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孟志军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特征及与地方经济之关联①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孟志军
摘 要: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在整体上呈现出以下五大特征:空间区域分布均衡;数量多,质量高;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保存完整,生命力强;商业化不足,产业化弱。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温州经济又紧密相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整体特征 地方经济 温州
温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种类丰富多彩,正好处于东南沿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带[1]。截止到2014年11月份,温州市已有4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浙江省各市中居首位。另外,温州有3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45个项目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71个项目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从整体上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五种特征。
1.1 区域空间分布均衡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以温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区域分布为例,温州市所管辖的三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2个县级市(瑞安、乐清)、6个县(永嘉县、洞头县、平阳县、文成县、泰顺县、苍南县)均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每个区县一般拥有3~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空白点,可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温州区域内分布没有出现严重失衡的现象,也并没有集聚在温州行政中心所在的区域,而是相对集中在地理位置偏僻的泰顺县,可见其温州地域的独特性(详见图1)。当然,每个区县在拥有数量上并不均等,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拥有数量最少的龙湾区只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拥有数量最多的泰顺县则有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廊桥的传统营造技艺”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于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他行政区域在拥有数量上差别并不大。泰顺县之所以拥有如此之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泰顺偏处一隅,位于浙江省最南端,为浙南闽东山区,平均海拔超过500米。目前仍是全省离杭州最远并且唯一不在温州“1小时交通圈”内的县,而在2005年之前从温州开车到泰顺至少需要5个小时由此足见其地理空间上的封闭性。也正因为如此,泰顺才能保持着较为完整的自然原生态和文化原生态,所以它不但可以孕育出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能够保存相对完整并延续至今。
1.2 数量多,质量高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目前已经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作就有3000多项,而且其中精品较多,仅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4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2项。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与同类地级市相比绝对属于翘楚,即便是在浙江省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强省中也位居前列。例如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的255个项目中,温州市选送的民间文学刘伯温传说、民间音乐龙头龙尾、民俗拦街福等8大类36项榜上有名,上榜数量仅次于杭州,位列全省第二[2]。温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瓯剧、永嘉昆曲、泰顺廊桥、乐清黄杨木雕、蓝夹缬等都是精品中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历史和科学价值,不仅在温州当地具有重要影响力,而且在相关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独一无二性。
图1 温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区县分布地图
1.3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大门类中,除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两大门类没有代表作之外,其他八大门类均有代表作收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详见表1)。其中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三个门类占有绝对优势,代表作数量高达18项,占了温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一半还多。而在全国范围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技艺类的代表作数量最多,有406项,约占总量的17.09%;其次为传统戏剧类项目,共366项,约占总量的15.40%[3]。温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类别分布情况跟全国的情况还有一定差异,代表作数量最多的是传统美术有8项,占总量的25%,可见其压倒性优势。而且在温州市4个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1项传统戏剧“永嘉昆曲”,1项传统美术“乐清细纹刻纸”,2项传统技艺 “泰顺廊桥营造技艺”和“木活字印刷术”。这也说明温州市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三种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具有较强的优势,特别是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也代表了温州的区域特色,“南戏故乡”、“百工之乡”,温州的这些称号或许可以从这三种门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看出端倪。
表1 温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统计数据
1.4 保存完整,生命力强
温州地处闽浙交汇处,位于浙江省最南端,南面临福建省福鼎市,向东为东海,地形以山地为主,为东南沿海的丘陵地带,主要被雁荡山山脉层层包围,说是崇山峻岭一点不夸张,典型的三面背山一面濒海。“在过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温州与全国和浙江的‘中心—边缘’格局,加之社会经济水平的低下、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以及人力手工为主的交通,使其在客观上无法与外部进行密切的规模化的交往。”[4]所以温州自古交通非常闭塞,“古代温州与外界的唯一陆路通道要经福建、江西再转折进人中原”[5]。温州人以前要走出温州只能靠“水路一条”[6],1998年随着金温铁路的通车温州才改变了不通火车的历史,直到近几年国家建设东南沿海高速铁路线,温州的陆路交通才有所改善。正因为温州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单元,受外来文化冲击相对较小,所以非物质文化保存的较为完整,至今都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永嘉昆曲至今活跃在温州当地的文化市场上,而且还时不时到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地进行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廊桥保存完整,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就达30余座,其中15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且保持着良好的活态传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董直机收了5名徒弟,把建桥手艺传给了他们。泰顺县陆续新建了同乐桥、潆秀桥、姻缘桥、埠下廊桥等近10座木拱廊桥。
