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拉姆
错爱,布下幼儿成长的陷阱
——论幼儿家庭教育的八大误区
仁青拉姆
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家长们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参与社会竞争,同时又急于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急迫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小就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具有将来参与竞争的素质。但在现代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对于幼儿的早期训练,年轻的父母们办法不多,甚至存在很多的误区。以下列出一些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希望给感到困惑的父母一些帮助。
在许独生子女家庭,精力旺盛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日常生活多采取包办代替的方法。例如当4岁的孩子早晨醒来后,父母赶紧给他穿上衣服,下床后,又陪着他上厕所、喂早餐等等。这种孩子日久便对父母产生依赖性,阻碍了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形成行为和思想的懒惰。
包办是孩子动手能力发展上的陷阱。这种包办现象发生在母亲或祖辈身上较多。通常这样的母亲或祖辈在家庭里的经济地位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而且在事业上面可能也感到不够如意,潜意识里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体现和认同。因此从“完美”地照顾孩子上满足了自己实现“价值”的心理需求。这样的父母或祖辈,一定要能多学习教育方法,深入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终身的影响。
上下代或父母之间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一方在教导孩子,另一方却充当“保护神”,批评这种教育方式不对,袒护孩子,于是抵消了教育的作用,也减少了孩子对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孩子是一大家人的“未来希望和依靠”,家长为了在孩子心中树立“我是最爱孩子”的形象,会争着讨好孩子,不经意间会打压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或行为,显示自己才对孩子好,其他人都不如自己爱孩子。这种家庭教育不一致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自私任性,还会养成想只听好话,与真正教导自己的长辈形成对立情绪,随意顶撞长辈。试想这样的孩子怎能处好与亲人和朋友的关系,体会人与人之间相处合作的快乐?
要避免这类事情,家长们得做出约定,有什么事在孩子不在场时讨论,尽量达成一致,好的教育需要齐心协力的父母。
幼儿自控能力差,当他们无理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用哭闹、踢打、躺在地上打滚等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家长常常采用妥协的方式满足孩子的要求,则孩子开始学会下一次以更糟糕的行为来取得家长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上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溺爱。
溺爱是在孩子情商发展的陷阱。一些家长为了避免冲突,给自己和孩子情感上带来不快,常会向孩子妥协。会教育的家长实际上正好利用这些机会,给孩子商量讨论,讲道理。既给了孩子明理的教育,又给孩子知道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情绪,这是培养孩子情商成长的有效时机。
对孩子管头管脚,稍不合大人的意,便横加指责。例如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嬉闹时发出的声响使家长感到不安静时,就喋喋不休地批评孩子,使小儿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干扰,甚至引起反感。因此,父母对那些不合自己心愿但又不属于不良行为的事情不要过多地管教,更不要横加批评,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这样的家长往往潜意识里有较强的权力欲望。这些欲望在其他的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不自觉地施加到管里孩子的身上。由于每一个孩子个性不一样,每一个家庭的结构组成不同,家庭成员的教育背景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我们首先得分析自己孩子的和特质,找到出现问题的背后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样才能说得少,效果好。
父母不良的习惯,如讲粗话、不爱卫生、不尊重他人、不勤劳等。家长的行为、神态是孩子模仿的第一样本。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表现在行为上。
要教育孩子,家长就得从自己做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以正面的形象激励孩子,健康成长。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数落孩子,这就减弱了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孩子不仅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不感到后悔,反而会迁怒于家长,因为这种唠叨伤害了小儿的自尊心。
其实,入学前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大人给他讲的道理稍一复杂他是听不懂的。此时,孩子只会感觉到父母的话很多,很烦,好像是因为父母不爱自己,总是在挑自己的毛病。久而久之,教育就变成无效。另一方面,从父母身上找原因,我们可以看出啰嗦的父母实际上是对自身的工作或生活要求较高,压力较大,转而对孩子的未来担心。其实孩子从错误的教训中能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家长应默默的关注,等待孩子寻求帮助时,再简要地向孩子说明处事的方法。
当孩子做错事情或闯祸时,父母大发雷霆,不给孩子吃饭,甚至体罚或责打孩子,一旦自己的火气平息后,又后悔刚才对孩子的惩罚,问孩子疼不疼,抚摸孩子被打的地方,使孩子对家长的这种出尔反尔的教育感到迷惘,失去对家长的敬重。
面对孩子的犯错,家长首先要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先找一找原因,如果错误严重,又是孩子有意为之,的确需要处罚,也要把握好原则:处罚的方式和程度必须在孩子心理能接受的范围,利于孩子改错,而不是为了体现家长的权威,或是表达“不处罚你就不会改”的不信任态度。二是要体现父母做事的原则性。哪个程度是禁止的,哪个程度是可变通的,哪个程度是孩子自由的,要让孩子心里有一个基本的尺度。在孩子面前建立起权威和信任的父母,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作为爱孩子的家长们来说,以上七个方面是很容易陷入的误区。但只要孩子的长辈们一切以孩子最终的健康成长为目的,经常相互学习,不断总结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一定能让自己的孩子拥有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作者单位:四川德格县城关幼儿园)
仁青拉姆,女(1974—),藏族,小教高级教师,单位:德格县城关幼儿园后勤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