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延超 周玉姣 李红燕
(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然有其排他性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和自成体系的研究内容。但自区域经济学产生发展至今,国内外学者都在试图规范表述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学科演变过程以及逻辑构建体系,但囿于学者们自身学科背景、学缘背景及专业特征,使得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众说纷纭,至今仍没有一致的定论。
区域经济学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发展于80 年代,它借鉴古典区位论,通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包括凯恩斯的宏观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理论,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一个成熟的学科首先要有清晰的研究对象,这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定与其“区域”有着必然联系,但不同的学者对区域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界定,对其研究对象的范畴界定也会不同。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经济、地理以及社会三个角度来表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就国外学者而言,Nourse (1968)[1]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秩序及资源空间分布的科学。他文章中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显然,他侧重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重视的是资源空间分布与配置,并不涉及区域经济决策,定义过于宽泛。Isard (1960)[2]则认为区域经济学是探讨某一区域内具体经济生产活动,譬如单个或集团产业的有效生产力和获利能力、产业的集聚或分散、区域内居民的社会福利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等。Isard 侧重于从经济发展效率以及社会居民福利来阐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具象化,但这种采取列举问题清单的办法更多的是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的,模糊了学科本身的属性,因为所有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社会福利,因此应该对区域经济学有明确的属性界定。Dubey(1964)[3]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假定资源分布不均以及资源不完全流动的前提下,探讨各个地区的区域增长差异以及各区域间关系的科学。他把经济增长、经济空间布局及区际关系作为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对区域经济问题进行抽象概括,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范化、精确化提供了有益指导;他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与区际两个层次,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就国内而言,可以分为抽象化研究对象以及具象化研究对象。程必定(1989,1991)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规律[4],高度概括地域组织规律包括区内组织问题、区际组织问题、区内区际发展不平衡问题、生产力的区域布局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央和地方的区域政策等五个方面。程必定对其研究对象的界定,承认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特性,试图弥补经济学研究中关于空间维度的研究,符合现在区域经济学的常识理解,但他的界定过于宽泛,更多是着眼于宏观问题的具体化表述。安虎森(2004)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和科学性,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经济活动空间协调的科学[5]。而郝寿义(1999)的观点与安虎森的观点如出一辙,并且把区域经济学的本质——自组织能力精炼其中。陈栋生(1993)则把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际关系和区域政策。他把区域经济当作一个整体,强调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宏观层面的分析,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决策型的科学,他的这种界定明确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属性,为大多数学者接受[6]。杨开忠(1989)则从区域与经济双重角度阐述,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区域内缺乏流动性资源的空间布局的科学[7]。杨开忠的观点与Dubey 的观点类似,强调经济观点研究,但在Dubey 的基础上,杨开忠着重从区域的角度出发,探索空间维度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并把区域经济学认定为一门区域科学,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大进步。可见,国内学者多是从具体区域经济问题中抽象出研究对象,更加关注的是区域与经济的相互影响与相关关系,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区际关系、区域政策等。安虎森、陈栋生等认同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决策性的经济学学科,这种对区域经济学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缺陷,因为目前很多经济学学者认为经济学还不是一门科学,作为其一个分支学科的区域经济学更难称之为科学,但这个界定为区域经济学界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和认可。
周起业、刘再兴(1992)等认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建立国家区域经济体系以及各区域的产业布局、城市布局的科学。具体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布局、产业规模结构、产业集聚与分散、城市规模等级以及区域网络系统等内容。他们的观点与Isard 的划分类似,都是以具体区域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它虽能有效解决现存的区域经济问题,但区域经济问题层出不穷,复杂繁多,以具体区域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显然不能完全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理论化、高度概括化的研究对象则是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本质,从特殊到一般,有益于区域经济学从区域经济问题找到普适的发展理论指导。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依据其研究对象而定的,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因而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见解不一。
从国外区域经济学学科内容体系看,美国学者胡佛(1971,1975)[8]编写的《区域经济学导论》将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分为区位以及空间组织理论、区域及区域发展理论、城市活动的空间布局变化,这个内容体系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重大意义。美国彼得·尼茨坎普(2001)[9]出版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一书,内容体系包括区位分析、区域经济模型和方法、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英国阿姆斯特朗和泰勒 (2000)[10]等出版的《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中的内容体系包括区域收入与就业、区域经济建模、区域经济差异、出口需求模型、聚集和循环累积、区际贸易、区际移民、区域失业差异和区域政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具备区域特色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极大地扩展了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内容体系。
