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摘 要: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模式一直在探索中。主要介绍美国的风险投资主导模式、日本的主银行制模式及上海的“投资+贷款+担保”联动模式,并分析各自成功经验。
关键词:民间资本;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主银行制;“投贷保”联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84-02
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在发达国家有比较成功的模式,如美英风险投资主导模式、日本主银行制模式、德国全能银行模式,而国内却极少有成功的模式。
一、美国的风险投资主导模式
在美国科技金融中,风险投资功绩卓著,创造了英特尔、微软、苹果在内的大批著名高科技企业。2014年全年,美国共有254只风险投资基金,融资298亿美元,较2013年的融资额增长69%,额度创2008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但低于金融危机前。
(一)美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美国风险投资资金90%以上来自于个人资本、企业资本和民间投资基金。在风险投资发展初期阶段,个人与家族资金占美国风险投资资金比重较大,据Paul A.Gompers的统计,1988年占比32%。后来逐步降低,维持在10%左右。家庭和个人资金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修改法规,允许养老基金的5%进入风险投资,从而使法人机构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养老基金在美国风险投资资本来源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988年占比为15%,到20世纪90年代后达到40%。银行与保险公司曾经是风险投资资金重要的来源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银行与保险公司所提供的资金占比在10%以上,但是占比一直下降,至2004年仅占一个百分点。银行保险资金占比下降原因,除了养老基金大量进入外,主要是各大银行成了风险投资的股东,银行减少了贷款与直接投资,而以所持有的风险投资公司方式进入。以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Bank)为例,它不但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也作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有限合伙人参与投资。
在1988年公司资金在美国风险投资资金占比为10%,至2004年高达30%。反映了美国企业越来越重视战略投资和长远发展。许多美国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跨国集团公司成立创投机构,主要投资或购并和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有关的其他企业,为公司未来产品、市场或技术发展开拓新的领域。
美国各名校都有数量不菲的捐赠基金,捐赠基金除投资于本校或特定的科研项目外,还通过有限合伙制参与风险投资。据统计,捐赠基金占美国创业风险投资资本来源的比重,从1988年的9%上升至2003年的21%,尽管在2004年下降到9%,但仍是个不小的数目。美国政府资金占风险投资资金不超过10%,政府主要通过政策引导及金融配套驱使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
(二)美国私人资本通过风险投资进入科技创新的模式
由于银行保险公司的资金、企业的资金、养老基金、捐赠资金主要来自于个人与家庭或私人企业,美国风险投资资金90%以上来自于私人资金。私人资金通过购买养老保险,由养老保险机构进入风险投资基金;通过对银行储蓄,由银行将资金借贷给风险投资基金;私人资本通过所在的企业成立风险投资或持股风险投资;个人与家庭直接投资风险投资;美国企业和个人与家庭还可通过向高校基金会捐赠资金,由这些基金会投资到风险投资基本。最后由风险投资向科技企业投资。
二、日本主银行制模式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短短几十年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实现了日本高科技产业“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战略目标。战后日本企业投资需求旺盛、内部资金严重不足且当时资本市场不发达,使银行业迅速发展和壮大,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民间金融机构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中介体系。日本完备的银行体系吸收了大量私人资本,为日本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资金。
(一)日本主银行制
日本主银行制度是指银行不只是单纯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而是企业主要的债权人和股东,与合作的企业结成很深的、几乎成为一体的关系。日本主银行制有如下特点:第一,银行长期、持续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资金最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企业的贷款中,主银行所占的份额一般为20%~40%,而且长期不变。从而,企业和银行的关系非常稳定,企业一般很少更换主银行。第二,银行是企业最大的股东之一。在日本企业相互持股的法人所有制中,主银行一般是企业最大的股东,其持股比例大都接近日本银行法最高限额的5%。这样,主银行对该企业就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企业最大的债主,又是企业最大的股东。第三,除向企业提供贷款外,还进行账户存款、外汇融通、股票发行、公司债发行的受理和担保等。从而,主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不仅仅是金融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综合交易的关系。第四,在企业保持正常经营时,主银行一般不干涉企业的经营活动。但一旦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只要主银行判断企业的困难是暂时的,就会出面和其他债权人协商企业的债务关系,并通过延缓债务偿还期限、提供新的融资、派遣得力人员、更换经营班子、调整经营方针和经营方向、处理资产偿还债务,以及企业合并等途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破产。
