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2015-07-06 07:59何玉琴
新课程·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活动生活化

何玉琴

基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地理生活化教学自此不仅进入了中学生的课堂,也广泛进入了学者的视线,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一、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学术界对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大多是基于“生活”和“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进行定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定义为:

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本着“教授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以教材为媒介教授和学习现有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实践性地运用于生活情境中去,学生通过在日常生活情境中消化和运用地理知识建立系统的地理科学知识体系,并能够成功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不符合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负责被教师教会,学生得到的只是单纯的课本知识。而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密切联系着人类活动。局限于课本知识既不利于学生建构科学的知识系统,也不利于地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学生个性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地理生活化教学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概念提出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当学生参与其中时,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的个性能充分体现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且能在其中展示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才华和闪光点。而且,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中的多元评价环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也能通过多元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现行高考体制和人才选拔机制的需要

高考机制改革使许多地区的学生卸掉了地理在升学“指挥棒”中的驱动力,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倦感,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建立系统的高考地理知识体系和生活地理知识体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行的人才选拔机制则要求学生在地理素养方面具备地理知识和技能的素养、获取地理信息和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学会生存的素养、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等,这些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地理教学生活化模式的开展和实践。

三、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

1.教学条件的限制

江苏省2009年初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有机的城市:理想的生活空间”教学设计中全程使用多媒体设备,学生在前期的资料搜集中也需要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室。蔺晓燕在对张家口市的部分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发现一、二类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比较齐全且使用率较高,而三类学校多媒体设备的配备及使用率都很低。教学设备的配置完善和新课改教学人才的配备是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中最基础的条件,若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跟不上新课改的脚步,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将会十分困难。

2.传统的成绩评价机制

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传统的成绩评价机制简单地将卷面分数作为学生选拔分类的标准。新课改以来,学校普遍将地理生活化教学引入教学活动中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成绩评价机制仍在广泛使用,这导致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的定位仍处于“卷面分数才是硬道理”的认知上,致使学生对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情绪不高,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方面

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虽然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受自身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资源不足条件的限制直接影响到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地理生活化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准确筛选、认真提炼、尽力升华来自现实生活中符合高中生学习心理的有用素材并能够结合时下流行的社交网络媒体灵活地运用到地理教学活动中去的能力,而许多老师由于对教学材料的了解和选取以及生活化教学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大打折扣。

(三)学生方面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注重的是讲述灌输教材上的知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过程机械、死板、单调。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虽然在各个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体验和参与机会,但受教师课程设计水平的影响,学生的生活化教学体验经历和参与机会都比较少。以鲁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地球公转、自转,利用学校操场让学生开展太阳高度以及辨别方向的多次教学实践活动。而现实教学设计中,自然地理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无二,多媒体的展示只局限于教师的动手动脑,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新课改理念的具体体现,地理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实施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改善生活质量,真正培养出实现“中国梦”的创新型、实干型人才。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现,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的共同支持和配合,虽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其前进的脚步依旧稳健。对着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实践的日渐完善,这种教学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活动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