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文学书单

2015-07-06 00:38:26李凌俊
党员文摘 2015年1期
关键词:陀思老人与海托尔斯泰

李凌俊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曲阜孔府考察,来到孔子研究院,对《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很感兴趣,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习近平多次引用成语、典籍,如“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等。在其他讲话中,他则提及《史记》《春秋》《诗经》《礼记》《管子》等书或书中的故事、名句。

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说,“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他提到数位俄罗斯文学名家,特别提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还表示,“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讲话,其中提到了数位法国文学巨匠。习近平称自己在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被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读法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书籍,让我丰富了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思考。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萨特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读蒙田、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巴尔扎克、雨果、大仲马、乔治·桑、福楼拜、小仲马、莫泊桑、罗曼·罗兰等人的著作,让我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

在2014年10月15日举行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谈到了读书的话题,回忆了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时的如饥似渴,“当时的文学经典毫不夸张地说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听说有知青带了一套《浮士德》,他走了30里山路去借。他透露,自己看的小说基本是在青少年时期读的,俄罗斯的经典名著对他影响很深。他喜欢普希金的爱情诗和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之间,他更喜欢托尔斯泰,更喜欢《战争与和平》。他很喜欢肖洛霍夫,说《静静的顿河》对大时代变革、对人性的反映非常深刻。在讲话中他再次提到司汤達、巴尔扎克、莫泊桑、罗曼·罗兰等法国作家。他说,最受震撼的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他还提到了英国的拜伦、雪莱、萧伯纳、狄更斯,德国的歌德、席勒、海涅,美国的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很喜欢杰克·伦敦的《海狼》《野性的呼唤》。因为喜欢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第一次访问古巴期间,习近平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访问时,抽时间去了城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

此外,在公开报道中,习近平明确提及书名或引用过其中内容的著作还有:《苦难辉煌》《百年佛缘》《单向度的人》《取经》等。

(吕丽妮荐自2014年10月23日《文学报》)

猜你喜欢
陀思老人与海托尔斯泰
《老人与海》(节选)
忘记自己的人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赌博牵制大文豪
百家讲坛(2016年8期)2016-07-23 17:16:50
传世名著的背后
中外文摘(2014年23期)2015-04-15 17:00:09
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
中学生(2015年36期)2015-03-01 03:44:55
爱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