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凯宁
讲坛
一、 什么是未知的两难结构
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课文,总是会分析出一个人物形象,或是概括出故事的中心思想。通常情况下,我们分析出来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贴标签式的、单一化的,概括出故事的中心思想往往也是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这样的教学状态看似观点高度统一、学生理解准确无误,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狭隘简单。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简单化、片面化的定式,从而阻碍学生走向更加深刻的思考中去。
比如,学生学完《二泉映月》一课后,都能把握阿炳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历经磨难而终不悔,终于创作出伟大的音乐作品《二泉映月》等内容,进而也能体会到我们要向阿炳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应该说课堂教学达到这一步已经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悉心一琢磨,总觉得阿炳这个人物形象是那么的单薄,学生对阿炳的精神理解得也很有些有口无心的肤浅之感,恐怕不会真正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中去。
为此,我追加了一个问题:“阿炳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二泉映月》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有哪些必不可少的条件呢?”同学们有的说,是阿炳的音乐天赋过人;有的说,是他热爱家乡热爱音乐的感情;还有的说,是他对师傅的怀念……有个同学说:“还要感谢生活带给阿炳的巨大磨难,才使他的《二泉映月》那么凄婉缠绵、如泣如诉!”他的回答激起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课堂思维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我进而又追问道:“如果你是阿炳,那么你希望创作出一部伟大的传世作品吗?”学生纷纷点头称是。我又问道:“可是创作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必不可少的需要像阿炳一样经受巨大的困苦磨难,你愿意吗?”这一下,全班都陷入沉静,有的皱眉,有的摇头,有的相互对望,流露出难以取舍的神情。在这沉静之中,我感受到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正接受一种两难的选择。
其实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典型的未知的两难结构。
古往今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伟大的艺术作品的诞生,总是在创作者历经生活的艰辛、倍尝人生的苦难后用生命孕育出来的。学生们都梦想成为像阿炳一样的伟大的音乐家,但是从心底里实在不愿意像阿炳一样一生过得如此悲惨。一个人一生生活平顺虽然很好,但这样就可能与伟大、永恒绝缘,想想又真的很不甘心……就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学生进入到一种两难结构中去,徘徊其间,左右为难。而这徘徊的脚步正是思考的足迹,每一番徘徊都是思考的进一步深入,每一番徘徊都让学生更加感悟到人生的智慧。
那么,这样的徘徊有没有可能停息,即有人能知晓这两难结构的真正答案呢?我想,没有人能给出简单答案,不管是谁在面对这个两难结构时都会徘徊不前,陷入思考。正如学生对我进行了反问:“老师,你会做出什么选择?”我也立刻陷入两难之中。于是,我只得实话实说:“老师也和你们一样非常两难,并且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只能是对阿炳充满崇敬,对他的作品更加敬仰,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像阿炳一样的坚强,但是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对阿炳的精神是心向往之。”我的观点得到了同学们赞同,并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再是理直气壮的表决心,更多的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由衷的敬意。
从上述的教学实例中,可以认识到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应该从文本中努力寻找到这种未知的两难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两种选择都具有很大的合情合理性,都大大的牵扯着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徘徊其间,深入思考,在苦苦思考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并得到智慧的启迪。而且,这种两难是未知的,任何时候都会把我们纳入到思考中来,这种未知的两难结构就具有了长久性甚至是永恒性。
二、 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间的价值意义
首先,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间,可以教会学生以敬畏之心面对人生的复杂和生活的丰富。优秀的作品中的未知两难结构,是能够表现人的复杂和生活的丰富的,它牵扯着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意识到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形,从而感同身受地关照我们的生活。学生由于自身阅历和心智所限,常常容易把人生和生活简单化。在我们的课堂上,正值十二三岁的同学们常常慷慨陈词地表达生活真理和人生感悟,在他们的习作中也会由一件小事快速地推导出一个人生的结论。比如,“只要坚持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心中的梦想”“我们只要学习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等等,这样偶尔写写可以,但是对生活本身,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抱有敬畏的态度,人生的结论绝不是那么简单。师生在共同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中,能够教会学生以一颗敬畏之心面对人生的复杂和生活的丰富,进而更加从容地迎接生活和成长。
