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有效教学缘于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在技术至上的指引下逐步成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照,导致教师生命价值的陨落、学生生命意义的消解及师生生命关系的阻滞。追求本真的有效教学,就必须基于师生的幸福成长重建有效教学的生命向度,关注生命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师生幸福成长 技术化倾向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教育科学化的运动,由于其蕴含的工具理性、技术至上理念而导致无数的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对有效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的狂热和追棒。教学追求“有效”当然无可厚非,但“有效”并不是教学的全部意蕴,在过度追求有效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仅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判教学是否有效,而忽视教育过程中对生命的关怀的现象。
一、生命缺失:有效教学的理性反思
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耗时多、教学目标实现不足、教学效益不高等问题始终制约着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教学的引入与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组[1]。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科学化,倾向于量化统计的方法,注重通过“过程投入——结果输出”的模式来精确控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借以检验教学的效果及成败。在此过程中,就使得有效教学演变为一种急功近利的应用工具,人们关注教学的有用价值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容易忽视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1.教师生命价值的陨落
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工具价值和教学的有用结果,注重按照事先预定好的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操作,通过有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按照“刺激——行为”的模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并通过测试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校也通过奖惩措施和学生有形的分数来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完全沦落为工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湮没了教师的生命价值和教学智慧。每一个教学流程都被瓦解成以有效为导向、以学业成绩为评判标准的简单拼接和组合,教师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发挥,只能依附于对工作和学生有用性的外在需求,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彰显。
2.学生生命意义的消解
在“技术至上”、“工具至上”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缺乏对知识获取过程的兴趣及学习方法的创新,更缺乏对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和体验。有效教学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验与知识的积累,认为学业成绩的量化评估是衡量有效学习的唯一尺度,学习的有效性体现为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技能的熟练程度,体现为中考和高考的升学率[2]。由此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成为教师的“应生虫”和“机器人”,仅以存储知识的多少、演练习题的多少、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长此以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教育的“三维”目标很难落实,只注重那些可供观察、可供测量的知识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对学生长远发展非常有益的隐性目标的达成,学生的生命价值被消解在对知识累积、考试分数的追求中。
3.师生生命关系的阻滞
有效教育隐含的实用主义理念将教师和学生异化为教和学的工具,课堂本应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但这种教学仅注重单位时间内教与学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强调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和教学的有用性,使得课堂演变为工具与工具的摩擦、机器与机器的对接,完全湮没和消解了课堂教学本真的价值和功能。
二、工具至上:有效教学的技术化倾向
1.追求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的比值
以“过程——结果”为导向的有效教学,从流行之日起就有技术化倾向和方法论偏失的先天不足。关于有效教学的解释,一种较为经典的说法是: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出发,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3]。这种界定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学视角下对教学活动的误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当学校的教学活动被强加上类似于工厂和企业的“投入与产出”、“收益与效益”等无形枷锁,教学过程中有关人的生命和情感就被剥离在外,培养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教育目标也就无从谈起。有效教学无形中会迫使学校和教师按照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的比值来权衡教育的成败、教学效果的优劣,难以关注教学中的非预期事件,难以养成教师的创造性教育智慧,难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张扬。
2.强调教学目标精细化
很多教育实践工作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潜在的共识: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可以带来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化,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化可以带来来自校方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基于这种认识,有效教学的这种管理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颇受欢迎。杜郎口中学校长在谈及“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时说“越是创新的东西,越要在中考上站住脚”[4],就代表性地反映了这一逻辑,表达了有效教学对可量化学业成绩的追逐。而将教学目标表述成明确的、可供操作的行为目标,以“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等方式保证教学效率,显然是提升学生成绩,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手段。这种将教学目标和考试分数直接对接划等号的做法,短期内可能看到的是教学效果繁荣的景象,但从长远来说是扼杀了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即使披上再华丽的教学改革新模式、新方法的外衣,其实也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漩涡。
