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必要性分析

2015-07-05 06:07田华安玉兴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辽宁必要性

田华 安玉兴

摘要:在城市雾霾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背景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减少雾霾,甚至是实现节能减排,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电能替代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案。据此,探讨了辽宁省实施电能替代战略的必要性问题,认为辽宁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势在必行。

关键词:电能替代;必要性;辽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03802

1引言

雾霾是空气污染的最为表象的显现形式,造成雾霾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工业生产、冬季供暖、汽车尾气是主要原因。在既有的环境容量之下,空气质量的下降是必然,因此只能从减排的角度来降低空气污染。在减排的手段和方法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一技术手段、控制废弃排放量和标准这一行政手段以及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手段都是可行的方法。但是用电能来替代工业生产、供暖、汽车等以煤炭、石油为主的传统能源却是最为可行、成效最为显著的手段。雾霾只是环境污染的表象,但恰恰是这一表象极大提升了全社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忧患意识。其实,学界、职能部门等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能源的稀缺、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污染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永久性的课题。三者之间的协调,唯有走低碳经济之路,节能减排是社会前进和延续的根本。节能需要技术先行,减排则需要制度创新或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变。当前,无论是宏观政策背景,还是相关产业实际,或是成熟的国际经验,或是区域发展现状,都将节能减排指向一个可行方案——电能替代。同时,在学术界关于电能替代的研究也已经展开,但是关于辽宁省的电能替代的相关研究,几乎是空白。

2辽宁实施电能替代的宏观和中观背景分析

从宏观政策背景来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后简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依托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切实加强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增强电网优化配置电力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极为突出的位置,形成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行的五位一体式发展模式。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总量消费,强化节能减排,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熊怡,2013)。曾珠(2013)认为,报告中第一次将环境保护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将其纳入到基础性公共服务领域,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从产业背景来看,由于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数量巨大,已经成为雾霾产生的最主要原因。2013年8月15日,国家电网开始实施电能替代实施方案,要求在其经营区域内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发挥电能便捷、安全、清洁、高效等优势,面向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积极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国家电网公司的“电能替代”方案概括而言就是三句话:一是“以电代煤”,主要是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与厨炊等用煤改为用电,减少东中部地区直燃煤和污染排放总量;二是“以电代油”,主要是发展电动汽车、农村电力灌溉,减少石油依赖;三是“电从远方来”,就是把西部、北部的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西南水电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到东中部,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

3辽宁省实施电能替代战略必要性分析

3.1电力供给端与需求端非对称性,产能富余

辽宁省总装机容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01年的1540.38万千瓦增加到2013年的3965.72万千瓦,是2001年装机容量的2.57倍。2001年辽宁省供电量为683.61亿千瓦时,2013年达到1515.09亿千瓦时,是2001年的2.22倍。2001年辽宁省售电量为651.32亿千瓦时,2013年达到1682.16亿千瓦时,是2001年的2.58倍。从数据来看,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并没有呈现同步增长趋势,发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009至2013年,辽宁省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61%、2526%、54%、774%和8269%,而发电量同比增长49%、1223%、62%、-06%%和71%,发电量增速明显低于装机容量增速。2012年,用电量增速较高省份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如新疆(300%)、西藏(168%)、海南(123%),安徽(115%)、贵州(109%)、云南(93%)、陕西(86%)、内蒙古(82%)等;用电量增速较低省份主要分布于东北、东部沿海及个别中西部省份,如重庆(08%)、上海(10%)、吉林(11%)、辽宁(21%)、宁夏(24%)、浙江(30%)、河北(31%)、黑龙江(33%)等。由于需求侧对电能需求的增长缓慢,因此近年来辽宁省在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方面,存在着“弃风”、“弃光”的问题,导致设备闲置,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在电能富足而需求缓慢的情况下,提高各领域对电能的终端消费需求数量,势在必行,而实施电能替代这一举措,无疑会刺激终端消费领域对电能的需求,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同时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一目标。2013年辽宁电网面临负荷增长缓慢,核电机组陆续投产,火电机组供热面积持续增大,风电装机容量高速增長,局部地区送出受限等多重不利因素,风电消纳面临严峻考验。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随着国家宏观经调控的科学化和合理化,绿色GDP将会取代传统的GDP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传统的GDP增速会有一定程度的放缓,这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总量的减少,进而社会用电量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在装机容量既定的情况下,电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会进一步拉大,电能富余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

3.2能源环境经济(3E)发展非协调性,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辽宁乃至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3E,即Energy、Economy和Environment)三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相互冲突的地方,与此同时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等环境因素对能源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制约作用,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极高的成本。此外,经济发展与能源生产消费间也反映出一定的非均衡性(王丹,2012)。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能源供应短缺,能源使用效率偏低。从经济——环境角度来看,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十分粗放,环境污染严重仍旧是不争的事实。总之,经济的发展需要能源作为支撑,能源的大量供应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恶化会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化,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动态关系。因此,构建生态文明辽宁,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其中的一个突破点就是实施“电能替代”战略。

3.3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源消费方式亟待创新

目前,辽宁省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仍以煤炭、原油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单位GDP能耗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利用效率低。辽宁省近年发电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4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55%,更远低于欧洲和美国的发电用煤比重;煤炭在辽宁省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高达8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48%,电力仅占不足10%(全国平均值为20%,发达国家为40%以上)。煤炭的低效利用加大了能源的消费总量,而且也增加了环境的污染。

3.4城镇化加速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全省城镇化质量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服务更加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一方面,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会造成人口大规模向城镇化集中,带来环境的加速污染。主要表现在“三废”排放的增加,降低环境自我恢复能力,增加城镇的环境压力。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数据分析表明,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城镇化对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最大,即城镇化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会导致工业废气排放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李佐军,盛三化,2012)。高速城镇化增加固体废弃物(固废)排放并产生大量城市污水,使工业与生活固废及污水产生量剧增。

另一方面,城镇化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高速城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交通、供排水、供热、供气、防洪、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对生态环境既有不利影响,也有有利影响,其中不利影响尤其应引起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会促使大量的烟尘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环境的气体产生,带来大气污染以及温室效应。据统计,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排放则占社会总排放的25%。而处于北方的辽宁省,每年有近半年的采暖期,每年用于采暖供热的煤炭占全省总用煤量的3/5。

参考文献

[1]熊怡.我国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道与术[J].中國电力教育,2013,(21):3841.

[2]曾珠.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财经理论研究,2013,(01):3438.

[3]王丹.基于3E系统协调发展的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4]李佐军,盛三化.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隐忧与应对[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4):6973.

[5]曹东莉,袁越,李志祥.电能替代应用及效益评价[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04):3034.

[6]宋胜荷,刘春华,李志宾等.实施电能替代促进节能减排[J].科技创业家,2013,(21):72.

猜你喜欢
辽宁必要性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辽宁舰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