其次,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间,可以深入引领学生思考。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赏析一篇优秀的作品中的未知的两难结构,人人都会进入到一种深入思考共同研讨的气氛中,在相互观点碰撞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了,虽然仍在未知的两难结构间徘徊思索着,但这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徘徊,一种逐渐逼近真理的思考。思考不仅是课堂过程中思考,课后仍然带着问题思考,反复琢磨,常想常思,这样的思考就能真正深入,进而触摸到智慧的内涵。
第三,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间,可以教会学生更好地赏析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总是包含着、甚至是隐藏着未知的两难结构于其中。学生在赏析时,很容易把握住作品的故事大意,也不难发现其中的语言表达之美,但若要把握住未知的两难结构,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之中,细细体察品味方可得之。读完一本经典的作品,如果只是评判某个人物是好人,另一个人物是坏人,那也可能已流入浅薄解读;反之,不以简单的好坏对错来给人物贴标签,而是真切地理解人物,与之同喜同悲,那么就会真正走进这个人物精神世界中去。我们的学生在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中,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也会渐渐提升。
三、 语文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未知的两难结构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材内还是课外阅读中,其实都蕴藏着大量的未知的两难结构,它们就像是深藏于书山中的“秘密宝藏”,只要我们有心开采,是不难发掘的。
譬如,苏教版三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就包含着一个典型的未知的两难结构。两难体现在爸爸斩钉截铁地要求汤姆必须把鱼放掉,但是汤姆又实在是太舍不得放掉这条鱼了。从爸爸要求遵循规则的角度讲,爸爸说的完全在理,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从孩子的内心来讲,又实在不愿意放鱼。“放”与“不放”之间,内心和外力之间构成了两难。在现实生活中,人人自觉遵守规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否把规则真正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对不同的个体来说,则是未知的。课堂上如果展开一场辩论,则很可能各执一词。作为老师应该告诉学生,我们都应该照着爸爸说的那样去遵守规定。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提升我们的自我修养。那么,这篇课文中的场景和话语就会如一盏明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关照我们的言行。
在课外阅读中,包含未知的两难结构的作品就更是资源丰富了。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学生读完以后一定会问:这个老渔夫究竟是一个胜利者还是一个失败者?双方的支持者可能会没完没了地辩论下去,海明威在这部作品里,就营造着一个无尽无穷的话题,让每一个读者都长久地思考下去,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间。
四、 语文教学中对未知的两难结构的思考
1. 基于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思考未知的两难结构。学生在不同学段的思维心智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心智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作为教师在引领学生思考未知的两难结构,
讲坛
不能生拉硬拽,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依据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为情感基础,适时点拨,稍加提示,让学生自己款款走进这未知的两难结构间。至于能走进多远,能徘徊多久,也不做太多要求。只要是日积月累的引领,学生自然能够在深入的思考中发展思维、提升智慧。
2. 运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任何教学活动唯有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深处,才具有情感的力量。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展思维和丰富情感。可以冥想,情感体验总是在学生静思冥想中酝酿形成的;可以体悟,学生总是在感同身受的体悟中走向真理的;可以对话,学生总是在与文本、同学、教师、甚至是和自己的对话中产生思想共鸣的。不管是学生独立的思考,还是群体的交流、碰撞,都会触发学生自己的见解,产生自己的思想,这也是走向智慧的必由之路。
3. 乐于等待学生成长,给学生种下智慧的种子。在语文教学中,当师生徘徊于未知的两难结构间,或许学生会有一些与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有差别的想法;或许学生的思考暂时有所偏颇,教师都应该善于等待,悦纳学生的成长,只要他们是真诚地流露自己情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智慧的种子就会播撒在他们的心间,随着岁月的滋养,会长成充满灵性的大树。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