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培松
在高中生物学学习中,适量的习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它是巩固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它是教师考查诊断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习题的处理方式是:学生课下写,教师课上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总是遇到这样的困惑:教师自认为曾经已经讲得很清楚、分析很到位的相似或相关,甚至相同的习题,在学生们再次遇到时,不少学生仍然会表现出不知所措,正确率不高,表现出似乎对前面的分析没有任何印象。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是很多教师都思考过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传统的讲评题方法有关。美国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能真正理解。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来讲评题,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1 调动积极性,增强主体性
让学生来讲评题,可把习题讲解的任务抛给学生,这必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回忆围绕习题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当他们遇到没有印象或模糊不清的知识时,也会查找教材或资料弄清楚。这样无形中达到了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的目的。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讲评每一道题的可能,也使得每一个学生逐渐养成认真对待每一道习题的习惯。生物由于学科特点,不少习题往往需要判断文字叙述的对错,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会研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界定相关概念,更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和把握,加深其对相关概念的记忆和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讲评题改变了传统的模式:由教师讲评改成了学生讲评,由学生听变成教师听和评论。在做题环节和讲评习题时,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在习题的处理中得到了始终贯穿。
【例1】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 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 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2) 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 就图2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 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该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
学生讲评:
学生甲:(1)从图1分析可知,AB段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C段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前期到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到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分裂,DE段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到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末期。
学生乙: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根据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可以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甲图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所以染色体数目加倍,且同源染色体对数由原来的2对加倍到4对;乙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判断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图中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赤道面上,判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根据(1)小题中的分析,处于图1中的BC段的细胞是乙和丙,处于图1中的DE段的细胞是甲。
学生丙: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没有分裂,1条染色体仍包含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所以,此细胞的染色单体数为8,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的比例为1∶2,该细胞最终分裂形成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
学生丁:只有初级和次级卵母细胞,因此接下去的分裂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又据图2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它分裂产生1个第二极体细胞和1个卵细胞。
教师感想:通过学生上课的讲评,教师把课堂主角给了学生,使习题课真正成为学生能主动参与、自我反思和真正获得成就感的课堂。这道习题涉及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在学生讲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学生为了更好地讲评试题,课前已积极开动脑筋回忆或查找资料弄清了围绕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对两种分裂方式的分裂过程的清晰掌握,通过此题,学生主动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 呈现思维性,体现理解性
学生讲评题,讲的学生是对习题的认识,对习题的处理方式。讲题的过程呈现的是学生“原生态”思维逻辑,反应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了讲评好习题,使讲评的思维清晰,学生在做习题时必然会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甚至把前后知识连贯起来进行再加工,所以学生讲评题的思维性要求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而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又帮助了他们讲评题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例2】 叶绿体产生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相邻细胞中被彻底氧化分解,这一过程中葡萄糖分子至少需要穿过生物膜的层数是( )
A. 3 B. 4 C. 5 D. 6
学生讲评:
学生甲概述:这道习题涉及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细胞器膜相关情况。具体需要掌握光合作用产物葡萄糖所在场所,然后是进行呼吸作用中的有氧呼吸方式,在以上过程中需要经过哪些生物膜。
学生乙详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葡萄糖,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从叶绿体中出来需跨过双膜结构的叶绿体,再跨过该细胞的一层细胞膜和相临细胞的一层细胞膜,由于一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已在相邻细胞质中被分解为二分子丙酮酸,所以叶绿体产生的一个葡萄糖分子是不可能进入相邻细胞的线粒体内的。因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的两层膜在这里不该计算在内,正确答案应选B。endprint
教师感想:经过学生的“说”,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轨迹,学生在尽情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及其对知识的理解中流露出他们的思维或认识宽度与深度,有利于教师在总结点评时,掌握习题讲评切入点以及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从而使教师更具有针对性。
3 暴露错误性,养成反思性
让学生讲题,学生讲的是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在讲的过程中,学生会从某种程度上暴露对知识认识上的偏颇,这无疑会帮助教师捕捉到学生在知识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的缺陷。教师得以及时给予学生纠正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治和纠正。同时讲评题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无形地形成评价意识,追问反思:知识是否真正掌握?题目用到了哪些思考方法和解题技巧?将题目改一改自己还会不会?学生会逐渐形成对学习的反思性。
【例3】 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入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A. 抑制有氧呼吸 B. 促进有氧呼吸
C. 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学生讲评:
学生甲: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高都会抑制呼吸作用。
学生乙: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增加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据此原理,在贮藏水果、粮食时,增加CO2的浓度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因为增加一定量的CO2,抑制了水果、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了水果、粮食的储藏时间。正确答案选A。
答案B、C、D也有学生选择。选B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认真看题,凭经验应该促进有氧呼吸否则食物会死亡烂掉的,现在自己懂了。选C或D的学生认为:充入CO2或抽取空气为了造成无氧环境,直接想到无氧呼吸,以后不能缺少分析凭感觉答题这些丰富灵动的感受使学生产生共鸣,无形中做到引以为戒。
教师感想:通过学生的讲题,使学生把问题暴露出来,教师在总结点评时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同时学生们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也使他们参与到对困惑问题的深思、质疑和解释的过程,会使他们影响深刻,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说题习惯的养成也会在无形中让学生形成评价意识,对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升。
总结与思考:
通过让学生讲评题,教师由演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和点评者,更多时候是听众,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优点。这种习题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但这种教学模式势必影响教学时间,使得原先一个课时能分析完的习题现在变成不可能,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又能实现最终真正提高习题讲评效率,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毛晓燕.例谈一种有效的习题讲评模式——学生说题[J].生物学教学,2014,39(3):3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