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立企业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研究

2015-07-07 00:49杜玉红
中国经贸 2015年8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体系管理

杜玉红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伴着企业公司化运营的逐步深入,吸引、留住以及发展优秀员工对企业的意义不断凸显。因而如何针对多样化的员工,设置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机制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的重中之重。同时,越来越多企业企图引入多层次的激励体制,建立全面的企业绩效系统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在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国内企业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面对的问题

1.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同现实的企业发展相脱节

评价和激励面对的都是企业的员工,所有的措施最后都得归结到人的身上,所以必须全面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以免遭到工作人员的反弹而使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然而,在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无法有效支撑现代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要求,突出表现在现有单一的绩效评价机制和企业员工的多元化相脱节,绩效评价体系无法有效满足员工的激励诉求。另外,随着员工承担工作职责的增加,工作职责的增大却没有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得到合理的表达,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绩效评价指标缺乏激励性

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普遍采用的是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和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两种模式。然而,无论是BSC,还是EVA,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工作职责要明确,只有在工作职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详实的数据,才能进行定量分析,也才有绩效评价的可能。而和专业技术类岗位不同,管理部门的绩效往往很难进行精确的定量化,因为伴随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基于BSC和EVA的绩效评价模式的劣势逐渐凸显,难以有效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3.非标准化指标的失灵

很多企业的操作都存在非标准化操作的问题,只要是能解决问题最后生产出产品就可以,但是这样的生产方式很难确立标准化的流程,也就难以明确工作职责,从而也难以进行绩效评价及后续的管理激励了。

绩效评价需要的更多的是定量的分析与评判,只有更多的量性指标,评价才能有共同的评价背景,评价的结果才能有可比性。同时,量性的工作在纷繁复杂的企业分析中是最容易操作和分析的,也更为直观、更为深刻。然而,在现实企业实践中,很多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并不具有同质性,而企业管理部门基于现有的岗位分析进行关键指标抽取中,经常会放大现有工作岗位的同质性,造成KPI在进行绩效评价和激励的失灵。

4.体系的持续性难保障

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过程和艰辛的努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在对现有工作仔细的甄别、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本身就是一项繁杂、耗时、耗力的工作,确定的责任、指标在后续的工作中也是可能要修改的,所以必须要持续性的做这方面的工作,才可能使得这一体系最终达到既定的目的。

二、绩效评价与管理绩效的运行和优化机制

企业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员工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和管理激励,组织的管理活动应按照系统化、精细化、信息化要求从制度顶层设计上明确职业生涯管理步骤、权责层次划分及不同环节间的关联与衔接关系,采取相应措施,构建由层次系统、过程系统、保障系统构成的立体化的绩效评价和激励管理系统。

1.做好前期的理论宣传

在全面建立企业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体系前,应该想方设法调动企业所有人员的能动性,是所有员工对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有更深刻的认知,且认同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2.把绩效评价和管理激励作为“一把手工程”

考虑国内企业的现状,为了保证企业绩效和管理激励的全面建立,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带动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操作方式,有利于岗位职责更加明确、设计更加合理、操作更加简便。有许多企业都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兖州煤业杨村煤矿的全员业绩考核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把全员业绩考核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矿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郑州煤电集团供电处的绩效实施过程首先就是“得到了企业决策层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摒除一切阻力,将绩效评价贯彻下去,使得绩效评价和管理激励体系获得最大的生存基础,并为企业绩效评价和管理激励的持续性解决了前提条件。

3.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有效的绩效评价和管理激励必定是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和过程,甚至是重复的过程,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或一次性事件就能达到既定效果的。要想绩效评价和管理激励体系能够切实有效不仅要保证有明确的工作责任、合理的模式、合适的定量及定性分析方法,关键的还有这一工作的持续性,不仅要在较长时间内能坚持推行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还要在同一企业不同负责人任期中能在这一工作中有一致性。当然这还涉及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企业精神的延续问题,但一致性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也是对企业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顺利进行的基础性保证。

三、总结和展望

企业绩效评价与管理激励的全面建立有赖于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对体系的认识,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明确的、持续性的进行工作才有可能公平、客观的评价部门、员工的绩效,并公平的对员工进行激励。在客观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员工的积极性,并为企业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李华焰,林勇.平衡记分法在供应链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7(4).

[2]范春梅,辛若朋.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现状综述[J].物流技术,2004(9).

[3]李智敏. 供需链核心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5).

[4]武乾,武增海,李慧民. 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及指标设计[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6).

[5]马璐.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7).endprint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体系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