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微信语音对人类全息化交往的重新回归

2015-07-06 23:09张岩李晓媛
出版广角 2015年3期

张岩 李晓媛

[摘要] 微信语音使微信软件在所有的软件应用大潮中独树一帜。“按键说话”的通讯功能新鲜罕见,吸引了大量受众,大大拓展了微信用户市场。微信语音不仅解放了眼睛和手指,使人类的“听说”功能一起运作,而且带动人们的思维进行全面地、立体地认识、推理和判断,推动人类的感觉重新统合化。它在声音方面的特性和优势提醒人们应该重新认识“丰富的、全面而深刻感觉的自己”,人类精神交往正在从一般的、原始的面对面交往,经过文字媒介的階段,重新走向“面对面”的交往——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面对面交往。

[关键词]微信语音;声音媒介;交往全息化

[作者单位]张岩,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晓媛,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艺创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L11BZW007)”,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电子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2011LDQN31)”。

微信,一项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功能多样的技术产品,是继微博、QQ、MSN等之后的又一个方便人际交往并且进一步黏合人际关系的社交媒介,同时,它还是一个可供开发挖掘的具有潜在商机和经济利益的营销平台。从文化角度来讲,它还启动、还原并整合了一系列传播符号体系,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传播现象。微信是一款功能多样的应用软件,包含了聊天、朋友圈、公众号平台、二维码扫描、游戏、漂流瓶、摇一摇和LBS等功能,每一部分功能都有它独特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存在价值,而且微信用户对这些功能的认知度、熟悉度和使用率都很高。而在这所有的功能中,微信语音确实“略胜一筹”,它满足了用户最基本的通讯需要,而且相较于传统收费的移动即时通讯,方便快捷又廉价,在最初的宣传和推广中,微信也是以“会说话的对讲机”征服了广大用户。此外,微信语音是一种借助声音媒介的传播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于文字媒介的交流“新感”,在人类思维方式和交往形态中引发了一场新的革命。

一、“有用”且“易用”:微信语音的效能优势

在营销学领域,消费者心理需要被视为诱发购买动机并最终采取购买行动的强大驱动力。同样,一项科学技术的研发以及技术产品的面世,也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准绳,即技术产品必须具备被使用者所认同的有用性,只有如此,它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市场销路。比如,当下人们将手机视为人类的“编外器官”,手机不离身,最主要的还是担心有人联系,害怕“耽搁事”,也就是说,手机的通讯功能是居于首位的,至于浏览资讯、休闲娱乐等功能还是稍显“逊色”。微信语音也是如此,相较朋友圈、摇一摇、漂流瓶等其他功能属性,语音信息具有即时性的传播特点,微信支持QQ 离线消息,更加方便用户接收讯息。它首先满足了人们即时通讯的需要,其作用就像用手机打电话,无论是紧急通知还是亲友间的相互问候,只要用户在线,就能够快速接收和及时反馈信息;而且微信语音通讯成本低廉,以网络流量计费;这些特点都使微信语音以它独特的草根性和亲和力,彰显了其他媒介难以比拟的扩散优势和传播效能。

“按键说话”,微信语音“有用”且“易用”。“技术接受模型”是戴维斯运用理性行为理论提出的一个模型。他认为,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主要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两个因素决定,而对于哪一种因素对人们使用某一媒介的驱动性更大,又受到个人内部信念、态度、意向和外部环境的制约。虽然,文字也属于语言符号系统,也能传递信息,但是相较之下,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使用更加方便,特别是在户外以及不方便用手打字的时候,人们只需按住“说话键” 便可完成,一段100字左右的内容,几秒钟就可以清晰表述。也就是说,文字和声音两种符号载体在“有用性”标准方面难分伯仲时,人们会更加看重语音传播方式的“易用性”。

二、依托声音媒介:微信语音对传播隔阂的消减

传播学理论认为,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语言又分为声音语言和书写语言。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也是自我表达的最基础媒体。声音语言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传递讯息内容的本意,它还通过声调、速度、音量和节奏等传递着与说话者相关的背景信息。即便是同一条信息内容,用词的粗俗与礼貌、声音的有力与无力和语气的坚定或犹疑,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和韵律的有无等,都会引起听话者的不同反应。单纯的文字语言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语音却具有表达“超语言意义”的功能,在许多场合,语音比文字更具有雄辩力。而且,文字符号具有模糊性、多义性的特点,人们在传递信息时常常感到“词不达意”的困扰,信息接收者也往往不能在文字中准确恰当理解传播者的意思,即总是在“字里行间”或多或少地读出“弦外音”,造成“传播隔阂”,带来不必要的误会。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人们通过社交媒介传递信息的“电子文字”都是软件系统默认的情况下,传统的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工具的书写语言日渐流失,几近“灭绝”,这直接导致文字载体在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别,使得信息接收者并不能领会到信息传达者想要告知的“言外之意”。但是,微信语音却可以通过声调的高低大小、速度快慢以及语气的和蔼生硬等传递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表达出特定的意义,使对方感觉到一个更加丰富的自我。

