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
厌学作为被普遍关注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引发众多研究者的思考。本文通过对厌学心理机制的探究,了解厌学的深层根源,找到产生厌学现象的根本原因,以寻求预防、避免与解决厌学现象最有效的方式。高中生厌学的心理机制模型将为解决厌学问题提供明确的操作思路。
关键词
厌学 高中生 心理机制
厌学已成为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与教育现象。国内包括北京[1]、天津[2]、澳门[3]、内蒙古[4]等在内的不同地区分别以调查的方式考查厌学现象的存在,厌学检出率从22.1%、22.7%到42.7%分布不等,客观上表明了厌学现象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综合现有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厌学特征的理解存在差异。最常见的厌学[5]、强调行为的学习惰性[6]、强调结果的学习困难[7]、强调情绪表现的学习倦怠[8]等都可用来形容对学习的一种厌烦状态。二是厌学的原因与厌学的结果相混淆。如厌学者往往成绩比较差,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也经常表现出对学习的不耐烦或不屑一顾,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使得对厌学根源的探析陷入到一种逻辑混乱的圈环中。厌学的根源纵向上可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9],内在因素包括学习策略[10]、自我评价[11]、自尊[12]等,这些都成为厌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学者进行厌学调查的时候则将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低自尊等人格特征作为鉴定厌学的重要指标[13],完全混淆了厌学原因与厌学表现。因而,了解厌学的本质、区分厌学的特征、寻求厌学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厌学这一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厌学的本质
1.厌学的含义
纵观研究者们对厌学的定义,主要存着以下几种方式。焦璨等人强调行为,认为厌学与厌食相似,是一种生理意义上对知识的厌食行为,是学习主体在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对知识的排斥,由此引起学习行为上的懒惰表现[3]。马利军等人强调情绪,认为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厌烦的情绪体验[14]。申自力强调状态,认为厌学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对学习活动或学校生活的回避、逃避甚至抗拒[15]。徐能义等人强调具体表现,把学习无明确目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或逃避、考试成绩差、考试不及格时感到无所谓、对目前所学课程有的不感兴趣、学校对自己无吸引等标准作为判断厌学的标准[16]。由此可知,对厌学需要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来定义。从字面上可直接理解为对学习的厌恶、厌烦。即对学习的过程在认知上表现为抵触,在情感上表现为消极,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矛盾甚至逃避。
2.厌学特征与双加工理论下的判断标准
对厌学的甄别存有众多指标。有人将情绪耗竭、讥诮态度、低个人成就感作为学习倦怠的核心标准[17];有人将冷漠、缺乏学习动力、厌倦、逃避、违抗五个因子作为厌学的重要特征[2];赫明君将经常上课迟到、早退乃至逃课,在学习考试上文不对题、乱答一气到匆匆交卷,甚至公然抄袭、作弊等[5]作为厌学的标准;洪明认为只要满足所列条目中的五处即可判断为厌学,如学习没有什么意思、不愿意来校学习、学习真是苦得很等[18]。
厌学的特征与厌学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即厌学存在着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表现。由双加工理论可知,个体存在着两个基本的信息加工系统[19]。系统1在属性上是背景依赖的、联想的、启发式的、缄默的、直觉和自动的;系统2是独立于背景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分析的和外显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认知资源需求的不同。厌学在认知、情感与行为的表现同样也处于两个系统中:内隐系统与外显系统,即不为主体意识所感知的状态到完全显露的行为状态的变化过程。因而厌学的认知、情感及行为特征将呈现时间的顺序性,随着年龄、年级、自我效能感、自我意识[10]水平的增加,厌学的程度在加深。情绪层面的体验是厌学者最先感受到,然后会呈现出一些认知上的变化,最后达及厌学的行为层面。三个层面的变化趋势由内隐到外显,当一个厌学者完全拥有三个层面(认知、情感、行为)的外显特征时,厌学的程度达到最大,具体见图1。
图1 双加工理论下厌学三个层面的特征变化
由图1可知,厌学的三个特征呈现的时间有所不同,情绪体验最先出现,当达到认知层面时,厌学特征已变得鲜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的特征都存着内隐、外显的双系统状态,任何一方面的特征都存在着从未被感知到可被清醒地知道,即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状态。由此可知,厌学特征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这种程度的不同在横向上是由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的完备性所决定,纵向上由是否为意识所感知来决定。因而厌学判断的标准是双维的,只呈现认知、情感、行为特征之一则厌学程度较轻,三个层面的特征皆呈现则厌学程度较高,三个层面的特征皆外显则厌学程度最高。
二、高中生厌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影响厌学的因素众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影响厌学的内部因素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学习态度、兴趣、身体健康、智能水平、人格特征、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元认知水平、学习习惯、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等。影响厌学的外部因素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其中学校因素中包含学校吸引力、学业压力、师生关系、班级集体效能感、授课模式、课程设置等;家庭因素包含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气氛、生活观念等;社会因素包含同学关系、性别、年龄、社会风气等。由此可知,影响厌学的因素多到不可胜数,当影响某一事件的变量过多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确定哪一种变量或因素对厌学产生决定性作用的。