3.意图建构普适性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有效教学技术化的倾向热衷于寻求教育的基本规律,以便形成可供操作的教学模式、策略和方法,并希望可以最广范围地得到应用和推广。一定意义上说,模式、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但当有效教学打着“工具至上”“技术至上”的旗号,未能考虑各个区域、每所学校、每门科目及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的时候,在应用和实践中难免会挂一漏万。有效教学所致力追寻的教学规律和模式忽视了活生生的课堂教学情境,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非预期事件,也忽视了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得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机械和沉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很多学校热衷于推崇各种先进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一些中小学教师无比膜拜并试图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的时候,并未能考虑到自身的教学风格、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自身所教学科及学生的特征是否适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学过程的千篇一律和呆板僵化,更会让很多老师无所适从。endprint
4.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评价简单量化
具体精确的教学流程、简单量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很多有效教学的倡导者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人为地将本应鲜活丰盈的教学活动条块分割成几个程序和步骤,比如几分钟预习旧课、几分钟导入新课、几分钟课堂讲授、几分钟课堂提问、几分钟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一旦不经思考地被其他学校移植借用,很容易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陷入生硬模仿的牢笼,易使教学变得机械化、形式化,表面上看去异常热闹,但实质上则是“穿新鞋走老路”。在对有效教学中“有效”的所有评价和衡量标准中,唯有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项才是最直观的、最易于测量和呈现的指标系数,也最容易被所有和教育打交道的人所重视,进而造成教学过程中生命主体的缺失。
三、师生幸福成长:有效教学的生命向度
1.师生幸福成长:新发展观下“有效”的检验标准
检验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不应是精细准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不应是简单量化的教学评价指标,更不应仅仅归结于学生的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应该归宿在师生的幸福成长上。这是一种对教育的生命观照和人文关怀。师生的幸福成长并不是空洞、抽象的,也绝不矛盾。首先,学生的幸福成长应该涵盖知识、技能、品格、道德、思维方法、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各个方面,参照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引导学生幸福成长。成长是儿童幸福的第一要义,而在儿童的天性中尤以自由、创造、探究为重。事实证明,充斥于教育中的题海战术、粗暴灌输、压抑和遏制、惩罚和摧残也许在短时间内会提高分数和升学率,但归根结底是和教育的本质相悖的,有效教学的目标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其次,有效教学在关照学生生命成长、学生个性解放、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成为教师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的守望者和寻求者[5]。对于拥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而言,教学不是工具性的,并不仅仅是生存的一种手段。职业幸福感越高的教师,越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越能在学生的发展中诠释有效教学的真谛。
2.师生幸福成长: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
有效教学不能离开生命观的教育,它本应是一种关照生命的多层次人本教育。生命的幸福成长应该成为有效教学的应有之义。首先,关注师生幸福成长是满足生命自由发展的需要。生命自由发展意味着师生在一个相对开放、宽松、和谐的教育场域内,消除原有的各种束缚和压抑,激发自身的自觉自愿和主观能动性。当然这种自由也不是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更不是天马行空的自由。它强调教师可以使教学活动根植于弹性的教学预设,学生在课堂上有自身的话语权和意见的表达。其次,关注师生幸福成长是满足生命个性发展的需要。真正有效的教学并不是追求千人一面的教学,而是使课堂上每一个生命的特征都得到彰显。学生的差异不仅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最终的追求目标。要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个性差异,使课堂上呈现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多样形态。最后,关注师生幸福成长是满足生命创造性发展的需要。有效教学所提出的一些经典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预设性、规范性、程序性和确定性,完全压抑了师生在课堂上创造性的发挥。创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生命价值在课堂的集中体现。缺乏创造的课堂是缺乏灵性、僵化死板的课堂,是很难听到师生对话交流的课堂,也就难以激发和满足师生通过创造走向教学巅峰的需求。
3.师生幸福成长:有效教学的生命向度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活动必须遵循人的生命规律,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构建和谐的生命关系[6]。首先,有效教学应尊重和关爱教师的自然生命,着眼于教师生命价值的自我实现。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意味着教师将摘掉教育“缄默者”和“旁观者”的面具,摆脱“扬声器”和“传声筒”的形象,走出“教书匠”和“教学利器”的隐喻,将外在的“工具性”要求和内在的“价值性”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教师,能够弯下腰去倾听学生的声音,能够灵活设计教学思路,能够改变教学习惯,能够不断涵养教学智慧、提升教学品位,进而会把教学视为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感受到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有效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完整的生命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真正有效的教学意味着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相机而教”、“因学定教”。正是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原创性、不确定性、学生的差异性,才赋予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契机。最后,有效教学应关注生命的共生融合,建构和谐民主的课堂生态。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场域相遇,应从根本上摒弃工具式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角色,以生命召唤生命,以生命润泽生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我—他”关系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你—我”关系的建立。有效教学应致力于构建民主平等、合作对话、互利共生的课堂生态,使学生的生命因自身的成长和教师的关爱而精彩,教师的生命因学生的发展和自身的价值实现而丰富。
参考文献
[1] 王鹏.有效教学应追求生命关怀[J].教学与管理,2011(12).
[2] 袁丹.有效教学的生命向度[J].中国教育学刊,2013(8).
[3] 程红,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
[4] 茅卫东,李炳亭.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N].中国教师报,2006-3-22.
[5] 冀蒙.试论有效教学的几个误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
[6]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作者:陈建新(1979-),女,河南南阳人,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改革研究所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