从国内学者研究看,周起业、刘再兴(1989)等著《区域经济学》将其内容分为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三个部分,该内容体系初步实现了中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大融合,但研究对象往往以国家空间尺度为考察对象,没有显示出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特性。陈栋生(1993)主编的《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并首次构建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三大板块理论,即区域发展、区际关系和区域政策,层次清晰且有系统性,成为其他学者构建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体系的范本。孙久文(2002)的观点与之类似,显然是继承和发展了陈栋生关于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的划分。
郝寿义、安虎森(1999)主编的《新区域经济学》中,根据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概括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区域的拓扑性质、经济活动的区位、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的地域结构、区域经济政策等。在区域经济学中,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区域经济学内容划分体系,融合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理论成果,创造性提出了“区域结构”、“区域竞争力”等概念,但该书很多理论从国家角度出发,区域特色不明显。
国内学术界比较公认的是陈栋生关于区域经济学三大板块划分的观点,即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较完整阐述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较为系统化、逻辑化,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
区位理论是解释和研究有关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将区位论与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耦合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它的发展演变对完善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描述,我们将区位理论发展分为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三个阶段。
杜能(1826)[11]在《孤立国》中提出农业区位论,标志着区位论的产生。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著名的“杜能圈”,“杜能圈”是农业生产布局运输成本最小化的空间描述。这种模型的实践促进了当时德国农业经济发展,而且他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模型被韦伯、克里斯塔勒等学者广泛运用到工业和地区布局的研究中。当然,农业区位论也存在一定缺陷,杜能圈忽略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应用性较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对农业文明时代的有效解释,但到工业文明和贸易文明时代,它的解释能力受到严重质疑。韦伯(1909)[12]弥补杜能的不足,分析了运费指向论、劳动费用指向论以及聚集指向论对工业布局形成的影响,开创性地提出工业区位论。更重要的是,韦伯认为工业企业的布局是一个动态过程,该理论一提出就将古典区位论思想动态化,在方法上逐步从单个主体(企业)的相对静态或动态区位分析,过渡到整个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这是古典区位论的一大进步。
古典区位论着重于微观个体(企业或工厂)的区位研究,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区际经济联系进行考察,不考察市场消费和产品销售,追求的是单一的区位决策。古典区位理论强调成本控制,这符合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诉求,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也从古典企业架构逐渐完善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企业的利益诉求逐步多元化,不仅仅只注重眼前利益,还要考虑到企业的战略要求,所以现在古典区位理论的适宜性受到了质疑。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到来,第二产业逐步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成本运费区位理论已不足以解决市场区位问题,出现了注重市场划分和市场网络合理结构的近代区位理论。同时,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对区位的选择影响越来越大。这一时期,许多学者提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区位理论,如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一般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等。
费特(1924)[13]提出了运输费用、生产费用与市场扩大和竞争的规律,即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开创了近代区域经济理论先河。费特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主要还是取决于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愈低,市场空间愈大,市场竞争力愈强,利润空间就愈大。费特的区位理论是从空间角度出发来分析市场竞争力,对工业企业合理生产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克里斯塔勒、廖什等学者研究市场区位提供了方向。随后,俄林(1933)[14]提出区域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即一般区位理论。他认为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决定了地区之间贸易格局的不同,并且若区际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可以改变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劣势,实现地区生产效率的提升。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但遗憾的是它没有能够解释为什么要素禀赋相似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差甚远。
韦伯以后,许多学者认为成本最低并不意味着利润最大,成本论受到质疑,逐渐开始从市场空间角度考察经济生产活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1933)[15]就是典型的市场学派代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他基于中心地假设以及众多区位因子(中心地、市场领地、经济距离等)提出了受市场、交通和行政原则布局的三种不同的中心地系统。克里斯塔勒创立的中心地理论为之后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扩宽了区位理论研究的范围,使之从第一、第二产业等生产性领域扩展到第三产业等消费性领域。随后,德国经济学家廖什(1940)[16]更进一步,提出市场区位理论。他认为区位的选择受需求和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区位选择。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为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变、地域空间结构以及区划奠定了基础,并广泛应用于各国的经济实践。
