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文
炎炎夏日,正是凉茶的传统销售旺季,凉茶对头王老吉与加多宝的又一波诉讼也在这一时刻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其中,长跑近三年的凉茶红罐纠纷诉讼案迎来关键一役。日前,最高法公开开庭合并审理上诉人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两案。
王老吉加多宝纷争不断
最高人民法院开审“红罐案”
近年来,加多宝公司与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之间存在多起关联诉讼,涉及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等多个诉由,争议标的总金额已经超过30亿元。
此前,颇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二者之间的多起广告纠纷。例如,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改名案”。“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正因这句曾经充斥各大屏幕中的广告语,让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打响官司战。2012年11月,广药集团曾以加多宝公司及广州某店铺经营者彭某涉嫌虚假宣传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向广州市中级法院提起索赔千万的诉讼。广药集团还同时向法院申请诉中禁令,要求被告停止使用“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广告词。
2013年底,“改名”案迎来一审宣判,被告加多宝被判令立即停止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等广告语,赔偿原告广药集团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1081万元,并在主流媒体进行公开赔礼道歉。
不过,虽然王老吉胜诉,但由于一审诉讼中原本针对加多宝的6条广告语提起诉讼,但法院只支持了其中2条,王老吉随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加多宝同时认为改名是客观事实,因此同样表示将上诉。
如果说,在这一系列的官司中,广告语纷争是王老吉与加多宝纷争的第一阶段,那么,它们之间就红罐装潢权的争夺就是这些官司中的焦点。这既是双方争议的系列案件中的核心诉讼,也是目前唯一进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程序的案件。
记者了解到,红罐装潢权一案是在2012年7月正式立案,去年5月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但此后一直没有宣判结果。
“红罐案”于2012年7月立案,历经896天的等待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12月19日作出一审判决:红罐凉茶装潢所有权最终归属王老吉,加多宝凉茶外包装已构成侵权。判定加多宝赔偿王老吉1.5亿元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26万余元,并要求加多宝立即停止使用与王老吉红罐凉茶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包装装潢;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与王老吉红罐凉茶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包装装潢的产品;立即销毁与王老吉红罐凉茶相同或者相近似包装装潢的库存侵权产品;立即停止使用并移除或销毁所有载有加多宝的广告以及各种介绍宣传材料等。一审败诉后,加多宝提起上诉。
今年6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审理“红罐案”,当庭并未宣判。这被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最终结果至今仍悬而未决。
庭审围绕三个焦点
红罐包装到底归谁所有?
首先,谁生产的凉茶是知名商品?
加多宝公司认为,涉案的知名商品是加多宝公司多年经营的,使用王泽邦后人秘方的红色罐装凉茶,即加多宝公司经营的曾经贴有王老吉商标的红罐凉茶及现在贴有加多宝商标的红罐凉茶;广药集团和大健康公司生产的红罐凉茶,即使贴有“王老吉”商标,但与涉案知名商品根本不是同一商品。
而广药集团和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认为,关于知名商品,广药集团给出的定义就是王老吉凉茶。界定知名商品应当符合消费者的辨识习惯、称呼习惯,口感等物理属性不影响对知名商品的认定。本案凉茶配方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并非一成不变,从苦药方变成了凉茶饮料,配方以及包装是红罐还是绿盒,不是界定知名商品的要素。
其次,谁应拥有红罐包装?
加多宝公司认为,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权因使用而形成,并非因行政许可而产生,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从创意、设计到实际使用于商品生产,再到商品的宣传推广,直至成为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均是因加多宝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的行为而形成,加多宝公司当然成为该权利的法定权利人。
而广药集团和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认为,涉案包装装潢归属于广药集团。本案知名商品包装装潢与王老吉商标密不可分。本案的包装装潢显然是为王老吉凉茶量身定做的,其权利肯定属于广药集团所有。智力成果权的归属与包装装潢的归属是不同问题,包装装潢不同于版权,不能套用谁设计谁享有的原则。
包装装潢中具有王老吉三个字,而王老吉又是商标,鉴于商标与包装装潢形成了统一的识别体系,所以,广药集团拥有该包装装潢也是顺理成章的。此外,广药集团就涉案包装装潢做了大量投入,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首先体现在对经营上的投入,涉案包装装潢的成名取决于知名商品的知名度。
那么,红罐包装包括“王老吉”三个字吗?
