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侧重让小学生会学能学数学

2015-07-05 14:27:33李小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李小飞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提升意识,获得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生为本,提倡自主合作学习的要求下,需要改变教学侧重,优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有学的兴趣,会学的方法,获得学好的能力和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能力提升

素质教育需要老师发挥主导性组织优化课堂,而其前提是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会学、能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会引导,巧促动,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提升.

一、优化情境教学,让学生有学的兴趣和意识.

小学数学雖是一些数学常识和基础性的知识,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找不到学习的门道,还是不能够有效掌握,融会贯通,形成能力的迁移和有效运用的. 如三年级学生学习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后,他们也能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但是在具体练习的时候,他们还是会犯错的,如“在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 )”中有学生选正方形.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构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情境.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集合的形式,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不规则的四边形化成形象的图标,让学生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学的更好些.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优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教材注重贴近学生生活,彰显着人文性的由形象到抽象的学习,这也给我们指出了可以采用的教学情境. 如《等式与方程》学习中,我们先让学生温故知新,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学生很轻松地得出50 + 50 = 100的等式,也能很快理解等式的含义. 我们可以用语言肯定,激发他们挑战的欲望,出示如:x + 50 > 100,x + 50 = 100,x + 50 < 100,x + x = 100等式子,让学生去读读说说,他们各是什么式子,理解方程的含义,鼓励他们解决各式中x. 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学会解方程,适当拓展的解决不等式.

另外,优化教学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形象的认识和把握数学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丰富教学内容. 如《轴对称图形》学习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大家放过风筝,说说自己的风筝的构造和特点,感受轴对称图形,或猜谜语——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这个“轻柔的短函”可能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然后,我们用多媒体展示翩跹的蝴蝶,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知道、判断、动手做轴对称图形. 抽象的数学概念就能形象起来.

可见,我们小学数学课堂要改变传统的师教生听二元课堂结构模式,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参与提升,缩短师生心理距离,让学生想学、会学且能学.

二、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本质上是通过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考的方法,能够通过形象抽象的认识数学问题,能够学会数形结合、化归思想,形成自主转化、分析、综合、假设能力. 如已知工作量、工作时间,然后“照这样计算”完成实际工作量、提前完成时间等就是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来解决问题的. 这样的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中,学生只有运用合理的数学思维,沟通条件与问题、建立清晰分析和解决思路,才能获得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的提升. 如在圆面积的公式、圆柱体侧面积等的学习中,我们是让学生由形象思维出发,通过对长方形的面积、圆柱模型侧面剪开后的长方形的对照中发现新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实践操作之后的思考和概括能学会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

在小数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知识的前后勾连和衔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 如《按比例分配》学习的前提是学生掌握什么是平均分,之后由平均分这1 ∶ 1的比例的特例感受、理解按比例分配. 让学生借助例题的学习,深入感受按比例分配之间的关系,如总量和几个部分量的比,部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各是多少?让学生感受要把各部分量的比转化为以重量为单位1,比前后项相加求出总份数的逻辑知识. 如在“图书馆的三类图书共有680本,其中文艺类与故事类本数的比是2 ∶ 5,第三种图书小说类比文艺书多50本,这三类书各有多少本?”的解决中,我们不能按照常规的思路,需要找到三者之间与总数的关系,通过合理转化获得问题的解决. 可以设文艺书的数量为2x,然后,相应转化列出2x + 5x + 2x + 50 = 680进行求解. 再如“AB两桶油的重量比是4 ∶ 3,当A桶油用去■ 后,B桶油的重量比A桶多15千克,A桶油原来是多少千克”的问题,我们只有引导找出二者之间变化前后的关系,将它们化成都以A桶油为单位1的问题,才能找出问题的解决路径.

另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设计教学例题,通过对教材例题的进一步加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运用数学思维,如平面图形的周长变化的我们可以常规计算获得,也可以数形结合,通过割补、移位等解决.

总之,在注重数学思维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学,还要让他有会学的能力和思维. 只要我们在优化情境下教学,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方法. 那么,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思维学习品质,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和运用的素养.

【参考文献】

[1]顾苏.爱学 会学 会用——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2014(11).

[2]陈清.加强思辨训练,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5(08).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3:01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5:40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