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
摘 要
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的源泉,引来数学教学的活水。在教学中要能够让数学教学植根于生活之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要以生活诠释数学,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生动、直观,易于理解;要在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复杂的生活信息中抽取需要的数学问题。只要将生活带进课堂,将知识融于生活,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新課标 初中数学 生活化 创新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包括数学学科在内的所有科学均来源于生活,并指导我们生活。所以,在新课标要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要让学生真正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上有显著提高的大背景下,探究具体学科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即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思路,将生活纳入到教学活动范畴的策略,也就有了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初中数学的实践,拟在本文中谈谈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生活化创新教学的问题。
一、让数学植根于生活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华罗庚:“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生活实际。”因此从已有的生活现象、熟知的生活事例、常见的自然现象、亲近的社会生活中导入新知。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比如,七年级数学的“绝对值”这节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教材提供的学习背景,也可根据学生所处的社区及生活的日常经验来创设情境。上课开始时,我通过具体的例子:星期天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 20 千米,到江边,下午她又向西行 30 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江边、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 0.15 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江边和蔡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江边、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情景的创设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获得数学体验,不仅加深对绝对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学习绝对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发学习的
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抽象的数学题或知识化为身边符合实际生活情境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发散思维。
二、以生活诠释数学,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生动、直观,易于理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教学某一数学知识时,我往往不先出示数学问题,而是先提出相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急于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为谋求简便而不得不思考数学问题。这样,数学问题就成为了学生急于探究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方面,我们又促使数学问题的解决变得既具有浓重的现实意义,又具体、生动、直观地呈现了一种或多种解答思路。例如讲解《认识三角形》时,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何进一步探寻组成三角形的元素之间关系,我和学生们一起做个实验(自制教具):这是一端相连但能转动的两根木棒,一根长 20 厘米,一根长 30 厘米。另外,这里还有三根长度不同的木棒,黄棒长15 厘米,白棒长 10 厘米,黑棒长 60 厘米。现在要钉一个三角架,使端点相互连结,请同学们试试看,用哪一根木棒合适?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白棒和黑棒都不合适,只有黄棒合适。由此,学生首先建立一个印象,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则三个边的长度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某一边过长或过短都不行,那么这个制约关系是什么呢?从而正式引入课题,获得“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及“a+b > c,b+c > a,c+a > b”的数学表达式。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直线形中线段不等关系的重要依据,应使学生确实掌握。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出数学结论,从而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头脑,无疑是有价值的。
三、在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生活正是问题的源泉。教师的作用首先是善问,其次是引导学生自问。这样,我们就能逐步引导学生自觉地“在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又必将迈向一个新的天地。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图形”时,恰巧学校在装修几间会客室,我把学生带到装修现场,分别出示了我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的”、“四边形的”、“五边形的”、“六边形的”地砖,请孩子们(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一个角落设计地砖铺设方案,看谁设计的好。那堂课空前的令孩子们饶有兴致、大有收获!
四、引导学生善于从复杂的生活信息中抽取需要的数学问题
生活是万花筒,其中的问题包罗万象,涉及各门学科、各个方面,数学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我们在展现数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的同时,还要重点突出数学化的过程,重点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至于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走出校门观察周边环境,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呈轴对称图形的。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每天看见的、但又没有意识到的是轴对称图形的物体一一找了出来。更有意思的是学生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也讲得头头是道。这无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离
得很近,也增强了学生今后运用数学知识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总之,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的源泉,引来数学教学的活水。只要将生活带进课堂,将知识融于生活,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