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平
题 解
天工支起了风火炉,开动了压轧机,还狠狠地举起铁锤,把所有的工具都亮了出来,并使出了浑身解数:锻冶淬火、折叠扭拧、水噬风啃、磨砺渗色,它要把石头炼塑成一颗颗“艺术之丹”!
正是内外地质力的作用,才把奇石的形状和形式创造了出来。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说:“这些自然物的形状,往往是物理力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正是物理力的运动、扩张、收缩或成长等活动,才把自然物的形状创造出来。大海波浪所具有的那种富有运动感的曲线,是由于海水的上涨力受到海水本身的重力的反作用之后才弯曲过来的。凸状的云朵和起伏的山峦、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朵的那些弯曲的、盘旋的或隆起的形状,同样也保持和复现了一种生长力的运动”。
自然事物如此,人所创作的东西就更是如此。比如音乐、书法、绘画、雕塑等。“书法是心理力的活的图解”。除了创作中的体力外,肌力、学力、悟力、智力、心力等都合并构成了一件作品的力度之美。
既然所有事物归结为“力的样式”,那么对它们的观察就不仅仅只是看到形状、色彩、空间等现象,一个有审美知觉能力的人,在欣赏事物和奇石艺术时,都可以直接感受到某种活力、生命、运动以及运动平衡等等。总之,可以感受到存在某种力的作用样式,这种力的作用样式与人们生理和心理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根本的统一,这种统一就叫做心物同构,又称异质同构。比如:松树与豪情,石头与坚贞,杨柳与悲哀,美玉与品德等等。
心物同构与中国艺术中的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等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我们把视野放在奇石艺术上,用“力的样式”与“气化理论”进行比较考察时,有理由相信,从崭新的艺术理论与悠久的文化传统的会通中,不是给赏石者提供了科学之真、人情之善、艺术之美的更有意味的天籁艺术形式吗?
形式结构:表现力
任何艺术形式结构,都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物理性。比如,一方奇石,它要占有一定的空间,大小如何?重量多少?强度怎样?还有长度、宽度、高度等等,这些都是物理性,是可以度量和分析的。
形式结构的另一面,就是奇石的表现性,也就是表现人的情感的性质。美·奥尔德里奇在《艺术哲学》中说:“同一性质的事物,在人们的知觉中,或者实现为物理客体,或者实现为审美客体。这就关系到两种不同种类的知觉方式”。物理客体是理性的,审美客体是感性的。地质学家、矿物学家以及许多赏石者往往会在两种客体之间来回摇摆,理性情感和艺术情感在他们身上共存。
说到表现性,有移情的观点,认为客观事物本没有感情,而是人们将自己的感情移注到事物上面去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花和鸟的身上。这个见解虽有合理之处,但并不全面,还必须看到事物本身是否有表现性。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在句中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移情而已,而是杨柳在春风中来回摆动的样态,就呈现了一种难舍难分的情感表现力,格式塔心里学派称之为“力的样式”。阿恩海姆说:“就是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棵垂柳、落日的余晖、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汪泉水、甚至一条抽象的线条、一片孤立的色彩——都和人体具有同样的表现性。”为什么像均衡、比例、节奏、对称、韵律、黄金分割等等成了公认的形式美?就是表现了人的生理结构的相似性。如人的五官的排列、四肢对称的分布、心脏搏动的节奏、呼吸的均衡、身体各比例的协调等等。
举例:“御风”,长江石,23×20×13cm,收藏:王毅高
外师造化:可以想见,黢黑的色素粒子填充了石体的裂隙,经过了地质构造运动,后又脱离母岩,搬运至江河,不知又过了几世几劫,才发育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中得心源:弯曲的黑色条带如丝绸般柔软,含蓄的气势斜逸石外,在气韵飘动的画面上,是否窥见了我音乐般起伏律动的心?已经幻化成一首叫做《玄默》的古琴曲,永久回荡。曲意:黑云为带,心系飞鹤,神游于冲虚之外,与造化竞奔,物我两忘,与道同化。
表现性就存在于结构之中,或者说把隐蔽的、不可见的内在情感呈现在画面中。波德莱尔就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和外界事物是息息相通的,草木山石都可以向人们发出象征的信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神秘的对应关系,在可见的物质与不可见的精神方面有着相互契合的情形。
相似性的科学实验
为什么外在的、物质性的东西能够表现内在意蕴呢?比如:“君子比德于玉”、“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等等。[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在一般情况之下,我们不仅能从时间的连续中看到心理事实与物理事实之间的统一性,就是在它们的某些属性当中,比如它们的强度和响度、简单性和复杂性、流畅性和阻塞性、安静性和骚乱性中,同样能看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这个重要论断,为心物同构理论奠定了基石。
以时间统一性为例,大自然中有水流、气流、风流等物理现象,人有血流、意识流、情感流等生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