三、视听兼具:微信语音对“传播全息化”和“感官统合化”的重新回归

19世纪,在人们为文字和印刷术为人类文明带来的福音而狂欢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却敏锐地感觉到文字作为交往媒介不方便的一面:从人的本质看交往,人要求在交往中全面地占有对象,以自己的全部感觉肯定自己,但文字只能把交往限制在视觉的范围内,通过思维,“精神的眼睛”与书报上抽象的对象交往。据此,学者陈力丹进一步解释道:“一般的面对面的交往,只能在近距离、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它利用表情、手势、语气、用词和身体变化等等,全面地发散着和接收信息,文字和印刷术使这种交往得以飞跃广泛的空间、占据近乎无限的时间。但这种交往媒介的进步付出了代价:全息化的交往方式变成了乏味的文字或印刷符号,并损失了相当多的非文字信息。”人类感觉的重新统合化是微信语音创造的又一传播功效。“媒介即人的延伸”是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之一。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分化” →“再统合”的历史。换言之,麦克卢汉认为,史前人的听觉文化在感觉上是具有统合性的,在这个时代,虽然感觉主要由耳朵来把握,但同时却牵动着全部感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微信语音增加了一种传递和获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完善了人们通过社交软件传播信息的传播系统,为人们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和选择性,它解放了人们的眼睛,冲破了除打电话之外的文字媒介“独霸天下”的唯一性。它唤醒了被人们遗忘已久的“听觉”功能,使人们重新开始开动“耳朵”和“嘴巴”通过电子媒介传递信息,分享心情。“听说”一起运作,带动人们的思维进行全面地、立体地认识、推理和判断,而不再仅仅局限在“用眼睛看”,不仅省去了文字编辑的烦琐和不便,解放了眼睛和手指,而且能够表达发送者的心情和情感,提高人际传播效果,推动人类的感觉重新统合化。

在原始的口语社会中,部落以听觉为主,所以人们处于一种着迷的存在中,原始的没有文字的社会处于听觉场之中。它所形成的是一个集体参与的、不可分割的世界。部落世界的人过的是一种复杂的、万花筒式的生活,因为耳朵和眼睛不同,它无法聚焦,它只能是通感的,而不是分析的、线性的。听觉空间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的空间。声觉空间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是通过各种感官的同步互动而感觉到的空间。所以“听觉-触觉的部落人参与集体无意识,生活在魔幻的、不可分割的世界之中。这是由神话、仪式模式化了的世界,其价值是神圣的、没有受到任何挑战的”。文字带来的就是强调视觉的冷静客观的逻辑思考。理性的空间是一致的、序列的、连续的,它造成一个封闭的世界,没有共鸣。识字把人推出部落社会,让他用眼睛代替耳朵,用线性的视觉价值和分割仪式取代了整体、深刻和公共的互动。文字粉碎了令人着迷的圈子和部落世界共鸣的魔力。

四、“润滑”人际关系:充满人情味的传播音符推动了社会关系黏性化、湿性化发展

微信语音还推进了人际传播的“湿性化”,以跳跃、活泼的音符代替单调枯燥的文字,润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思考者”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书中提出了“湿世界”的概念,他认为未来的世界是湿的。这里的“湿”并不是指与“干燥”相对应的地理意义上的“湿润”,而是特指社会性软件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人情味,变成黏性的、湿乎乎的存在。 在一个黏性社会,人们不再单纯依靠制度被捆绑在一起,而是可通过情感交流联系在一起。语音功能使微信成为一种加强人际关系“湿度”的“润滑剂”,人们通过微信语音,通过个人独特的声音、语气分享个人情感和生活经验,并传递情绪,补充了文字媒介传播信息的不足,提高了人际交往空间的“湿度”。 布伯认为,人的真实生活是“对话的相遇”。 这一原则建立在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认可和相互尊重的“我——你(汝)”关系的对话中。而微信传播是一种人际传播,库利认为,“人际传播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把社会‘黏合成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信契合了社会黏性化、湿性化发展的方向。

五、缩小“知沟”:操作简单化,惠及更多接触媒介的弱势群体

美国学者帝奇诺等人曾研究过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知沟”理论。帝奇诺认为,传播媒介的普及不仅不能缩小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差距,这种源于贫富阶层、高低学历者之间的“知沟”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微信语音解除了文字对那些低学历者的框限,简单化的操作(即按住讲话),降低了人们接触使用的门槛,其人性化的设计,显示了它对人性需求和使用能力的理解和包容及对文化弱势群体的照顾。这一技术创造无疑对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微信语音更像是由人们自己掌控和支配的个性化“小电台”,给谁发信息、发什么信息完全由自己决定,使得原本复杂的、权威的话语权简单易得。当然,语音传播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不免存在不能或者不便使用声音语言的场合;声音媒介不利于某些私密或者重要信息的保密等。然而,在社交媒介领域,微信语音毕竟创造了一种除了文字载体的另一种可能,它重新发现了人类的“耳朵”和“嘴巴”,使人类的感觉重新统合化,可以说这是一次人类“听说”能力的“逆袭”。此外,文字和语言并不是对立的,而且从目前来看,微信支持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介传播元素,视频通话还能看到对方的神色、表情和动作等,这进一步预示了虚拟和现实融合的趋势,也再次验证了“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微信语音重新叫醒了人类的“嘴巴”和“耳朵”,但它的传播意义不止于此,它提醒人们应该重新认识“丰富的、全面而深刻感觉的自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等,它们是浑然一体的,正如马克思将人类交往概括为“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微信語音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形态和生活方式,代表了未来社交平台的发展方向。如今,通过微信6.0版本微视频功能,用户可以拍摄6秒内的小视频,并分享到微信好友圈中,这一技术上的进步,再次预示了人类的交往形式将跳出以文字或声音为载体的单一模式,重新回归意义丰富的全息化交往。

[1]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 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2013(6).

[2]陈力丹.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播观[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党昊祺. 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 东南传播,2012(7).

[4]王庆森. 基于网络即时讯息(IM)的传播范式研究[D]. 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7.

[5]郭庆光. 传播学较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王哲伟. 腾讯微信深触用户心理[J].计算机世界,2012(1).

[7]方志鑫,蔡莉白. 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 科教导刊,2012(2).

[8]孙建军,成颖,柯青. 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J]. 情报科学,2007(8).

[9]乔基庆.媒介与感知——从人的延伸看媒介对人的构成[J]. 理论界,2012(1).

[10][美]克莱·舍基. 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