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明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改变英语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生活化 教学模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够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全面提升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开展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活化”英语教学,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对于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极大的帮助。小学英语生活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英语,体味英语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教材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用英语来表达。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生动形象的插图、故事内容等,都可以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物联系起来,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生动的插图以及有趣的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景观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英语。例如,在学习On the road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汽车、树木、花草的图片,然后,在教室的墙面上粘贴这些图片,创建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真实情境的作用下,将教学内容与图片中的景观紧密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
2.为了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效果,教师还可以运用实物性教具,促进学生更好的接受新英语知识。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形象的、色彩鲜艳的东西感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课用教具,通过形象的画面,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认知。例如,在学习what color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课上教具。为了更好的呈现It is green,教师可运用彩色的硬纸板做一棵小树,通过形象的事物,学生就算是不理解单词意思,也可以通过硬纸板做的小树,判断出单词意思。生活化的、形象的课上教具,对学生学习英语,记忆理解英语单词都有极大的帮助。更有利于学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英语水平。
二、英语课外活动的“生活化”
小学英语教学,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首先,为了有效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业余时间,观看英语电视节目。许多小学生都喜欢动画片,动画片中的内容和角色深深的吸引着他们,现在有很多的进口动画片,下面都配有英语字幕,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时候,多关注一下下面的英文字幕。可以将动画片中的英文字幕,作为小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资源,这样,小学生不仅欣赏到了自己喜爱的动画片,也通过观看字幕,提升了自己的英语知识,加深了对英语的印象,寓教于乐,一举两得。其次,教师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为学生多购买一些英语书籍,以提升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生课外学习英语,英文的动画片和卡通书对于学习英语都非常有帮助,只要学生喜欢这些动画片和卡通书,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另外,英语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在业余时间阅读英语卡通书,例如:约定时间,让学生们在这段时间里阅读英语卡通书,读完后,还要让学生们用简单的英语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这样,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会大大提升。还有,在小学阶段,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生动有趣的英语活动。例如:可以开展生活化的英语编排,让学生们利用英语进行表演,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组织能力,真正让英语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小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在娱乐中感受英语,吸收更丰富的英语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感受英语,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通过英语课外活动的“生活化”,锻炼学生英语语言组织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杨秀宁.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9).
[2]袁建琼.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7).
[3]汪雨.让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于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