦”的人生观和“因缘而起”“万法皆空”的世界观属于这种应对方式。佛教在承认死亡结局之余,用消解人类主体性的办法消融主观客观之分、消融物我之分,通过体验无我、无执等内在状态,借此规避死亡、超脱死亡。第四种应对方式:向死而生。通过深入思考生死问题,接受生必有死的现实,用心生活,充分享受生命的愉悦,不回避生命的痛苦,坦然面对死亡的结局。这是最理想的应对方式。

作为才华横溢的作家,王尔德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办法,即通过文学创作,通过精心安排笔下人物的命运,让他们经历毁灭或者获得新生,从而释放自己内心的紧张感,消解自身的死亡焦虑。在童话作品中,他别具匠心地安排了不同的死亡格局,死法之多样令人啧啧称奇。比如铅心破碎的快乐王子,冻死王子脚下的小燕子,发现真相心碎而死的小矮人,目睹人鱼尸体绝望而死的捕鱼人,为真爱感动不惜扎破心脏流血致死的夜莺,变自私为分享终归天堂的巨人,没有自我界限被所谓友谊欺骗至死的汉斯,历尽人间悲苦改恶从善仅活三年的星孩等等。需要加以甄别的是,死亡在他作品中虽比比皆是,但不同作品中的表现形式有别,结局差异很大。在其童话中,死亡基本不见血腥与残暴,死亡是其故事情节的自然展开,是人生苦难的现实解脱,也是尘世痛苦的戛然而止。同时借助于绮丽想象与精致语言,王尔德试图避免死亡的恐惧与残酷,试图消解人类面对死亡的无望与无助。与此不同的是,在戏剧作品《莎乐美》中,生命变得不安而狂乱,人性变得扭曲而残暴,死神则直接粉墨登场。在这出短短的戏剧中,出现了在生存泥潭中挣扎而沉溺权欲酒色的希律王、狂乱追求变态爱情被盾击而死的致命少女莎乐美、忘记国恨家仇毫无意义突兀自杀的卫队长、坚守信仰而被割掉头颅的乔卡南等等,从头到尾,时时弥漫着死亡的危险气息,处处充满着死亡的血腥味道。

我们知道,作家的作品往往透露他们的内心世界,映射出自己的内在灵魂。王尔德一再描写死亡,表明他对死亡不可避免的沉痛领悟;王尔德构想众多死亡结局,说明他对死亡倾注了超乎寻常的关注,显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存在的死亡情结,而死亡情结会迫使作者对生命愈加敬畏,对活着愈加眷恋。

二、王尔德生死观的主要内容

仔细梳理王尔德的生平,细致剖析王尔德的作品,在生死观上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关于生死及其关系。关于生,他倡导新享乐主义,既高调又张扬地宣称自己追求“生活”而不是“生存”。他不懈地追求精良雅致的生活品位,不懈地追求众人艳羡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类作为灵肉合一的智慧生物,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美、追求善、追求爱的创造性过程。关于死,王尔德认识到肉体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终点,还是人类实现生命价值的必要方式。在王尔德看来,人类直面死亡、讨论死亡不单单是为了来世永生,更是为了此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把自我天赋发挥到极致。

关于生死关系,王尔德认为生与死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认为人类作为灵与肉的统一体,肉体的生死转换是人类灵魂获得救赎的必经过程。肉体死亡只是此生的结束,却是永恒的开始。例如在《自私的巨人》中,化身为小孩子的耶稣一再现身巨人花园,巨人临终时,耶稣基督再次出现,宣称要带他回自己的园子,意味着巨人因为改恶行善,获得精神上的永生。

第二,关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王尔德认为每个生命必然经历人生的迷茫、生命的困顿,因此不得不经常思考人生,不得不经常拷问生命的意义。王尔德认为人生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上,体现在个体层面上,这是一个释放自我、听从内心召唤的过程,也是每个人自我选择、自我释放、自我实现的过程;体现在社会层面上,则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创造性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挥自身社会影响力的过程。

对于王尔德个人而言,艺术创作是他生命的最高追求,给世人留下传世作品是他的最高愿望。在他眼里,艺术也是人间的最美、人生的至善。王尔德一生创作总是围绕生命与死亡这一主题,在他生命的尽头,还努力用长诗《雷丁监狱之歌》探索与表达生之感悟与死之悲怆。

