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璐璐
音乐学科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新变化,无疑对我们音乐教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和新的高度。在实际的教学中,在新课程的落实中,我不断的发现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素质教育的落实正在稳步的落实与完善。然而,欢喜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意识到,课改的确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也发现不少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深思的问题。新课改究竟倡导什么?一些教师在认识结构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迷惑。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变化都不应离开历史,只有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促进音乐新课程的顺利进行。
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音乐课堂应放而不乱
新课程倡导音乐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担任两年的一年级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很容易被周围“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一旦放开手让他们讨论或创编,课堂就会乱得一塌糊涂,学生们就会变成一个个小喇叭。造成该讲的没讲清楚,该听的没听明白,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根据教学实践,我不断的反思,小结出几点教学中的放而不乱的经验。
(1)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情境创设中要做到投学生所好,把各种游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做到劳逸结合。还要不断创新游戏的形式,做到新颖新奇。
(2)使用简单明了的口令,与学生形成默契。如要让学生安静时,师说:一、二、三,学生说:快坐好。需要提示时,师说前半句,生说后半句。如“小耳朵——认真听;小脑袋——认真想;大眼睛——仔细看;小嘴巴——学会说;以此来调整纪律,或用眼神、手势暗示等。
(3)尽量采取一些正面的表扬方式。如有人在讲话,可以说:“**现在表现最好,他的眼睛一直在看着老师,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孩子。”让说话的学生受到暗示而停下来。还可以采用小组评比的形式,为孩子们加分或扣分,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懂得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时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抢答;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
(5)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注意用创设的情境去吸引学生,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去驾驭学生。
二、双基落实要适时而有效
(1)以“听”为主要手段,感受音乐。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因此我把“听”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争取使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这里的“听”并非单纯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而是有目的的“听”。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在每一节音乐课上利用刚上课的几分钟,让学生进行听音的练习。从简单的do、mi、sol开始,先跟琴进行模唱,再进行单音的听辨(如do do do、mi mi mi等),单音听辨熟练之后就听由这三个音组成的旋律短句(如mi sol do、sol mi mi等)同时加上柯达伊手势,帮助他们形象地掌握音高。在熟练掌握这三个音的基础上,我又逐步加入了la、re,增加他们对音的积累,提高听辨音准、音高的能力。
(2)以任务驱动,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完成双基教学。任何有效的学习都要在任务的驱动下顺利開展,知识技能的学习相对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定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有了兴趣就能在任务的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完成教学。
如:在中高年级我在课堂上开展“传悄悄话”的游戏,每个组传一条节奏或旋律,比一比哪个组传的最正确,在玩的过程中学生明白要想把这个游戏做好就要认真学好音的节奏和读谱知识,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就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节奏教学和识谱教学中了。
三、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要适度
在新课改的精神下,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包括音乐在内的各门学科都把加强学科联系,实现多学科渗透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来落实。可是如何有效的建立起各门学科的合理联系,并运用恰当可行的课程形态与课程内容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谨慎思考的一个问题。学科的综合有其必要性,但也要有一定的条件,切不可盲目滥用。
例如,在曾经听过的《勇敢的鄂伦春》这节课的教学中,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花样繁多,从介绍大小兴安岭和鄂伦春族的风土人情,到介绍鄂伦春的民族乐器舞蹈,然后让学生在简单的跟说两遍歌词后就隋琴演唱歌曲了,接下来就用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来跟音乐自由舞蹈。这堂课看似热热闹闹,但却看不到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也不明确。这本应当是一节通过各种手段辅助的歌唱教学课,但最后却忽略了重难点的解决变成了一节自由舞蹈课。
作为一名教育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教学已经不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建立起与学生互动交往学习,建立起激发学生永远怀揣音乐的梦想,我们还要静下心来多点思考,积极反思,自我创新和自我完善。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新课程理念中的要点和度,我相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上出精彩的好课,我们音乐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的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