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珊
按照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如何去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热情,给学生以勇于思考、质疑、提问、创新的勇气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学生的微笑、鼓励和信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三大法宝。
一、用微笑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校园里,在课堂上,教师用微笑去拯救问题学生,把他们拉上正常轨道上来的例子也层出不穷。微笑是兴奋剂,它能使情绪低落、无心学习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微笑是一种宽容,使课堂上调皮捣蛋、恶作剧不断的学生恢复了平静;微笑是一种鼓励,使胆小的学生课堂上勇于发言、大胆提问。学生最欢迎教师的微笑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微笑是阳光,她可以照亮整个教室,使教室充满欢乐;课堂上教师的微笑是春风,她可以使整个教室充满勃勃生机;课堂上教师的微笑是雨露,她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一个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够用微笑来面对自己的学生。同样,教师如果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那他也一定会对每一个学生给予自然、亲切的微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对学生的爱。”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把对学生爱的情感化作具体的行动之一就是把和蔼的微笑洒向每一个学生。教师的微笑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她输出的是积极、乐观的情绪,传递的是友好、愉快的信息,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和美好的希望。教师的微笑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的体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也影响着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带着自然、和蔼、亲切的微笑上课,就能使学生的心里产生安全感和自由感,就能创造和谐舒畅、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的心灵得到放松,思维变得更活跃更开放,为实践活动和创新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用鼓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赋予学生获知的勇气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劳动,一个学生学习的好与坏,在课堂上表现的优与劣,乃至出现错误等原因都是多方面的。况且由于学生之间差异性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甚至会大相径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最佳的学习状态,都有充足的勇气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让学生敢于大胆地质疑、大胆地辩论、大胆地探究、大胆地创新?教师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对学生的鼓励的语言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法宝。教师在学生心中是神圣的,其所具有的信任度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激励了学生一生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教师的鼓励就是給学生勇气,给学生信心,就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当然,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不仅是在有声的语言上,教师无声的语言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如教师点头的赞许,充满期待的目光,亲切自然的微笑,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等等,都是对学生的鼓励。其实,恰当地对学生批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我们要防止对鼓励理解的误区,认为只有正面的肯定的语言才是鼓励。只要是对学生的积极的引导,教师的批评也是对学生的鼓励。这里既要看教师的出发点、采取的手段,也要看在学生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效果。当学生不会答题或答题不畅、答题有误时,教师的鼓励会加速学生大脑的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感时教师的鼓励能给学生自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时教师的鼓励能给学生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畏难情绪时教师的鼓励能给学生斗志,激励学生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勇往直前地完成获知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或取得好的成绩时教师的鼓励能给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鼓励,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没有对学生的鼓励。教师的鼓励会使学生情绪激昂,精神振奋,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热情鼓励下,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乐学”,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三、用信任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信任就是不怀疑,就是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一次同几位教育专家走进某所学校的一间教室,随意地指着几名学生对他们的教师说:“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很有潜力,将来有望成材。”听了专家的话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几位学生都倾注了超乎寻常的关心与爱护,同时被点到名字的学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变得积极主动,对自己充满信心。过了一段时间,罗森塔尔与专家来校对这几名学生的学绩做了测定后发现:他们当中,原来学习较差的,此时已有了长足进步;原来学习较好的,成绩则更好。由此可见,罗森塔尔巧妙地利用了学生对教育专家的信任,有效地传递了专家对学生的信任:“你们是有能力学的最好的,将来是有发展的。”是专家的信任和期望改变了学生,使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其实就是期待者,我们总期待自己的学生不断进步、品学兼优;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从他们入学那天起,就已被定位于被期待者的地位。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充满信任,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的潜能,学生就能放开自己的思维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实践和创新。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呢?一方面,教师要向每位学生传递信任信号,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目光、一个微笑、一个手势,教师要让每一层次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能自学的让学生自学,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能讨论完成的让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自己讲,学生能操作的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信任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怀疑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的语言来形象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所以,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足够的信任。
总之,把微笑、鼓励、信任带进课堂,是新的课程改革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需要。微笑、鼓励、信任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带给学生安全、自由、勇敢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良好学习品质。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全新课堂,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从把微笑带给学生做起,把鼓励带给学生做起,把信任带给学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