三、高中生厌学的心理机制模型
1.高中生厌学的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影响高中生厌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于个体的内部矛盾,外部矛盾或一些外在因素要通过内因而导致厌学的结果,具体关系见图2。endprint
图2 厌学影响因素关系简图
影响厌学的因素众多,不同的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来导致厌学,最终通过厌学的三方面的特征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学生对待学习相关的态度和个体自身素质等内在机制产生厌学的结果,进而通过认知、情感、行为表现而具体地体现出来,具体见图3。
图3 影响厌学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关系
2.高中生厌学的心理机制模型
影响高中生厌学外部因素,最早起作用的是家庭因素,通过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及一些生活观念影响下的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特征,甚至智能水平等一些基本素质(见图3)。待高中生走进校门,众多的学校因素将会影响到包括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动机在内的学生对学业的相关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社会风气的影响,逐渐影响到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自我效能感等更为重要的内在因素(见图4)。
图4 高中生厌学的心理机制模型
由此可知,影响厌学的外在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先后顺序,这种顺序是由学生的自然成长过程所决定的。厌学产生的两个内在因素彼此相互作用,若能产生良好的改变,学生会朝成熟的方向发展。若这种改变朝向另外一个方面,则直接导致情绪上的消极变化,进而牵动认知的调控作用,若及时而正向的调整会让学生很好地摆脱厌学的状态(见图4)。反之,消极的情绪引发认知的负面效应(内隐到外显),两者叠加产生增强效应,出现了更多不良的行为表现,进而逐渐固化,形成顽固的厌学问题。此时若再想解决厌学问题,则单纯的情绪调节、认知控制抑或是行为反应的调整显然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逐步地去除厌学的影响。
由图2、3可知,影响厌学的外部因素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因素的变化才能导致厌学的结果,厌学的三种表现特征又呈现出内隐和外显的双向特征,并由此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同。由此可以推论厌学的心理机制呈现一种顺序性上的过程。家庭因素的影响早于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因而对厌学干预的第一个阶段应针对外部因素,起始于家庭,这种干预的目的主要是预防作用。随着消极情绪特征的出现,是干预厌学的第二个契机,证明外因已经影响到内因,找到其中的关键性具体因素,如自我评价、学习策略、元认知水平等,在认知层面上解决,是解决厌学问题的重点。若厌学现象已经呈现具体行为上的表现,根据双加工理论,在情绪、认知、行为三个层面上已达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即厌学状态已经固化,对此阶段的干预由于因素复杂、程度严重,因而更为需要综合性的治疗模式,多重方式、多渠道地解决问题,这也将成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罗滨,陈颖,李亦菲.高中中等生学习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2(2).
[2] 孟四清.天津市中小学生厌学状况的调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3).
[3] 焦璨.澳门初中生厌学心理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9(9).
[4] 曾红.内蒙古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9).
[5] 郝明君.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9(6).
[6] 樊琪,程佳莉.学习惰性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6).
[7] 乔连全,吕林海.大学生定量研究方法学习困难的因素解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8] 李敏杰,朱薇.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消解措施[J].教学与管理,2011(3).
[9] 张耀庭,马金焕,韩业伟.论农村中学生厌学的成因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3).
[10] 金刚玉,高金金,陈毅文.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情境下对成绩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2).
[11] 李素敏,杨曙民,赵鹏燕.大学生学业倦怠,核心自我评价对隐性辍学表现率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20).
[12] 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3] 邢强,陈丹丹.中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教育导刊,2012(9).
[14] 马利军,黎建斌.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3).
[15] 申自力.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2(10).
[16] 徐能义,李香兰,关明杰.包头市1460名中学生厌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3).
[17] 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的信效度验证及其结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7).
[18] 洪明,吕三三.中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以贵州省中学生为例[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19] Sun,R.,Slusarz,P.,& Terry,C..The interaction of the explicit and the implicit in skill learning: A dual-process approach[J].Psychological Review 2005(1).
[作者:李莉(197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