近代区位论的研究对象已扩展到工业、商业、服务业领域,更加着眼于城市和地区的区位研究,更加注重研究市场的扩大与优化,注重地区宏观静态均衡发展。这种市场指向明确,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近代区位理论适应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兴盛一时。但二战以来,特别是1950 年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极大地改变了旧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结构,出现了微观主体利益分化严重、地区差距明显、贫富悬殊加剧等亟待解决的现实性区域经济问题,近代区位理论不能解释和解决现有经济现象,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
20 世纪70 年代,现代区位理论逐渐兴起,现代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已扩大到区域内的国民经济体系,区域布局的目的开始寻求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等,这一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格林哈特、史密斯、胡佛等。
Isard (1956)将杜能、廖什、韦伯等人的理论整合成一个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理论框架,并运用替代原理分析区位均衡;还开创了一个应用领域——区域科学,这种区域经济研究有助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但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它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地理学者格林哈特(1956)以韦伯的最小费用区位理论和相互依存区位理论为基础,论证了需求因子以及企业相互依存的区位选择。前人研究基础上,胡佛(1982)提出了运输成本理论,他认为区位的决定因素是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若生产成本相同,价格的影响变量则只有运输成本。胡佛的区位理论对企业和工业生产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区域经济生产布局的重要理论之一。
现代区位论与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在研究内容和对象、方法上均不同。现代区位论的研究对象从单个企业或产业以及城市区位研究,转变为集生产、交换、价格和贸易于一体的区域整体研究,从单纯市场机制的研究转向同时注意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机制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由相对静态的空间区位选择转向动态的区域各发展阶段研究;从规范分析的多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更注重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这样以空间结构理论和现代区域分析方法为代表的现代区位论实际上已成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区域经济学首先有“区域”的限定,也有经济学的落脚点,这就注定与经济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存在共融共生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地域空间的复杂性、多样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空间运动、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以及区域经济问题涉及学科的广泛性,既有自然学科,又有社会学科,因此,区域经济学能够通过汲取和运用各相关学科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在解决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的过程中,与多学科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并造就了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这些相关学科主要有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等。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17]。经济地理学历经了古代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近代经济地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多是对有关地理学的概括,19 世纪之后随着古典区位论的确立,空间要素与区域要素被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学[18],可以说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并形成了今天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都强调空间的内涵以及经济活动与空间的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共同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可以借助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来解释和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但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是巧妙应用了经济地理学的许多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两者是并行发展的关系。两者的差异如表1 所示。
表1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近几年,新经济地理学开始持续发力,“以克鲁格曼为首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在借鉴和改造西方传统区位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经济地理理论、世界贸易以及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构造出了一套新的空间区位理论,即新经济地理学”[19]。它解决了许多传统区位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丰富了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同时,新经济地理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区域经济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如自组织演化模拟、计算机技术的运用等。
空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以及经济活动区位问题的科学[20]。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可分为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四个阶段。从该学科的历史发展看,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拥有共同的核心理论基础与研究领域。它们研究的“区域”同属经济空间的范畴,都以经济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经济空间存在层次性。空间经济学较为基础、理论化,区域经济学则应用性更强,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基础来源于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应该属于空间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是空间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但两者又有显著不同,两者主要差异如表2 所示。
