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兴趣教学

2015-07-06 16:53:18张晓娟
新课程·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氮气习题化学

张晓娟

课堂教学是学习新知识、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提升技能技巧,发展智力,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时,从细微处做起,注重细节,创造性地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知识非常注重理解,只有在正确理解物质和反应原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化学思维才能得到提升。所以在课程的教授上,应该注重讲述方法,用更加利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去讲述化学知识,而不是一股脑的,填鸭式的背书念书。当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有疑问时教师要及时做出解释,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讲授新课时,如果只是枯燥机械地讲授知识点和知识框架,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可以和许多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事物相联系相结合,以求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中学化学教学在课堂上对学生兴趣的把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课堂内外联系教学

课堂教学一向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不要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负担,反而有一种应用所学知识的热情。

例如,在讲述氮和磷的性质时,向学生提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以此来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并且顺理成章地提到氮气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应用——作为保护气。还可以讲述在打雷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来强调氮气的稳定性,以此来引入氮气的化学性质。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从原理上明白NO的毒性是因为什么而造成的,让学生对NO的性质产生更深的理解。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生活热点进行教学

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比如对某种物质的发现和研究,某位相关化学家的生平事迹,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且富有实用意义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高中化学教材中提到的“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它既是一个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也和我们人类的人文意识有关。从中引出电冰箱的升级换代,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更深入地了解F的性质。在教学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常见情景来讨论其危害,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的预防、处理措施等,从中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处理含汞的电池、灯管等,这使化学教学更加贴近实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种带入感,认识到化学这一学科的实用价值,以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多从化学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以致用,用以带学。

三、强调化学实验的探究

化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同时,化学实验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地观察身边的常见或不常见的化学现象,使学生能够对化学原理有形象化的认识,以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四、重视随堂作业和课后习题的作用

课后习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习题,能够巩固新授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智力。首先应使学生明确习题作业的目的作用,提高学生完成习题作业的自觉性。完成习题作业的步骤应是:在开始解答题目之前,必须认真复习教材上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再做作业;做完后还应仔细检查有无错漏或不完善处,自觉严格要求,有错及时纠正;最后思考总结一下所答题目的类型和通过答题在知识、技能上的收获。这样,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先复习、再做题,最后检查总结的良好习惯。以求达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身边的、周围的、当下的各个角度用化学思想去切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氮气习题化学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海上平台氮气系统流程工艺
氮气泡沫压裂液性能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