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国++范中丽
摘要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纲领,其合理性、前瞻性、可行性事关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效率,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文件。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及时更新,跟上传播技术的发展节奏,适应传媒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二本类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改变盲目学习重点院校的现状,立足于自身办学实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媒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013年教育部传达出60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的调控政策信息,各省高校先后开始了转型发展的探索。新闻学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更应紧紧围绕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新闻教育的现实条件,及时调整培养方案,顺应转型发展的需要。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传媒行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规制都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而目前,新闻教育存在两个方面的危机:一是整体办学规模扩张过快,致使新闻传播类毕业生供过于求。二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缺失,使学校教育与传媒业需求产生错位,新闻院系毕业生不能满足传媒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1]这两个错位,将加剧新闻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为地方高校,唯有提高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谋得一席之地。
为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笔者进行了四类调研。一是高校考察,主要考察了武汉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二是新闻网站调研,主要考察了搜狐新闻、腾讯新闻、自贡在线和乐山新闻网。三是媒体调研,主要访问了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成都商报、乐山广播电视报等部分记者和领导。四是承办了两次新闻学专业建设会议:四川区域新媒体论坛、川渝高校新闻教育学会年会。此外,本研究还网络调研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专业建设的“纲领”,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应当对方案的合理性、前瞻性、可行性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方案的修订永远没有尽头,培养方案应当随时考虑学情、师情和行业情况的变化,并及时将这些变化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内容里。目前,培养方案的修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的起点是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培养方案的起点又是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要素中处于首要地位。[2]
(一)现状:泛就业现象突出,就业媒体层次不高
党政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对能写作、会办事的工作人员一直有较大需求。随着文化事业大繁荣政策和文化产业大发展政策的推行,地方文化部门对有媒介意识的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广,顺应了网络时代社会对传媒人才的广泛需求。正由于此,近十来年新闻学专业已成为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标配:以四川省为例,截至目前公办本科院校都已先后开办了新闻学专业或者新闻学方向课程。
2012年至2014年,近三届乐山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毕业去向多元,其中按就业岗位群分类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各类公司文职人员、传媒行业、政府事业单位公务员及其他岗位。而在进入新闻行业的学生群体中,能到省级及以上媒体就业的学生一直很少,平均每届90余名毕业生中仅2到3人,市县级媒体是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就业的另一个变化值得注意,近两年区域新媒体和传媒制作公司,正在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乐山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生毕业后一年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在就业地域上,该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地主要集中在成都和乐山两个地方,少数到省外就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回到了生源地。[3]就业地的集中,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的就业态度还很保守,缺少新闻学专业学生应有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对策:培养通用型人才,强化基础能力训练
很多地方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直接照抄教育部的本科专业指导目录,或者简单借鉴重点院校的方案,因不能有效地结合学校的层次和学生的实际考虑,出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错位。如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地方高校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应“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这两点,是很不现实的培养目标。因为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英语基本用不着,国际报道的经历更是罕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期望值,都达不到这两点要求。对待人才培养方案,地方高校应当有量身定制的理念,不能将“高大上”的专精人才培养标准作为普泛的人才培养标准。
重点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就业质量高,培养资源丰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可以追求专业能力的专精,专家型记者的培养任务主要由985院校承担。但即便是新闻学专业实力最强的几所高校,新闻本科人才的培养仍强调通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表1)。