表2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比较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反映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以物质变换为核心的具有严密科学体系的新兴经济学科[21]。国外,没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属于我国首创,原因在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首选的发展模式,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具体实施。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但又保持相对独立,它们既具备社会属性,又具备自然属性。人口、资源、环境是区域经济活动所必备的要素,是区域经济学的微观研究对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侧重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更加注重研究绿色、生态经济,即可持续发展道路。它是社会文化系统与经济系统共同起作用,以期使经济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则侧重于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区际经济关系以及做出最有利可图的区域决策。可以说,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区域经济学在区域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微观化、深化以及升华。
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范围内的各种经济现象的学科[22]。它与区域经济学都被认为是空间经济学的子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系统,即区域经济学中所探讨的一个特征区域,可以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某种范围上是一致的,只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比城市经济学的范围要更加广泛,它的研究对象还涉及农村系统、城市与农村的交互地带——郊区。另外,它们同样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区域经济学的原理理论同样适用于城市经济学,譬如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等。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区域经济学中区域是确定的存在,并且无需太多的微观构建理论;城市经济学则必须解释城市的由来,需要微观理论支撑。因此,区域经济建模中,进行区域经济分析时无需考虑变量是否连续或离散;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经济中很多变量表示出不连续性、不可分性和报酬递增的特征[23],譬如,由于外部性的影响,公共基础设施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形成成倍或多倍的人使用的局面,也就是前面说的变量不可分性,这种情况将给城市经济建模带来较大麻烦。
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安虎森(2010)把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概括为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区际非均衡力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5]六大块,他们认为这些理论框架完全可以解释大量的区域经济现象。欧阳峣、王良健(2011)认为基础理论包括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赫希曼的不均衡增长理论、卡尔多的报酬递增理论、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等内容[24]。其实,不管怎么划分,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都涵盖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三个方面中。这三个方面既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逻辑体系,只是随着经济学的大推进,区域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和研究内容仍需不断完善。
(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来源是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数量化和模型化普遍运用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它主要是利用统计计量手段将经济增长的相关变量联系起来,建立模型,发现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模型结论、预测前景。区域经济学家应用这些理论对经济增长的因素、数量、结构和阶段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模型,经过延伸和变异,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原理。如包括增长因素的区域差异、区域增长模型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模式选择等内容。
(2)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历史因素、要素供给变化、制度变迁等都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形成一定特征的区域结构,这就是区域发展阶段理论[20]。它主要包括大推进理论、经济不平衡理论、罗斯托发展模式、梯度推移理论等。
(3)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集聚程度、部门间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形式都存在差异,因此会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从区域客体间的相互关联性出发,这种相互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区域客体在空间上的地理分布、规模等级体系及空间功能关系等空间组织结构状况,二是区域客体间的空间交互作用[25]。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现状特征的形成和演变,又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和影响的结果。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区域空间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以及空间要素相互作用分析三个方面。
(1)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是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内容。对于一个特定的区域而言,其发展动力表现在内部发展动力和外部发展动力两个方面。内部发展动力包括自组织能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要素禀赋等;外部发展动力主要表现在区际联系。
一是自组织能力。自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生产活动组织结构和交易活动组织结构。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活动组织结构是指人员专业化水平、社会分工水平、产品种数、生产迂回程度以及景气循环模式等;交易活动组织结构指的是企业制度和企业内部结构以及剩余权结构、交易和城市的分层结构、货币制度和金融机构[5]。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组织结构,形成了经济组织的自组织能力,这种自组织能力不仅是区域经济组织的本质,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这种动力机制来源于自我增值的内部聚集力,区域分工与联系促成产业集聚与专业市场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区域内交易成本。也就是说,若区域自组织能力强,生产分工化、市场专业化程度愈高,区域经济愈发达。
二是技术创新。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通过发挥技术创新的功能来推动。若技术创新能够使新的技术成果运用于市场,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产生较大的经济利润,其他企业就会对该技术创新进行学习模仿,随之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这就使得技术创新逐渐进入该经济领域并产生扩散效应,并会带来经济乘数效应、产品增效和支配效应。从技术创新一运用于市场一企业跟进模仿一企业再生产的过程,就是技术推动一市场接受一技术创新扩散的实现过程。因此,技术创新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显著性影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
