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词的风格及形成原因

2015-07-12 09:21:20吴致宁河北大学文学院071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词风词话花间

吴致宁 (河北大学文学院 071000)

冯延巳词的风格及形成原因

吴致宁 (河北大学文学院 071000)

南唐时期的冯延巳在词的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词既有对“花间派”词风的继承,而又能在其基础上对词进行雅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冯延巳词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修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词对后代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北宋词风的影响。

冯延巳;词;风格;晏殊

冯延巳作为南唐的重要词人,其词作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所处的南唐虽在经济和文化上非常繁荣,但却遭受着北方后周和宋的威胁,冯延巳一生在官场沉浮,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而又深陷激烈的党争之中,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深深影响了冯延巳词的风格的形成。冯延巳词上承“花间派”词风而又对其进行雅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廷焯在《词坛丛话》中说:“词至五代,譬之于诗,两宋犹三唐,五代犹六朝也。后主小令,冠绝一时。韦端己亦不在其下。终五代之际,当以冯正中为巨擘。”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评价其词“开北宋一代风气”。2足见其词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冯延巳词的风格

在词体雅化的过程中,冯延巳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冯延巳词有“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同上)的评价,可见冯延巳词虽然仍带有典型的五代时期词风的特点,但是又对其有所发展,所谓的“堂庑特大”则是说的冯延巳词在风格和已经上的拓展。王国维又用冯延巳词中的“和泪试严妆”3来概括冯延巳词的词品,正反映出其词中较为明显的心灵的矛盾与冲突,常怀着一种不可排泄的悲哀的心绪而又有着对美的执着追求,二者之间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张力,这也正是冯延巳词中较为显著的一个特点。

首先,王国维所说的“冯正中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正是指出冯延巳词突破“花间派”词规模狭小的格局,把景物和情感推向深远开阔的意境。所谓的“五代风格”,指的是玲珑细腻的描写所形成的优美风格。冯延巳词并没有失去这种优美词风,而是保持这种风格的同事,对词的艺术境界进行了拓展,从而给读者以多方面的想象空间和心灵启迪。比如他的两首描写恋情的《鹊踏枝》词。“烦恼韶光能几许。肠断魂销,看却春还去。只喜墙头灵鹊语。不知青鸟全相误。 心若垂杨千万缕。水阔花飞,梦断巫山路。开眼新愁无问出。珠帘锦帐相思否。”4(《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一点春心无限恨。罗衣印满啼妆粉。柳岸花飞寒食近。陌上行人,杳不传芳信。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5(《鹊踏枝》)这两首词都是上阕写近景,以此来描写人物细腻敏感的心理活动,写得及其幽怨缠绵;而在下阕,笔锋一转,将描写的笔触伸向深远的景象,进一步衬托出词中主人公的相思绵长,而且也使读者进入到一种更加深远的境界。

而在冯延巳词中的深远之景,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写景,而是在其中熔铸了自己深广的忧患意识,其中蕴含着词人由于身处复杂艰难环境而生发的诸多感慨。“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6(《鹊踏枝》)因梅花飘落和酒筵散席而引起伤春之愁,而后则将词推向了“愁无限”的深远境界,这种无限的愁,正是词人内心无法排解的愁绪所生发的感慨。“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7(《鹊踏枝》)心中的惆怅始终如影随形的伴随着自己,却总是也无法释去,这源于作者深切的人生体验,而又透露着一种普遍的人生哲理。结尾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更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其次,冯延巳词中有较为明显的心灵的矛盾与冲突,而这正是词人内心悲哀的情绪和对美的执着追求的矛盾所形成的。冯延巳词中的女主人公往往都是殷殷期盼着远人的归来却杳无消息,纵然如此亦不改初衷,仍苦苦等待。其盼远人不至的悲苦心情与不改初心的执着追求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在其著名的《谒金门》(风乍起)一词中有“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8面对人生中不可消解的愁苦哀情,冯延巳在词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和竭力抗争的意念。这正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的“和泪试严妆”的艺术风格,于绝望之中仍能闪现出希望之光。

由意境的深远和内心的矛盾所引发的是冯延巳词中抒情指向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冯延巳词中多有伤春怀远之词,这些词固然可以当作恋情词来欣赏,但考虑到冯延巳所处的社会环境,又可以隐约看到词人在词中的兴发寄托。

此外,冯延巳词的语言典雅,讲究遣词造句,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带有古诗的意味。如“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抛球乐·酒罢歌余》)、“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醉花间·晴雪小园》)、“桐树倚雕檐,金井临瑶砌”(《醉花间·月落繁霜》)等等,语言典雅,意味深长。

二、冯延巳词风格形成的原因

冯延巳词艺术风格的形成一方面受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其自身的气质和文化素养相关。

冯延巳身处南唐,位居要职。而当时南唐也是风雨飘摇,遭受着北方后周和宋的威胁。冯延巳虽位居要职,却没有能力挽回南唐朝廷的颓势,反而在军事、外交屡屡陷入困境之时不能有所作为,所以经常受到朝廷中政敌的指责和攻击,其内心之愁苦可想而知。亡国之危和政敌的攻击使冯延巳词中带有一种深远的忧患意识,其词中不可回避的愁苦多数正是源于此。

冯延巳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虽然在朝廷中长期居于高位,但钟情于诗词,尤其是词的创作,有着多愁善感的诗人气质。而且冯延巳还富有学识,思维敏捷,善于论辩,这造就了他执着自信、勤于思考的性格特点。所以其词中才会蕴含深广,即使在写相思离别的恋情词时,也会呈现出一种深远的境界。

冯延巳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自身的气质使其词中蕴含深远的忧患意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这也使其词在思想的深度上超越了五代词风的影响。

注释:

1.唐圭璋主编.《词话丛编·词坛丛话》.中华书局,1986:3720.

2.唐圭璋主编《词话丛编·人间词话》..中华书局,1986:4243.

3.曾昭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699.

4.曾昭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654.

5.曾昭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657.

6.曾昭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649.

7.曾昭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650.

8.曾昭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676.

[1]唐圭璋主编.词话丛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曾昭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唐圭璋编纂.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黄进德编著.冯延巳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6.

[5]顾易生,蒋凡.中国文学批评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吴致宁(1991-),男,汉族,河北省邯郸市,河北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词风词话花间
增山词话
中华诗词(2022年6期)2022-12-31 06:42:32
半梦庐词话
中华诗词(2022年5期)2022-12-31 06:33:10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花间少年郎
新词话
词话三则
夜郎文学(2017年2期)2017-09-26 06:29:26
花间仙子
风采童装(2017年8期)2017-09-15 12:27:37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张鎡词论
青年文学家(2015年8期)2016-05-09 12:48:10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