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打破传统一成不变、因课而异的问候,学生既新颖又好奇,不仅鼓起了学生快乐学习的风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开启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的信心,给了他们自信、勇气和力量。小小一句问候语,成了和谐课堂的助推器,使情感教育收了春风化雨、润无声的效果。
关键字:课堂问候语 心理健康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新课标》中指出:“要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在平等、和谐、民主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才可能保持在最佳状态。那么这种氛围的创设应始自课堂伊始,让我们反观一下我们的课堂问候吧: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老师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的往讲台前一站,声音洪亮地一声:“上课!”,可是,与此相呼应的却是同学们漫不经心、无精打采的“老师好!”当然也有不开腔的。这种一唱一和的、走过场式的问候,学生早就烂熟于胸,不假思索就能作出回应。久而久之必然感到腻味,甚至厌烦。就达不到上课问候应有的目的。课前一定要使用这样的礼貌用语吗?有没有替代的内容或形式?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的课堂实录使我豁然开朗:
请看他的习作课的开课:
(上课了,靳老师面带笑容的走进教室。)
师:上课!
(学生起立)
师:同学们真精神!
生:(突如其来的一句问候语,让说惯了“老师好”的学生无从应答)
师:……(微微一笑)你们不要说“老师好”,也来夸夸老师。
生:(豁然开朗)老师真精神!
师:可不可以换一个字?
生1:老师很精神!
生2:老师更精神!
师:同学们真可爱!
生:(齐)老师真可爱!
师:老师我能说可爱吗?(靳老是笑了,学生也笑了。)
生1:老师真可亲!
生2:老师真可敬!
生3:老师真和蔼!
师:同学们,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生:(齐)老师,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学生说完,又乐了,马上有学生发言。)
生1:老师,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
生2:老师,初次见面,请多多指导!
生3:老师,初次见面,请多多指点!
……
靳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的这段对话,让人不由拍案叫绝,回味无穷。这样的问候,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师生之间的情感逐渐融洽、和谐。从问候开始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开启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的信心。和学生用心灵对话,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萦绕心头多年的疑问瞬间被解答,惊喜之余我对课堂师生问候语做了大胆的改革尝试。
一、问候语与心理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
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所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因此注重学生情感,致力于营造一种能让双方更精神愉悦的良好开始是必要的。
例1 那天天气特别糟糕: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操场上白白花的全是水,简直成了一条流淌的河,上面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无数的水花;远看,楼房和树木都是模模糊糊的。这最后一节语文课后就要放学了,课前同学们都担心如果雨不停可怎么回家呀? 我不希望他们因为天气心有所思而影响上课的情绪,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詹天佑》,我语重心长地问候道:“同学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孩子在我的暗示下齐声回答:“老师,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这么简简单单的问候语,却把学生的思绪由关注天气引入关注学习内容,并为教学内容的进行做了铺垫。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地上完了最后一节课。对孩子们的问候语可以随着心情、时事、教学内容等的不同而不一样。“同学们,语文课用心!” “同学们,语文课做自己的主人!”
一声问候的响起,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想整合到课堂上,为课堂的交流作好准备。好的问候语,能有效促进教学活动。
二、问候语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情感教育无痕渗透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教育”。问候语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用问候语串联整堂课的教学,使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问候语与经典古诗文相结合,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经典古诗文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是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学习这种语言,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同时经典古诗文积淀了中华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体悟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这些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发展和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作为文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民族文化的传承这历史使命。因此,利用课前摘抄,问候积累这样的方式既有效利用时间,又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四、问候语与节日相结合,促文明行为的养成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美德。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一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和素养。荀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本,更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多使用礼貌用语,往往是消除误解,缓和矛盾的良方。古人说:“言为心声”。的确,语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让我们的语言更美、行为更规范、心灵更纯洁!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结合节日的问候更有意味深长的内涵,学生除了养成尊重老师、尊重长者、礼貌待人的好习惯,还能学会结合节日特点灵活应用,使问候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参考资料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二期(总第118期)《应重视经典诗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