作为资源环境相对较弱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为适合泛就业现实,增强毕业生的通用性,强调“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科生,学生最被看重的通用能力有两种。一是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有丰富而深刻的社会体验获得的直接经验,以及通过大量阅读获得的间接经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引导新闻学专业学生发展的不二路径。二是表达沟通能力。应当强化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改变上学时关在校内,放假时关在家里的封闭状态,让学生在现实交往中学会展示自我、推销自我。
二、学生能力培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地方高校学生总体素质不错,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直接进入职场,此类院校的人才培养属于大众教育,在坚持价值塑造、技能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时,更应强调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一)现状:学习能力较弱,毕业主要进入职场
地方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早晚自习、节假日能自觉到教室、图书馆学习的人寥寥无几。许多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习惯了灌输式教育和监督式的学习管理,进入大学后,面对突然宽松的学习环境,许多学生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生缺乏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学习积极性不太强。虽然新生入学时,各个学校都开设了职业规划类的课程和讲座,但绝大多数学生临近毕业时才能决定毕业去向。学习目标不明确和学习主动性较弱,势必影响学习的效果。
在渐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数据非常之多而且具有战略重要性,但是真正缺少的是从数据中提取价值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统计学、数据库管理者和掌握机器理论的人是真正了不起的人”[4]然要具备统计学知识、数据库知识和网络技术,需要有较好的数理基础。但是,部分院校新闻学专业招生生源主要是文科生,这部分学生的数理化成绩较弱,直接影响了调查统计学和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大数据时代要求,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基础数据的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显然很多文科生不能胜任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各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招生,应当坚持文理兼收的标准,网络媒体专业方向甚至应限招理科生。
(二)对策:强化技能学习,开设网络课程
地方院校的大多数新闻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从事的行业主要为媒体、文化传播公司、企事业单位等。为此,学校教育应强调专业基础能力和新媒体技能的学习。
在基础能力培养方面,要认识到传播技术无论如何发展,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业规律是不会变的。如客观新闻主义观、新闻与宣传应严格区分等,都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对部分新闻网站的采访中,许多从业人员也认为,新闻专业毕业生最可贵的素质依然是新闻敏感强、文字功夫深、有创新精神等传统能力。
目前,正处于上升期的网络媒体市场需要一大批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网络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与重点院校相比,许多地方院校对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反应迟缓,绝大多数地方高校至今还没有增开网络传播课程。为紧跟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及时开设相关课程,笔者调查了多家新闻网站,将新闻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应用软件归纳为以下几类(表2)。
应用软件入门比较简单,但要熟练掌握需要花大量时间练习。因此,这类技能的培养应以相关课程为引导,引导学生以自学为主。学生练习时,可以结合各高校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如结合计算机自助式网络视频学习系统一一软件通自学。在校生通过反复练习这六大类应用软件,毕业时将能掌握比较全面的网络传播技能。针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性别偏好问题,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考虑如何纠偏,引导女学生重视技能培养,男学生重视读写能力,这是课程设置,特别是任选课设置时要注意的重要问题。
三、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和落实毕业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基本要求的落脚点,应紧紧围绕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内容。
(一)现状:课程内容陈旧,学分要求差距大
在传统媒体时代,仅市县级这类规模较小的媒体对全媒体记者的需要有迫切性,较大媒体因分工较细,更强调人才的专精素质;在融合媒体时代,由于媒体交融发展和信息产品的多样化,全能记者成为了所有媒体的进人要求。近两年,许多重点高校都在积极申办新媒体类专业,强化了网络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数据库技术》、《android系统开发》、《社交媒体研究》、《音视频数字化处理》等课程。毫无疑问,在新媒体类课程的开设上,重点院校走在了前面。二本类地方高校教师的整体研究能力不强,相对闭塞的工作环境以及职业惰性使许多教师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敏感。这一现象反应到教学内容中,便是新媒体课程开设进展缓慢,教学内容陈旧。滞后的教学内容与快速发展变化的行业之间形成鸿沟,这种课程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行业需求。
在培养模式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实行了学分制,学制4年,但对比总学分要求,高校间存在较大差距,以下是随机选择的部分高校的新闻学毕业最低学分要求对比图(各高校计分标准基本一致,其中仅“专业实习”的计分有较大差异,最大分差为6分,总学分具有可比性)。(表3)
对比可以发现,重点院校总学分较低,非重点院校较高,学分高意味着课程多,结合非重点院校教师相对较少,人均教学任务更重的现实考虑,作为非重点院校的地方高校应对总学分应作相对较低的要求。
(二)对策:升级课程内容,压缩学分总数
