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骏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传统班级授课模式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弊端,探讨微课所具有的超市效应——随大流、自由、高效、灵活、时尚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指出教师应与时俱进,巧用互联网中所提供的多元化微课资源,利用其短小而高效灵活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为学生突破初中化学学习上的难点开启新的途径。
关键词:微课;超市效应;初中化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75-1
一、量身定制:互联网提供了多元化的微课资源
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默默地成就了一种高度自由的学习方式——网上学习。巨大的微课资源平台这种“你居家搜索,我在线提供”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与此相比,传统授课模式就如同计划经济时代,物品凭票供应,商品自身短缺不说,顾客根本没有自主挑选的余地,老师就像售货员把持着知识柜台,容不得你伸手上去挑。
在互联网上,学生则不必像在课堂上那样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从头到尾听一遍,更不必担心老师的批评和训斥,而是可以自由选择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或自己理解不透的难点加以巩固。学生可以选择同一知识点的不同微课进行观看学习,例如在酸碱盐的概念教学中什么是酸?有的微课将Arrhenius的酸碱定义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也有微课将盐酸、硫酸、硝酸和磷酸的化学式罗列出来让学生去找出其中的规律进而引出酸的定义等等。从某种程度而言,知识点相同而又风格迥异的微课教学,正如同超市货柜上不同品牌的商品,“总有一款适合你”,给予了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参与个性化学习,享受为自己“量身定制”学习资源的可贵机会。而在观看不同微课之余,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对知识难点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这样既突破了知识难点又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辨析和归纳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因人而异:短小而高效地灵活授课方式
传统班级授课模式下,许多老师经常会感叹在一堂课中尖子生“吃不饱”,后进生“咽不下”。其根源在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所致。对于尖子生来说可能一堂课的效率仅仅是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几句话,或者是某道例题,而对于大部分后进生来说,许多常规知识点在他们眼中也都成了知识难点需要老师反复地讲解。此外,虽然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集中性和稳定性都强于小学生,但很难让中学生一节课45分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正是由于以上两点,往往造成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高投入低回报的惨淡效果,短小而精悍的微课却完美地弥补了以上不足。
众所周知,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一般也不超过10分钟。因此,学生完全能够在微课播放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学习。而且微课的教学内容较少,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知识点教学相对完整,并且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让教学设计符合初中学生形象记忆和思维的直观性等特征。如果尖子生在课前通过微课可将本节课的重难点预习一遍,此后在接受的基础上融合老师课堂的讲解而进一步深入思考做到举一反三,那么笔者相信其学习成绩定然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后进生而言,可针对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后通过反复观看和学习微课直至完全理解来实现补差的目的。
尽管,化学知识具有容量大、特例多、知识结构错综复杂等特点,化学堂课上要掌握的、注意的事项特别多,微课却能其如其分地将其化整为零,化繁为简,使每一个知识碎片都有相对完整的讲解,这使得因人而异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最大化的提升。一如在超市中选购零食那样,自己的购物篮能装下多少就拿多少按需进行知识供给,不必再为课堂上“吃不饱咽不下”而发愁。
三、与时俱进:时尚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动机
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在过去,我国的生产力还不发达,贫困落后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当时的学生们为了改善生活而激发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努力学习。而当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家庭已经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时候却发现不少孩子并没有朝着我们希望的那样努力学习,他们缺乏强烈的掌握知识的学习愿望且不以为然,相反,不少学生甚至认为学习是父母和老师强加给自己的负担。衣食无忧的当代学生已经失去的外部环境的持续激励,而且对于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而言,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事物的好坏也缺乏清晰的认识。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失去了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的内驱力?事实证明,即便是后进生,他们也有相互攀比的心理,这种攀比的心理是可以通过教师后天的教育引导转化为正确的竞争意识从而成为推动和促进其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当微课悄无声息地进入校园进入学生的家庭时,全新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了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在校园里,班级中,学生们讨论的将不再是游戏和八卦消息,而是昨天观看的某节微课多么有趣,里面的实验有多么精彩,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生们争相讨论,并且推波助澜地将优秀精彩的微课分享给更多的学生。于是,对知识的渴望和掌握知识的荣耀感又一次占据学生的心灵并促进其对学习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力量源泉。而那些原本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也能够在这种“随大流”的超市效应作用下努力跟着学习,仿佛没事逛逛超市,即便没有特别想买的也可以试着消费一次。
综上所述,微课所具有的超市效应——随大流、自由、高效、灵活、时尚为学生突破初中化学学习上的难点开启了新的途径。在这新形势下,教师需要有开放的心态,能够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综合素养,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借助微课东风,成就高效个性的初中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陈玉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张仁贤,逄凌晖,刘兵.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