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学改革措施

2015-07-06 06:11周海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程学材学法

周海燕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小组协作、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为终身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成果的综合体现,它是学科精髓. 数学概念课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且新课改中也明确规定,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概念教学.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有限,外加数学教师的思维惰性和惯性,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 因此,本文对于数学概念课教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紧紧围绕数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而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

一、“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李庾南老师的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教学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与支持,并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李庾南老师提倡一种自主探究、注重引导的教学模式. 以下简要针对“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的内涵进行了介绍.

(一)学法三结合

学法三结合是指理论知识传授和学习方法的结合、理论知识传授和教学工具的结合、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这种三结合教学模式被大面积地应用在不同科目的教学活动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通过结合,来实现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材再建构

建构本是建筑或者加工行业中的名词,本是指为实现预期目标,将现有材料、零部件等加工成一定的结构,运用在学习中,则是指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作用,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进而获得新知识.

(三)学程重生成

李庾南从事教育事业57年,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李庾南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并提出了“自学、议论、引导”全新教学模式,她认为学生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逐渐学会的,并应讲究方法. 学程重生成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讨论探究,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概念作为数学知识的基础组成部分,它是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的框架,是推导数学定理以及相关法则的前提条件,是数学思想的主要依附对象. 虽然数学概念抽象、枯燥,但是却在数学知识学习中至关重要,为实现学预期教课效果以及学习目标,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孤军奋战式的模式不再适用. 笔者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粗略探讨“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数学概念自身抽象、枯燥,它是对数学思想的高度总结,它还直接影响着后续知识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应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借助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师可借助原有知识或者教学工具导入新内容,也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来引出数学概念,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例如在学习变量与函数这节内容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宇宙中行星位置变化、细胞分裂、下落的水滴、摩天轮座椅和运动的汽车,从视觉和听觉层面共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运动与变化,进而引出本节内容“函数”,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工具. 然后,通过简单的相关例题,让学生观察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找出变化和不变化的量,引出变量和常量,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二)思考理解,巩固练习

问题是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只有借助实际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探究后,才能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首先,将概念的演变过程转化成一系列问题,进而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特征. 因此,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应尽量将知识还原过程转变成自主探究过程,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外,还应将一些流于形式的材料转换成涵盖数学概念基本特征、接近现实生活、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自主探究问题,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

(三)引导探究,总结提升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有限,若想学好数学知识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且需要学生具備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 对于一些应用范围较广、难度系数较大的数学题目,学生若想解答此类题目,则首先应从更深层面理解概念,只有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找到问题背后隐藏的知识点,并充分利用现有知识体系进行思考,才能成功解答问题. 因此,学生只有全面认识概念,才能更加深刻地记忆与合理运用数学概念. 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组织开展小组自主讨论探究,从不同角度探究概念,让学生从初始的文字概念概括逐渐向数学方式表现概念转变,进一步认识概念并运用. 概括是数学概念的重点,挖掘隐藏在概念中的数学思想,借助学生们熟知的行车、弹簧等代表性事例,引导学生探究事例的本质属性、全面概括事例特点,总结概括数学概念. 教师若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则应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题.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教师应坚持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原则.

例如问题一:一辆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请同学们表述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变化关系.

问题二:如果弹簧原长10 cm,每悬挂1 kg的重物使弹簧伸长0.5 cm,请同学们用含有重物质量m 的式子表示受力后弹簧的长度l.

学生们快速列出了s = 60t和l = 10 + 0.5 m的数量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找出变化数值与没有任何变化的数值,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常量与变量的基础上,引入了函数概念,学生也能较好理解函数概念,最后,反复强调函数中的关键词,并要求学生们一定要将函数表述成某是某的变量这种形式.

(四)深入思考,全面总结

思考、总结虽是课堂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的工作,却至关重要. 因我们知识记忆时间有限,即便初始阶段我们掌握了知识点,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知识的学习,逐渐淡忘原有知识. 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性的总结,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程的重难点. 在本节函数与变量的学习中,主要引出了常量与变量、函数这两组概念,我们从实际问题中总结出这两组概念,且也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总结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生活,用数学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用数学智慧总结生活规律,培养自己的数学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积极探索,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还应为学生布置适量、相关性的课后作业,进行巩固强化.

结 语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对教学活动以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学概念作为数学知识的基本单元,它直接影响着后续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 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和组织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协作创新的能力,进而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终身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对“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在数学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是相关工作人员深入研究的内容.

猜你喜欢
学程学材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对学材进行再建构的策略分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普通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管理研究
初中数学“学材再建构”分析
基于“三学”理论下“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
实施“学程导航”模式,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学程结构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