针对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实,课程设置应定期做出调整。之所以要定期,首先是为了保证学习内容的相对稳定性,留出时间供教学队伍学习跟进。其次是因为高校教育应着眼于稳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新媒体技术对传媒业的作用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释放,相关的知识技能体系需要沉淀总结后才能进入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调整涉及两类课程。一类是传统课程。如采、写、编、评一类课程和理论课程,这些课程应当适当补充新媒体方面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更符合融合媒体时代对全能记者的要求。二是新媒体课程。应当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断增补一些市场需求较大的新媒体技能型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层次,传统课程的内容也应作选择性讲解。如采访与写作中涉及到的外事新闻、军事新闻等内容,一般媒体记者不会涉及,讲授时可以剔除这部分内容,重点讲授学生就业后常会碰见的会议新闻、社会新闻、文教新闻等。
对比各高校的总学分要求,建议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总学分应当控制在150-160分之间。有部分意见认为,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的现实,适当增加学分课程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但是,这种意见没有考虑到地方高校师资情况,地方高校教师队伍规模小,教师教学任务重,因此压缩总学分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受制于教学队伍的基本素质,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立足教学队伍的实际。培养目标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再科学,如没有相应的师资配套,培养效果不可能达到。
(一)现状:队伍规模较小,知识结构单一
地方高校普遍向综合类院校发展,学科专业多,各学科专业教师人数少,专业知识细化程度差。以四川省的几所二本类地方院校的新闻学专业师资为例,乐山师院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为6人,宜宾学院为1人,西南科技大学8人,西昌学院2人,内江师院2人,四川文理学院2人②。调查发现,新闻学专业教师较少,一些专业课程由汉语言专业教师主讲的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可见,对大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开展好新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已属不易,而要求教师作创造性、前瞻性地研究型教学,是此类高校难以完成的目标。
2006年前后,各地方高校先后接受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为争取理想的评估等级,各高校短期内大量补充新教师,存在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倾向。兼之2003年前后的研究生大扩招,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还不太尽人意,高学历并不代表高素质。再由于新闻行业实践性强,许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对行业一线缺乏切身体验,这也使得教学队伍中的实践型教师严重不足。
人才是一切行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以上种种,造成了二本类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存在课程内容与课程名称吻合度不强,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对策:加强在职教育,引进行业师资
正是由于地方高校师资队伍人员少,教学科研任务重,教师专业能力整体较弱等现实问题,因此期望在专业上进行方向细化,对新闻专业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是不现实的。但是,地方高校完全可以打破院系界限,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博”上下力。如网络技术类课程可以由计算机院系承担,调查统计类课程可以由数学院系承担,通过全校师资资源的共享互用,才能有效弥补某一专业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缺憾。
在打破院系障碍,整合利用全校资源的同时,为满足新媒体课程建设的需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推动专任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分批到网络媒体进修锻炼,结合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实习。通过进修,完成从传统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二是到名校进修,作一专多能培养,从重点院校体验学习新媒体课程,并将其新媒体课程开设经验移植到本校的专业建设中。三是择优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媒体或高校学习,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四是鼓励老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跟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节奏。
除了继续加强现有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建设之外,还可以通过优秀人才引进、平庸教师转岗分流等措施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知识结构。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要求新闻学专业的师资不能仅仅来自于新闻学专业本身或其他文史类专业,网络技术师资和数理统计专家也应成为新闻学专业人才引进的重点对象。
总之,地方高校不能盲目学习重点院校,而应立足于本校的办学资源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办出特色,寻到进路。
注释
①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本科人才路线图,不同学科专业总学分减至129-157学分,因无法获得具体数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总学分最低要求此处取中间值。
②数据采自各高校官方网站,因数据更新的时效性问题,统计数据与实际数据可能有出入。
参考文献
[1]田秋生.通识教育打造媒体精英:复旦、清华新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2]欧黔.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必要性[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5).
[3]数据来自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13乐山师范学院社会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4](英)舍恩伯格,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