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馆建设为契机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

2015-07-09 05:27张淑杰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研究

张淑杰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一批新图书馆应运而生。新馆的建设和使用,为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平台。如何一次为契机,实现服务的转型升级,真正把图书馆建设成“读者之家”,赢得读者的青睐。

关键词:新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

近几年,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一批新图书馆应运而生。新馆的建设和使用,为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平台。如何利用这个机遇和平台,从空间功能布局、先进智能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信息共享空间环境的打造、人性化服务与管理模式的融入等方面,成功实现服务的转型升级,为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读者提供最需要的服务,实现服务与需求的对接,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是现实需求的驱动、时代发展的要求

图书馆传统服务阶段,由于图书信息资源来源的单一性,图书馆对读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读者对图书馆有着很高的依赖度,一度座无虚席。进入复合型图书馆阶段,资源多样化,信息数字化,服务网络化,而图书馆却不再“高朋满座”,甚至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图书借阅人数、借阅率一降再降,于是出现了“图书馆死亡报告”的论断,图书馆届对此议论纷纷,甚至一片悲情。图书馆作为服务部门,我们的服务对象为什么远离我们,甚至弃我们而去?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研究新生代读者的需要是什么?拷问我们提供的服务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一)新生代读者特点

他们从小学就接受信息技术教育,伴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而生长,润在数字化、网络化、泛在化的信息潮中,正在迈向大数据时代;他们对新事物、新技术应用敏感,对新服务形式兴趣浓厚,比如微博、微信、移动阅读;对环境的舒适度要求高,喜欢多媒体形式的信息呈现;重视个人体验,喜欢个性表达,追逐时尚、自由、休闲……

(二)他们的阅读行为特点

喜欢上网阅读,更迷恋手机移动阅读;形成了读屏族、拇指族;泛在阅读、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具有普遍性。读者自主、自助利用信息的行为在增多,“手捧一本书”的风景在日渐减少。

(三)他们崇尚的服务

人性化、泛在化、高效率、多媒体、交互式和新体验。他们需要随时轻松获取信息,随处休闲阅读,他们需要更多的个性化、自主的服务空间,希望获得“五A”服务…….

(四)现实中的旧馆

馆舍空间分隔,高大的书架占据了大比例空间,读者可用空间狭小;环境简陋,陈设呆板;服务形式还是书库只能借书,不能阅览,阅览室提供报刊阅读,严谨带包带书进入……。显而易见,在这信息网络化、数字化时代,这样的图书馆难以受读者的青睐,难以对接新生代读者的需求,因而备受冷落。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读者在变,阅读行为在变,读者需求在变。如何让图书馆服务实现供需对接,真正成为对读者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需要图书馆顺势而为,利用新馆建设为我们提供的新空间、新契机,实施服务转型升级,求变求新,与时俱进,与需俱进,重新赢得读者的信赖。

二、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内涵

新馆建设为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平台。“以读者需求确立定位、以使用体验引领服务、以新技术应用支撑发展”为理念,向读者中心、服务贴心、功能爽心转型,向数字化、信息化、泛在化、个性化转型,实现服务上便捷高效、理念上开放包容、环境上舒适自由、管理上人性,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乐园。

(一)“以管理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型

抛开以管理为中心的旧理念,“以读者为中心”开展服务,实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1.实施超市化开放服务。读者通过身份认证后,可”随心所欲”进入各室,可以携带自己的学习资料、背包等物品入馆,给读者提供更加开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2.从读者方便应用的角度,实施“藏、借、阅、检、习、研”一体化模式,信息获取“信手拈来”,不在强调区分阅览区、藏书区、检索区、自习室等,便于读者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

3.制度文化建设上,在充分尊重、保障读者权益,提出读者的行为规范。制度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原则、读者平等原则。

(二)以资源供给服务为主,转向以体验引领功能,以空间满足个性为主,强化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场所的功能

1.空间功能布局上,向多功能设置的空间转型。针对到馆读者人数减少、纸本借阅量减少的状况,缩小藏书空间,扩展学生学习活动空间。

2.增加各种电子设备、讨论空间、多媒体空间、针对不同需求群体的考研馆、考证考级馆、创新、设计优秀成果馆,强化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场所的功能。

3.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形成物理资源与虚拟资源相结合的多元化知识;构建读者交流平台;营造舒适优雅的学习环境。实现从文献信息中心到“交互式研究空间”转型。

(三)以人工服务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转型

通过先进智能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应用,适应新一代读者的需求取向,引起读者的应用兴趣和共鸣。让读者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

1.引入现代智能技术管理手段,比如引入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实现自助借还;引入电子读报机、扫二维码借电子书等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2.无线全覆盖无盲区,支持各种系统的手机阅读,移动阅读。走廊、休闲区、阅览区等处电源插座随处可使用,自助打印、复印、扫描每层都能实现,实现服务的泛在化。

3.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一站式检索服务。实现校外远程访问图书馆数据库,实现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4.与本科院校看齐,开展实时在线服务(QQ、微博、微信等),互动式服务,网站咨询学科服务等网络化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海泉.以人为本: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N].国图书馆学报,2002.4.

[2]吴汉华,王子舟.从web3.0”到“图书馆3.0"[Z].图书馆建设,2008.4.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