(二)日本私人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模式
日本私人资本通过存入银行或持有银行股份进入银行业,再由银行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日本的银行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有五种路径。第一,向科技型企业贷款。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引导银行优先向重点产业部门提供资金,保障了对新兴产业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的战略性资金供应。第二,直接投资科技型企业。日本银行间竞争激烈,银行为了留住资信较好的客户,不但向融资企业提供贷款和信息咨询服务,而且直接投资于该公司,持有该公司证券或股票。但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与决策。一旦企业财务状况出现危机,向其提供财务帮助,从而使银行与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日本许多跨国公司都有著名的银行参与其中,而且还是集团的核心,如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三和及第一劝业等六大企业集团,分别拥有三井银行、三菱银行、住友银行、富士银行三和银行、第一劝业银行及一大批信托银行和保险公司。银行和企业强强合作,双方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第三,通过风险投资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在1980—1993年间成立的日本风险投资公司有109个,其中49个母公司均是银行。在20世纪80 年代中期,日本7 家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均为银行机构集团控制。许多银行为了回避风险,与其他大的风险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合作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银行领导的风险投资有力的支持了日本的电子、计算机产业,尤其是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使日本在这些产业形成了长期领先的优势。第四,由于金融业混业经营,日本的银行可以并购持有证券公司的股票,银行持股下的证券公司可以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第五,日本的银行还为大量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融资租赁业务。endprint
三、上海“投贷保”联动模式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不能直接进行股权投资。一些很有潜力的科技项目,银行想放贷,却因企业不能满足放贷条件,银行不能享受企业的科技成果带来的收益。而逐利也是商业银行的本性,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国内多家银行已尝试“选择性贷款”,即“贷款+认股期权”,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时,另行签署一份期权协议,约定商业银行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权授权第三方以约定价格认购企业股权。认股权由银行指定机构行使,一般为银行合作过的PE或VC。这是曲线“投贷联动”模式,与日本及美国真正“投贷联动”有较大的差别。
在“选择性贷款”的基础上,上海商业银行开创了“投贷保”联动创新模式,推出了“投贷宝”、“融合”等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标准化“投贷保”联动产品,即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合作,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和融资方式偏好,确定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配置比例,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运作方式共同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贷款+担保”等综合金融服务。下面以浦发硅谷银行一起“投贷保”联动模式的案例进行说明。2014年5月,浦东银行向上海杨浦区两家科技型企业上海天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四方锅炉有限公司分别提供1 500万、800万元两年期贷款,同时,硅谷银行旗下的盛维资本管理的基金也分别进行了1 600万和1 250万元的股权投资。浦东银行承担15%的贷款风险,85%的余额风险由上海创业接力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同时,还由硅谷银行所投资的浙江中新力合融资担保公司对上述业务进行50%的再担保。
在这两起“投贷保”联动的运作中,核心主体是浦东硅谷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借鉴了美国硅谷银行信贷模式,设计了特别的“3+1”模式。所谓“3”是指构成债权的三方主体,即风控方、贷款方和担保方。这两起融资案真正操作方浦东硅谷银行,负责为融资企业提供投融资咨询服务,进行风控管理,贷前审查、贷款结构设计和贷后管理,协调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成为风控方;贷款发放方是浦东硅谷银行的股东浦东银行;贷款担保方及再担保方,即上海创业接力融资担保公司和硅谷银行所投资的浙江中新力合融资担保公司。风控方、贷款方、担保方这三方构成了债权融资,所谓“1”是风险投资,在这两起案例中,都由硅谷银行旗下的盛维资本管理的基金同步跟进。浦东银行、硅谷银行都是浦东硅谷银行的股东方,在它们一贷一投中,浦东硅谷银行实现了“投资—贷款—担保”联动模式。在放贷的过程中风控方、贷款方、担保方、投资方互为关联方,有共同利益,在分工细化的基础上,有效地分散了风险,成功地规避了银行不能参股企业的政策限制。
在这种模式中,民间资本通过商业银行及银行持股的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到科技型企业。目前国内有小部分国有银行和股份银行有自己的创投公司,例如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但银行贷款与旗下创投公司股权投资同步的案例仍较少,一般只是认股权(选择权)的代持。所以,这一模式还有待内资银行学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