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观察

2015-07-09 20:04王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妇科临床

王巍

【摘 要】目的:讨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省某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的资料库中随机抽取12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转诊的临床跟踪观察对象,73例壁间肌瘤患者与19例浆膜下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31例粘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 结果:壁间肌瘤的73例患者有71例经过腹腔镜手术后治愈,其余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后均治愈,其余31例粘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手术后效果满意,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很重要,要按照患者肿瘤的大小、肿瘤部位,以及患者年龄谨慎做出选择。

【关键词】子宫肌瘤;妇科;临床

子宫肌瘤作为子宫的一种良性增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并无影响,此病常见于40岁左右的女性,临床上保守治疗往往不能根治[1],甚至会导致肌瘤增大,错过治疗时机,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以下对我省某医院曾诊治的12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做出简要分析。

1 基本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我省某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的资料库中随机抽取12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转诊的临床跟踪观察对象,全部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56岁,年龄最小的为35岁,其中曾生育过的患者为112例,占91.06%,无生育史的患者为11例,占8.94%。

1.2 临床表现

经过对患者资料的详细分析得知,有21例患者为黏膜下肌瘤,29例患者为浆膜下肌瘤,73例患者为肌壁间肌瘤。全部患者中70%以上的患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28例继发性贫血、9例排尿困难、8例尿频、28例腹部胀大、31例白带增多、9例经量增多,在体检中仅有10例未发现临床症状。

1.3 方法

手术时间应安排在患者经期之后,否则极易引起术中出血,123例患者在手术之前,都严格进行了术前项目检查,患者要确定有手术指征并且无贫血与心脑肺严重并发症,方可决定手术治疗;对于子宫未发现恶性病变并可保留子宫的患者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无生育要求的老龄患者,如宫颈无病变,可实行次全子宫切除术,老龄患者同时有子宫脱垂现象,则采取全子宫切除术,与此同时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73例壁间肌瘤患者与19例浆膜下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而31例粘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

2 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6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平均出血量为86mL,壁间肌瘤的73例患者中有71例经过腹腔镜手术后治愈,其余2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后均治愈,其余31例粘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的患者手术后效果满意,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

3 讨论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临床上保守治疗往往不能根治,甚至会导致肌瘤增大,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而,手术治疗成为医患最为信赖也最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近几年,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此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创伤,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最重要的是其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以及缝合技术的不断更新,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正逐步成为部分经腹手术的替代手术方法。通常,此技术适用于浆膜下或阔韧带子宫肌瘤,小于五个中等大小的肌壁间子宫肌瘤[2],本组患者中73例壁间肌瘤患者与19例浆膜下肌瘤患者均选择腹腔镜手术,有部分患者腹部曾经做过手术,因此会出现腹腔粘连,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必要时应当转为开腹手术。此次研究中的73例采取腹腔镜手术的壁间肌瘤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后均治愈,同时,为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并且尽量实施微创手术,在手术前应当认真地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以及所处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评估,还要根据患者要求及手术医师的相关工作经验谨慎采用恰当的方法。

本组患者中,73例壁间肌瘤患者与19例浆膜下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占74.80%,而31例粘膜下肌瘤患者行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占25.20%。通常,粘膜下子宫肌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异常子宫出血与月经过多是粘膜下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因为粘膜下子宫肌瘤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使多数经内分泌治疗难以奏效,所以,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采用子宫切除来解决。但是,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女性患者是不愿意将子宫切除的,此问题也引起了妇科医生的重视。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不仅可以保留子宫,其还在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止血的作用,术中可以控制出血,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并减轻患者痛苦。 宫腔镜手术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都会采用B超监护,B超监护除对肌瘤的切割有导向作用,肌瘤较大时,电切环常进入肌核内进行切割,因此影响术野。而B超扫描能够提供切割部位以及所剩肌瘤的大小,而且可以很好地指导进刀方向,B超监护还可以起预防与提示子宫穿孔的作用。有关学者[3]曾提出,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能够有效改善痛经现象并治愈贫血,患者身体恢复快,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日后是否需要妊娠分娩。

参考文献

[1]李凯. 1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8).

[2]彭丽霞.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治疗60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7).

[3]胡小英.宫腔镜电切术对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安徽出版社,2012(8).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妇科临床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