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2015-07-07 21:51刘利民
紫光阁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计划教育

刘利民

6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下称《计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乡村教师、亿万乡村孩子的民心工程,必须抓好落实、抓出实效。

充分认识实施《计划》的重大意义

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当前,我国35%的初中、66%的小学、35%的幼儿园在乡村。长期以来,数百万乡村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偏僻、最贫困的地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撑起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可以说,乡村的三尺讲台,关系广大乡村孩子的命运,关系整个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但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乡村教育历史欠账多等因素影响,乡村教师队伍仍然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

实施《计划》,是让每个乡村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乡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全面解决,“上好学”、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实施《计划》,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是让乡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实施《计划》,是全面发展乡村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发展乡村教育,关键在教师。实施《计划》,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乡村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实施《计划》,是推进减贫脱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治贫先重教,扶贫先启智。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广大乡村教师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一些偏远乡村,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承担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文明的任务。实施《计划》,进一步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白人”,是防止乡村衰落与“空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

准确把握《计划》的精神实质

《计划》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提出八方面政策举措,努力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到2020年,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加强补充交流,推动编制配备向乡村学校倾斜,让乡村教师“下得去”。针对补充难、补充质量不高这一乡村教师队伍长期以来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计划》提出三方面政策举措。一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吸引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严格用人标准程序,提高乡村教师入职门槛,从源头上保证乡村教师质量。扩大“特岗计划”覆盖面,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省贫县列入支持范围,加大向村小、教学点支持力度。加强师范生本土化培养,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不仅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而且解决薄弱学科教师短缺问题。二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三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为乡村教师补充留下空间。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提高生活待遇,建立荣誉表彰制度,吸引乡村教师“留得住”。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工作压力较大。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是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任教的有效举措。《计划》提出两方面政策举措,一是提高生活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依法依规保障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重大疾病救助等。二是建立荣誉表彰制度,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突出“长期坚守”,首次建立专门面向乡村教师的荣誉表彰制度,由国家、省、县分别对乡村学校从教30年、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或给予鼓励。

推进专业发展,改进职称(职务)评审,促乡村教师“教得好”。乡村教师普遍学历偏低,参加培训机会偏少,职业发展通道偏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快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计划》提出三方面政策举措。一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发挥以德化人的教化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党建工作,适度加大发展党员力度。二是职称(职务)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研究完善针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注重教育教学能力。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明确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整合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明确改革“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

切实将《计划》落到实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多措并举,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将《计划》落实到位。

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是责任主体,要把实施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教育行政部门是主责单位,要加强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与发展改革、财政、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提倡因地制宜。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立足省情、市情、县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要切实摸清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基本状况,准确把握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政策诉求,把准支持重点,提出有针对性、差别化的推进举措,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

加强经费保障。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雪中送炭,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要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开展督导检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对《计划》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同时,地方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及时通报督导情况并适时公布。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计划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