第三,王尔德的生命哲学与生活准则。他的生命哲学是艺术地生活、唯美地生活,他倡导的生活风格是热爱生命,享受生命、活着就要张扬自我、释放自我,名声和社会影响是王尔德所竭力追求的东西,他毫不隐晦自己对名声的追求。对他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活着要在他人心目中留下名声,死后要留下传世作品。他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王尔德尊奉一种高度自我、高调张扬的生活准则,乐于恃才傲物,惯于睥睨众生。他不愿意被世俗规则所限制,总是挑衅生活、挑衅舆论,最终被公众非议、受舆论谴责。这是他高调宣扬自己的生命哲学、高调践行自己生命的必然结果。

第四,关于超越死亡与生命救赎。一个人内心的死亡情结愈重,生命救赎的渴望就愈强烈。王尔德对耶稣基督形象情有独钟,绝非偶然。他内心深处既有浓重的死亡情结,也有浓重的拯救情结,他心底里拯救与获救的需要和呼喊一直存在。

王尔德认为要超越和战胜死亡,有两条途径可循。一条是传统宗教所能提供的心灵救赎途径,另一条则是凭借人类对美、善、爱这三种最高价值的不懈追求实现救赎。作为唯美主义的旗手,王尔德忽视真理的价值,一味强调美的价值,同时不遗余力地呼唤善、呼唤爱,所以古希腊以来的真善美三原则,在他这里变成了美善爱三原则。在《坎特维尔城堡的幽灵》中,善良可爱的小女孩在帮助躁动不安的古老灵魂安息后,万分感慨地说:“正是这个百年老幽灵让我了解什么是生命与死亡的意义,还有为什么生与死两者都敌不过爱。”

三、对王尔德生死观的评价

王尔德的生死观或许不能与顶尖哲学家比深刻,不能与顶尖心理学家比洞察力,但他的生死观别具特色,更有吸引力,更具普及性,更容易引发读者们的共鸣与思考。

从理论上说,王尔德的生死观自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首先,他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是深刻的,他对生死关系的探讨亦比较系统,相对合理。其次,王尔德对生的执着比较突出,他关于生的哲学、关于生的原则、他高扬的新享乐主义旗帜在那个时代很有影响力。第三,王尔德热衷于描述死亡、构想死亡,也热衷于消解死亡、解构死亡。借助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简洁精美的语言,他的诸多死亡描写并不惊悚,亦不丑陋,反倒颇具悲剧般的感染力,既给人以艺术享受,也给人以哲理启迪。第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实现人类生命救赎做了不懈地尝试,他努力考证人类救赎的可能性与道路,得到了获得救赎的两条途径,除了他最终皈依的天主教终极关怀和灵魂救赎之路外,还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由美、善、爱筑成的康庄大道。

王尔德生死观也存在两个不足之处。第一个不足表现在他的人生哲学是偏颇的,真正的自我实现并不意味着只顾及自我,反而意味着对法律的遵守、对其他人利益的切实关照。但王尔德超出了适当的度,他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为追求自我实现敢于藐视一切规则,挑战一切底线,结果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给自己带来了重大的人生挫折。第二个不足是人生价值观方面,王尔德忽略真理的价值,毫无道理地把真置于美、善之下。真善美是人类最高的价值追求,其中真是人类一切价值的基础,没有真作为前提,美、善、爱三者很容易失去根基,走向偏颇,甚至走向虚无。就价值观来说,王尔德张扬美、强调善与爱是对的,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他忽略真,无视真理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把美善爱与真理的相联系,并将其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则是错误的、偏颇的。

[1]朱明.生与死的思考——读莎乐美[J].电影文学,2009(21).

[3] 王新春.唯美主义的死亡[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郑宝卿.跨越真实与虚幻的界限——从王尔德笔下人物的死亡看其艺术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1).

[5] 祝传芳.从王尔德唯美艺术观看其童话中唯美的死亡[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6] 陈瑞红.王尔德与审美救赎[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6).

[7] 郑利萍.修复与重建:儿童文学对生死命题的诗意表达[J].昆明学院学报,2011(4).

作 者:宋韶梅,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公共课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生死观王尔德情结
Dancing for theDead
毛绒情结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告别“GDP情结”
为自己
为自己
为自己
试论新美南吉《百姓的脚,和尚的脚》中的创作意识
试析日本人的生死观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