三是制度创新。强制性特征是制度动力得以发挥作用的强大武器。经济主体在无序的市场环境下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垄断、寻租等产生,而通过制度规定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使得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秩序得以确立,制度是通过众多的行为准则及规则来界定和规范市场主体的选择范围,从而实现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力。制度发挥一般是通过改变区域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改变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功能来实现的[26]。一种新制度的确立,就为理性经济行为主体规定了生产的约束条件和可能性空间,使其在一定范围和准则内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因此,制度创新是通过改变市场交易规则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来为区域经济增长创造和提供条件。
四是要素禀赋。生产要素禀赋是指区域内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丰裕程度。在区域内拥有和可利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中,那些与相对于其他地区有较低价格的生产要素即是丰裕的要素,否则,就是相对稀缺的要素。丰裕程度高的生产要素,即具有禀赋优势。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若该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禀赋具有优势,那么该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较低,进行商品生产价格也相对较低;相反,禀赋劣势的生产要素由于稀缺,会生成较高的市场价格,导致生产成本居高;因此,在区域贸易体系中,每个区域都应该专业化生产本地区相对充足和价格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优势可以促进地区分工专业化,促进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加快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
五是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具备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不同的分工形式对区域会产生不同影响,而且不同区域对分工形式反映也不相同。在此影响下,可能会出现“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局面。在贫困落后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往往面临产业结构滞后问题,而在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则能有效启动和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升级,有利于区内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正是因为这种分工与联系的存在,促成了区际生产要素的流动,如资本的转化、技术的传播与扩散、制度创新以及先进管理经验的相互借鉴等,这也是贫困落后地区奋起直追的动力。
(2)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7]是指一个区域在特定的环境下,根据自身区内外的发展条件,确定一个适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确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研究方法、路径和机制的发展模式。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点极模式。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0,1955)认为,区域经济的空间不平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必定是多个增长点带动,即经济增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培育多个增长点,由增长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向周边扩散,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共同发展[28]。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一般是将城市作为区域增长点来培育,将其打造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然后由城市反哺农村,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该模式由于比较符合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但现实中,该模式更有可能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围经济塌陷,即陷入贫困陷阱。
二是点轴模式。点轴模式的理论来源于点轴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应首先是选择那些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优势明显的轴线地带,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来培育,通过政策调整和资源集聚,使产业逐渐向该区域集中,通过这些区域集中起来的资源和产业,形成产业富集带,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29]。点轴模式能够有效地解释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现实,因此受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但由于利益导向性以及要素趋利性,可能会拉大非轴区地带经济发展。
三是梯度模式。梯度模式的理论来源是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现实,各个国家和地区要注意到这种现实,它是产业的空间转移造成的。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一,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产业基础,不同的产业发展水平就注定区域之间有一定的区域产业势差,根据势能理论,有势差就有转移的动机,最终会造成生产力水平的空间转移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但这种转移不是一促到位的,而是由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逐步向低水平落后地区过渡;而落后地区通过这些产业的带动和资源禀赋的提升,导致区域间地区差异逐渐缩小,最终逐步实现相对均衡和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但这种模式也可能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低梯度地区经济塌陷等问题。
四是网络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是在点轴模式基础上的延伸,该模式认为,由于区域差异巨大,且一些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的空间不平衡现象明显,注定不可能由单一的增长点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不同区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培育不同的增长点,这些增长点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可以通过交通、资源、贸易等实现经济联系,通过这些经济联系,培育出更多形式的区域经济联系,从而实现“以线织网”的网络开发模式,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0]。该模式一般适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这种模式要求区域发展投入力度大,因此可能超过区域承受力,资源供给不足,反而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减缓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
