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盛可以图文散文集《春天怎么还不来》绘画艺术研究
范 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413000)
《春天怎么还不来》是小说家盛可以创作的首部图文散文集,这部以故乡和童年为题材的图文散文集在绘画艺术上具有:符号化描摹;文人画特征;大众审美倾向三个方面的特点。
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绘画艺术
以小说著称的当代湘籍女作家盛可以,于2014年推出了她的首部散文集《春天怎么还不来》。这部作品的特别之处在于,每一篇散文都配有她创作的彩色水墨画。在盛可以的小说世界中她以冷酷而凌厉示人,总是充当冷冷的旁观者,但在这部散文集中她毫不避讳自己的情感,就如她在序中坦言:“我是个写小说的,执著于探寻人性幽暗与丑陋,极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内心柔软与美,这些意外的小画,弥补了这种遗憾,我从不打算隐藏那个天真幼稚的我。”她褪下小说创作一贯以来锋利有力的风格,以温暖的情怀,描绘童年与故乡的原生态之美,抒发对故乡生态环境遭遇破坏的忧虑情怀。在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中,作者的灵魂融入其中,从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作家与普通生活更接近,心灵深处更真实的一面。本文分析这部作品的绘画艺术,期望呈现出作家盛可以的另一面。
《春天怎么还不来》共53篇散文,每一篇散文都配有作家原创的彩色水墨画,另外还收入7张单独的画作。在这60张画作里,穿着红上衣、绿裤子的小女孩总是和一条小黑狗同时出现。盛可以在序中谈到作画的缘起:“此前不曾画过一笔,也无半点作画的念头,某天处理练习书法的余墨,胡乱涂了一幅遛狗图,得其趣,疯癫上瘾,专情画了三个月,许是关于童年与故乡的情感得到梳理。”她在谈到绘画主题时说:“画中的黑狗‘奥巴马’,是我妈妈养的,它聪明机警,毛发如黑绸缎,半岁时疑似中毒身亡。我怀念它。”,“总是想起童年的我,觉得那个小女孩仍在乡下撒野,头扎两个“冲天炮”,又自由又孤独。”。盛可以怀念这只小狗,让它在画中与自己一起顶着荷叶看荷塘、摘果子、数猪崽,重返童年的故乡。
盛可以让小女孩与狗这一永恒主题反复出现在童年故乡的各种背景、各类活动下。红上衣、绿裤子的小女孩与小黑狗在盛可以的绘画作品中呈现一种符号化的意味。符号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说过:“一位美术家的重要性是由他引入美术语言中的新符号数量多寡决定的”。绘画是一种不断创造符号、摸索符号的过程。越是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独辟蹊径的符号语言内涵就越精深博大。从未接受过专门、系统绘画训练的盛可以似乎是出于偶然而使用了这种符号化绘画语言,却由此让原本简单的绘画作品充满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象征性。全书的绘画作品中,除了小女孩这一反复出现的人物之外,几乎很少出现其他人物,只有在《民间说书人》中出现了说书人与少数几个看客;在《果树底下好乘凉》《绞把子》中出现了母亲的形象;《他们和她们》中两个简笔儿童形象;《雪乡》中甚至没有出现人物,空旷的雪景下,只有两只水鸭。盛可以将记忆中的童年生活与故乡的风土民情提炼简化,利用单纯化的符号进行有规律的组织,使得画面生动而有节奏感,产生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单一的小女孩形象,时刻陪伴的小黑狗的形象,是童年生活的简化,也是童年孤独感的体现,同时呈现出一种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绘画背景采用的既有乡间普遍的儿童生活,如捉迷藏、钓青蛙、捉蜻蜓、玩昆虫、偷西瓜等,也有地花鼓、十里荷塘、民间说书人等作者益阳家乡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画卷。绘画中背景的选择有乡间生活的共性同时具有地域特色之个性,在激发读者共鸣的同时,也产生对不同地域生活的探寻之心,这种背景的不断变换也折射出乡间童年生活的丰富与自由。
在中国绘画史上,发端于唐末、由北宋苏轼提出的“士人画”,为明代董其昌所称道的“文人之画”,可以说是中国画艺术形式的主要代表。文人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又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情感,既体现了文人画的精髓,又反映了中国画写意观。传统文人画讲究写意、雅拙、平淡、秀润等审美风格,并讲究诗画相连,诗情画意相辅相成,具备较为丰富立体的审美元素。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全书共53篇散文,每一篇散文都配有作家原创的彩色水墨画。这些彩色水墨画几乎全是根据每一篇散文的内容而画的,具备插画的属性。但是从绘画艺术来看,这些画作中穿着红上衣、绿裤子的小女孩总是和一条小黑狗出现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之下。人物寥寥几笔勾勒而成,简约写意、雅拙而富于童趣。画作的背景也是选取荷塘、小山坡、田野等典型单一的场景入画,画面留白,给人留下美的回味,就如童年往事一般让人产生无限的追忆。另外这本书还收入作者7张单独的画作,这些画作一般选取的都是较为开阔的场景的描绘,甚至没有人物入画,只有几处简单的景致。画面悠远开阔,留下大片的空白。画作的意境在空白处得到渲染,“空”的意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进而无形中给观者以再创造的余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画写意观的艺术特色。这60幅画作中大多数都配有简洁的诗句或者叙述文字及印章,这也体现了传统文人画讲究诗书画印相辅相成的艺术特点,这些自然融合的艺术元素为读者提供了更为立体、丰富的审美感受。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现代技术文明与物质文明日益狂热,消费文化甚嚣尘上,当代文化主流逐渐远离美学和文化传统,开始向大众化转型。这种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普遍特征。在大众文化和商业文化冲击下,当代审美呈现出重视现实的、感性的艺术美,轻视抽象的、超现实的文学美的趋势。这样一种审美偏向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呈现出当代中国社会影视、音乐、绘画等视觉冲击较大的艺术种类比文学创作更受大众欢迎和重视的趋势。盛可以这次将散文与绘画相结合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好符合了大众审美的趋势,摆脱了作家单纯使用文字作为唯一语言符号的局限,让读者在文字浸润的同时体验到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同时因加入了另一类艺术形式而增加了作品的受众。
盛可以的绘画是童年记忆的符号化描摹,充满象征性、重复的图形标志着其符号化语言的建立;画作中有题字、题诗,具有很强的文人性;从绘画技巧上来讲可以归为写意彩墨一类;从艺术属性上却属插画;绘画与散文相互融合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方式,这在当代艺术上形成一种新的现象,呈现出一种不同的景观。
[1]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M].译林出版社,2014.
[2]孙继红.从文人画题画诗赏中国画写意观[J].美术教育研究,2015(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YBB074);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C1040)。
范果(1982—),女,湖南宁乡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