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锋,周明铭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康复针灸科,安徽 亳州 236800)
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笔者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面肌痉挛(HFS)取得显著疗效。总结如下。
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32~65岁,平均(45.31±9.32)岁;病程1个月~3.1年,平均(1.22±0.81)年;左侧13例,右侧18例。对照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30~66岁,平均(46.12±10.13)岁;病程2个月~3.2年,平均(1.35±0.86)年;左侧12例,右侧1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神经病学》[1]面肌痉挛的诊断标准。中年以后发病,女性多见,抽搐初起多始于眼轮匝肌,可扩散至面颊肌,口轮匝肌,甚至颈阔肌。紧张劳累后加重,入睡时停止,不能自行控制,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30~66岁。③发病3年以内。④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②各种颅内病变、癔病、三叉神经痛、癫痫、中风后遗症、周围性面瘫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面肌抽搐。③年龄30岁以下,66岁以上。④接受其他相关治疗。
针灸: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主穴取患侧翳风、太阳、攒竹、风池、颧髎、后溪、合谷。配穴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面部穴位选用0.25mm×25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入3~5分,用平补平泻手法。体位穴位用0.25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入0.8~1寸,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间隔10min运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中药:用正面汤。薄荷10g(后下),天麻15g,川芎20g,蝉蜕10g,荆芥穗15g,白附子15g,当归2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治疗组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面部肌肉抽搐消失,1年无复发。有效:面部肌肉抽搐次数明显减少,幅度明显减轻,1年无加重。无效:症状无变化。恶化:症状加重。
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刘某,女,40岁,2011年8月10日诊。1个月前因面部受寒,突发左眼睑跳动,伴面部紧涩,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近4天来左眼睑跳动频繁,左鼻旁面颊时发抽动,牵引嘴角、朝轻暮重。舌淡苔薄白,脉弦。诊断为面肌痉挛,风寒阻络型。治以舒筋通络,熄风止痛。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10天以后,症状明显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面神经起自脑桥,经茎乳孔进入腮腺,分布于面部表情肌。面肌痉挛发病可能系膝状神经节受到刺激后,面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
面肌痉挛属中医“风证”、“痉挛”、“抽搐”等范畴,多为外风侵袭、肝风内动所致,亦可由精神、情志、劳累等诱发。病机为寒则收引,筋肉挛缩,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虚风内动而发病。治疗当以舒筋通络,熄风止搐为主。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有“面口合谷收”之意。后溪为手太阳经输穴,根据“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远取后溪能有疏通经络,定志止痉之效[2]。配合局部翳风、风池、太阳、攒竹、颧髎、通络止痉,加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养阴生血熄风。诸穴相配,上下同取,共奏祛风通络、熄风止痉之效。正面汤方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行气祛风;天麻、白附子、薄荷、蝉蜕、荆芥穗平肝潜阳,祛风止痉[3]。针药合用、相得益彰,故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
治疗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精神放松,避免局部风寒刺激及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
[2]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1.
[3]夏秋芳,车贵荣.强刺激后溪配合繆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5例[J].中国针灸,2009,29(12):980.
[4]马树田,陈丽丽.针灸并用综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9):8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