1.5 商业化不足,产业化弱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门类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并且很多项目属于可经营性的但遗憾的是如此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孕育出延续至今的老字号品牌和企业。温州市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勉强维持,产业化程度很弱,只有瓯绣和乐清黄杨木雕商业化较好,有一定的市场,但是也并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一直处于散、小的状态。虽然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商业化和产业化的争议较大,但是适当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是必要的,市场认同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真正传承下去,还得靠产业运作、市场推广,有了市场,艺人传承才有信心和动力;有了市场,工艺、艺术的传承就有了活力。”[7]
温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这座城市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粹,承载过去,孕育未来,是温州地域文化最有力的诠释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温州厚重多彩的文化信息,记录着温州人民筚路蓝缕的跋涉历程,见证着温州独辟蹊径的发展历史,弥足珍贵。”[8]温州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究其原因纵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与温州当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无关系,从以下两个方面或许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
2.1 “温州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渊源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代名词,特别是以“温州模式”闻名海内外,也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发祥地。1984年由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了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1987年11月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企业的行政性规定。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的传承关系,不可能横空出世,温州发达的商业传统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追溯渊源,温州股份制的起源就和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泽雅屏纸制作技艺密切相关。这种典型的股份制合作经营方式曾兴盛于温州泽雅一带的造纸业当中。在瓯海区西岸乡塘宅村一古老水碓旁发现了一石碑,石碑立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石碑上刻录着村民合股建造水碓的事情。温州泽雅一带的造纸业历史悠久,水碓是造纸的重要设备,但是由于水碓在当时造价较高,一人难以承担,于是村民合股建造成为民间自发的经济行为。碑文记载,水碓由村民潘子玉等7人合股建造,并明确规定以后永远不许增加股份,并“不乱随(转让意)人”,使用按事先排好的次序轮流,不许随意插入“先捣”。违反以上规定者,将被处以“罚钱一千文”,可以说这是现代股份制的雏型。温州农民能在18世纪就将“股份制”形式运用到造纸业中,堪称“股份制鼻祖”。温州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股份制经济,与当时百姓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契约意识的觉醒和萌芽是一脉相承的[9]。
2.2 温州手工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两联
温州自古手工业发达,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温州市手工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渊源颇深,很多手工业本身就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乐清龙档、泽雅屏纸制作技艺、泰顺木偶头雕刻、泰顺廊桥(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瓯塑、瓯绣等都属于手工业。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就是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共有3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大门类占了12项,比例高达37.5%,可见一斑。而且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翘楚,其中有3项都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就可以窥见温州手工业的发达程度。其实温州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温州的手工业非但没有因此受到其制约,反而突破了其限制发展良好。例如温州并不产黄杨木,但是乐清黄杨木雕却名扬海内外,2006年6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例如温州缺乏皮革资源,但温州是著名的世界鞋都,尤其是男式皮鞋闻名遐迩。
参考文献
[1]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两个区县所共有,所以在统计上有时候为35项,但是如果按照实际项目数来说只有32项,在此处应为32项更为合理.
[2] 黄之宏.温州上榜36项,全省排第二[N].温州日报,2007-07-24.
[3] 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10).
[4] 徐华炳.区域文化与温州海外移民[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2).
[5] 胡晓慧.温州地域文化创新与科学发展——温州文化性格的多维度透视[A].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2008.
[6] 温州话里“水”同音“死”,故经常自嘲为“死(水)路一条”.
[7] 吴东.非遗保护的温州样本[J].浙江文化月刊,2010 (12).
[8] 时任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在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写.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M].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9.
[9] 施世潮,谭进.追踪200年前的股份合作制[J].浙江经济,2002(01).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8(b)-116-04
基金项目:①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2015年度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分析及传播策略研究”(一级重点课题,15wsk163)。
作者简介:孟志军(1978-),男,河北献县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