加多宝公司认为,加多宝公司请求保护的包装装潢是一个由颜色、文字等组成的有机地识别整体,但同时认为,文字的内容和含义不属于包装装潢的组成部分。加多宝公司现在生产的红罐凉茶没有“王老吉”三个字,如果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包含该商标的话,那么加多宝公司的行为就没有侵犯广药集团的权利。涉案知名商品包装装潢本身已经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功能,无需将其作为商标的附属,也并非与“王老吉”三个字不可分割,广药集团无权据此自视为权利人。
而广药集团和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认为,涉案商品特有包装装潢包括“王老吉”文字是不可争议的,这是客观存在的。装潢中的任何文字都构成要保护的客体的一部分,王老吉三个字是装潢的一部分。
最高法当天并未作出判决,对于这个被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纠纷诉讼案,届时,最高人民法院将做出什么判决,各界关注。
从合作伙伴变冤家对头
起源“王老吉”品牌归属之争endprint
事实上,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纷争其实由来已久。从昔日的合作伙伴,变成如今的冤家对头,二者之间矛盾的起源正在于“王老吉”这一品牌的归属。双方之间的这场商标纷争也曾轰动一时,甚至被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
事件的起源需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拥有“王老吉”商标但没有精力发展罐装凉茶的广药集团授权香港鸿道集团,在一定期限内生产红色罐装、瓶装王老吉。而加多宝正是鸿道集团位于东莞的一家外资公司,经广药集团特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生产、经营王老吉牌红罐装凉茶(食字号)。
也正是在1995年,第一罐红色王老吉诞生。加多宝集团在经营“王老吉”期间,为配合开拓全国市场策略,在大陆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其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通过产品自身的属性分析以及对消费者的深入洞察,加多宝寻找到了适合“王老吉”进一步打开市场的钥匙——那就是满足全国各地消费者在当前的饮食习惯中“怕上火”的需求定位,直接有效地打破了“王老吉”作为凉茶饮品的地域限制与药物饮品双重属性的束缚,使其从原来定位模糊的广告诉求中成功跳脱出来,强势助力了“王老吉”的快速成长。
2000年,双方签订第二次合同,约定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租赁期限至2010年5月2日到期。然而,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时任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先后收受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共计300万元港币后,开出了两份宝贵的“协议”:广药集团允许鸿道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生产经营权延续到2020年;每年收取商标使用费约500万元。
到了2010年8月30日,广药集团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申诉两个补充协议无效。经过多番波折,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至此,二者的纷争告一段落,“王老吉”商标完全归还广药集团所有,加多宝不再允许使用“王老吉”商标。
王老吉再诉5家加多宝
索赔超15亿元
尽管目前案件仍在审理过程中,6月23日,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向媒体通报称,由于广东加多宝仅为6家独立运营的加多宝公司中的一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大量加多宝红罐侵权产品系其他5家公司生产,因此,王老吉方面将对其他5家加多宝公司提起索赔金额不低于15亿元的诉讼。
据介绍,“加多宝”产品在中国境内有包括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经营主体在经营。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认为,目前正在审理中的“红罐案”的诉讼主体仅为加多宝的母公司鸿道集团和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并不能限制、制裁另外5家加多宝主体的侵权行为,未来若加多宝利用其他5家经营主体继续侵权,将给王老吉品牌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加多宝在“红罐案”一审败诉后,已经开始进行包装转换。但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指出,目前在凉茶市场中,仍有大量加多宝侵权产品流通,在确认加多宝经营主体均在独立生产和销售涉案侵权产品,以及各经营者之间并无直接股权控制关系后,王老吉决定对加多宝不同经营主体实施的侵权行为分别予以追究,全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由于目前仍在进行的‘红罐案诉讼主体只有鸿道集团和广东加多宝,不包括全国另外5家加多宝公司。目前,还有大量侵权产品在市场流通。”王老吉大健康法律顾问、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温旭表示,因此,王老吉决定全面维权,将进一步起诉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福建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武汉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等5家加多宝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全面结案,力求让王老吉被侵权损失最低化。
而据媒体报道,加多宝集团党委书记庞振国此前曾表示,坚信最高法院一定能够给加多宝一个公平正义的审判结果。不过引人关注的是,加多宝集团已在今年4月20日正式推出了金罐凉茶。
“最高法院会给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确定一个原则标准来判定案子”,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徐家力教授曾分析称,因为红罐包装装潢案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案子,不是凉茶的问题,甚至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它标志着中国未来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意义非常重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