(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模式也是随着时代需要开拓创新的,基于目前逐渐丰富的区域经济理论,可以总结出圈层战略、多级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等主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是圈层战略。圈层理论最早可追溯到杜能提出的“杜能圈”理论,他认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同心圆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渐向外扩展[31]。在此基础上,中国地理学家发展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提出了圈层战略。圈层战略是指依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城市对区域的影响力从中心到外围总是呈现有规则的变化。这表现为产业结构、居民点空间分布等社会经济景观的逐步分化,城市及其外围腹地具有显著的空间布局层次性,必然显现圈层结构特征。城市或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外圈层三个圈层。其中内圈层以服务业为主,区内人口分布集中以及房屋建筑密度高;中圈层人口相对较少,建筑密度较低,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城效农业较为发达;外圈层主要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它一般是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休闲旅游之地。外圈层中有可能产生卫星城、新住宅区的“飞地”等,它们往往承担并发挥着城市的功能。
二是多极战略。多级战略的理论来源于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佩鲁认为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的经济增长是不同的,经济的快速增长首先出现在个别部门,而这个得到快速增长的部门可以实现带动其他部门经济的增长。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则认为在市场、交通以及行政原则的影响下,会有一个顶级中心地,在顶级中心地的周边会出现多个次级中心地,而次级中心城市下又有多个次次级中心地,以此形成不同等级区域体系。多极发展战略,即是选择若干大城市或者核心增长区并对其进行开发,使之成为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平衡全国各地区经济产业空间格局的国家级区域经济增长极;强化这些区域经济增长极与所在大区域的经济联系往来以及培植区域间的空间组织网络,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
三是协调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区域均衡理论与区域非均衡理论。区域均衡理论注重公平,认为区域要实现增长,必须打破均衡增长,各个地区的经济都得到增长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而区域非均衡理论则注重效率,认为应通过培育高效率的产业和经济部门,以带动低效率部门的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的实现,是两种理论折中的创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是实现区域与区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
[1] Nourse H. O. Regional Economics A Study of Economics Structure,Stability,and Growth of Regions [M] . New York,McGraw-Hill. 1968.1 -4.
[2] Isard w. Methods of Regional Analysis [M]. New York,MIT Press. 1960.1 -9.
[3] Dubey V. The Defini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64,(2):25 -29.
[4] 程必定.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陈栋生. 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起点[C]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46 -49.
[5] 安虎森. 新区域经济学[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2 -30.
[6] 陈栋生. 区位经济学[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46 -47.
[7] 杨开忠. 中国区域发展研究[M] .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14 -16.
[8][美] 埃德加·M·胡佛. 区域经济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8 -12.
[9][美] 彼得·尼茨坎普.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 -16.
[10][英] 哈姆·阿姆斯特朗,吉姆·泰勒. 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18.
[11][德] 冯·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89 -190.
[12][德] 阿尔弗雷德·韦伯. 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粹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1 -50.
[13] Frank A. Fetter. The Economic Law of Market Areas [J]. The Quarterly Journals of Economics.1924,(3):520 -529.
[14][瑞] 伯尔蒂尔·俄林.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 -13.
[15][德]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3 -28.
[16][德] 奥古斯特·廖什. 经济空间秩序[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 -10.
[17] 李芹芳,任召霞. 经济地理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 -4.
[18] 宋 飏,庞瑞秋. 经济地理学区位思想的演变与应用领域研究[J]. 东北师师大学报,2008,(3):44 -49.
[19] 段学军,虞孝感. 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研究及其意义[J]. 地理学报,2010,(2):131 -138.
[20][日] 藤田昌久,[美] 保罗·克鲁格曼.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 -4.
[21] 陈明立. 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构架的理论基础[J]. 人口与发展,2010,(2):58 -66.
[22] 周伟林,严 冀. 城市经济学[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 -12.
[23] 蔡之兵,周俭初. 城市经济学发展历程研究综述[J]. 城市观察.2011,(11):149 -157.
[24] 欧阳峣,王良健. 区域经济学的演变、体系及前沿问题[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 -16.
[25] 张金强.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研究[J]. 浙江学刊,1990,(5):39 -41.
[26] 涂人猛. 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J]. 开发研究,1992,(5):13 -16.
[27] 谷国锋. 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 地理经济,2008,(3):320 -324.
[28][法] 弗郎索瓦·佩鲁. 略论增长极概念[J]. 经济学译丛,1988,(9):63 -70.
[29] 李岳峰,张军慧.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类型比较[J]. 开发研究,2008,(2):29 -33.
[30] 李 强.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从不均衡到均衡之路[J].商业研究,2004,(8):18 -21.
[31] 万道侠,杨冬梅.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及预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1):2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