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锋
【摘 要】拳击运动由于其特殊性,所产生损伤的因素也较为繁杂,经过调查发现,其中挫伤、扭伤、擦伤以及鼻内出血等损伤出现率较高,反而像局部关节脱臼等损伤出现率较低,但是脱臼这类损伤一般会对运动员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因此,只有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加强技术训练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训练,才能帮助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减少损伤。基于此,本文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防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拳击运动;损伤分析;防范措施
随着运动发展的不断壮大,拳击运动也成为了广受关注的运动项目之一,由于其激烈的对抗性和观赏性被很多人称为是勇敢者的运动。但是也正是因为其激烈的竞争性使得该项运动在训练和比赛时会产生一定的人员损伤,且数量不在少数,严重时会直接导致运动员不能参加比赛或者退出运动生涯,对今后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拳击运动损伤的分析
1.损伤的主要部位
找出50名拳击运动员参加测试发现,在50名运动员中有133例损伤,将这133例损伤进行分类发现其中上肢及头面部损伤、下肢损伤、躯干损伤分别有111例、22例、8例,占所有运动损伤的百分比分别为:83.4%、10.4%、6%,通过对比发现拳击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为上肢和头面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其独有的运动特点,拳击运动比赛对于击打手段以及击打部位有着严格的规定,只有双手击打到对方头部的正面部位方可得到较好的分数,因此运动员在平常的训练当中对头部击打有着针对性的训练,相比之下,在比赛中击打对手的其他部位得分则会较少。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一堂训练课需进行几百次甚至几千次的击打练习,这势必会造成上肢及头面部的急慢性损伤,并且损伤的几率大大超过身体的其它部位。
2.损伤性质的判断
在日常的拳击训练当中,会加入一些具体的条件实战,这种条件实战的对抗程度不亚于正规的比赛,因此在训练或比赛当中,由于其激烈的对抗会对运动员产生一定的闭合性损伤。拳击比赛的规则中击中得分部位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所以“得分”部位受到暴力击打的几率较高。一般損伤较轻的运动员只是会有一些疼痛或者红肿的现象,但是损伤较重的运动员则会产生血肿和淤血等现象,更甚者会产生严重的挫伤。其中韧带拉伤是拳击运动员常见的损伤之一,其主要损伤部位为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造成这种损伤的原因有:技术动作不正确、用力过猛、动作幅度过大、运动员过度紧张、准备活动不充分等,这些原因使得运动员在对抗过程中技术动作产生变形,从而导致反映迟缓继而造成一定的部位损伤。除此之外,有些运动员也会出现“假兴奋”的现象,这种现象说通俗一点其实就是运动员的一种紧张情绪,运动员一旦情绪紧张就会造成技术动作变形,从而导致一定的损伤,因此教练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或者比赛之前要对运动员进行细致的观察,防止运动员由于“假兴奋”而产生损伤,一定要注意安抚运动员情绪,保证运动员的心态稳定,才能在比赛中降低损伤的产生。
二、拳击运动中损伤的预防措施
1.预防脑震荡
由于拳击运动比赛的打击目标主要控制在头部,因此运动员产生轻微脑震荡的现象也会较为普遍,针对该现象我们在日常训练当中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防护训练。其中对技巧的训练应该有所加强,如击打脚步的练习、闪躲方式的练习、抗打击时手的位置的练习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运动员有效的降低头部的损伤,从而预防轻微脑震荡的产生。
2.加强正确技术动作的训练
按照损伤性质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挫伤和扭伤,这两种伤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技术动作不到位引起的。根据实际调查显示,一部分运动员由于防御技术不到位,且攻击盲目,没有严格的进攻方法,因此会被对手找到弱点进行致命的打击,从而造成一定的损伤。除此之外,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由于运动员动作的不规范,也会产生关节部位的扭伤。因此要加强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训练,强调攻防兼备。
3.强化自我医务意识
由于拳击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损伤,因此自我医务监督也是很有必要的,是运动员预防和治疗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有伤,要及时治疗,调整训练,不要延误。运动员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工作,尊重医生的意见,共同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针对易受伤部位进行强化训练
针对拳击运动员损伤率较高的特点,应对其进行易受伤部位的强化训练,尤其是对头和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提高防护能力,降低薄弱部位的损伤程度。在进行指、腕、关节韧带防护训练时,需要对关节的稳定性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强化指、腕、关节韧带周围肌肉的锻炼。通过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训练,预防挫伤和扭伤,利用沙袋进行击打和抗打击训练,可以有效的预防损伤。
三、结语
综上所述,拳击运动员的损伤一般都是小伤多,大伤少。其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技术动作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运动员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并且拥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那么在比赛或日常的训练当中就不会产生较多的损伤。因此运动员应当强化技术动作的训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减少由于动作不规范造成的损伤。
参考文献:
[1]于素梅等.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损伤病防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郁海寒.拳击运动中常见损伤及其原因分析[J].内江科技,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