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儒敏 孙晓溪
摘 要:建安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是一个特殊阶段,特别是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的过程中,对于学术发展与政治秩序的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总的来看,建安文学开创了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自觉,尤其是从文学活动及文学观念的形成上,建安文学的价值理念,以及深层次的文学创作实践,更是其特定时代下推进社会理性与自然理性全面自觉的高度统一,彰显了中国古代文人以理论形态为主的品评文学的建构实践,有力的促进了古代文学活动迈向健康发展的历史序幕。
关键词:建安文学;文学创作;文学活动;文学观念;价值探索
建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学觉醒时期,也是中国文人在关注自我价值追求实践中,凸显人的自觉性的关键节点,尤其是在建安十三年三国鼎立局势的形成,建安文人在面对复杂时势中,在思想呈现开放融通,在文学上打破经学独霸的局面,并从经世致用、尚实精神中来治身齐家。建安时期的文学发展迎来了新的阶段,道家自由思想的彰显,儒家主流思想的形成,以及学术知识结构的重新整合,给社会思想、文学创作取向带来深刻影响。
一、建安文学创作的总体演进特征
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基于特定时期、特定实践过程来实现,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认识,同样需要从其本质特征及属性上来把握。在建安时期的文学发展历史演进分析中,徐公持认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安元年至建安十三年,第二阶段是建安十三年至建安二十四年,第三阶段为黄初元年至太和流年。其分类思想是鉴于对建安文人的创作实践活动,并从文学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年代承继上来得出总体特征。
(1)创作活动呈现出集体式风格
在建安十三年之前,对于文人的创作作品多以个人为主,如祢衡的《鹦鹉赋》,而之后的文学创作则带有明显的集体性、社会性色彩。如陈琳在跟随曹操北征过程中所作《神武赋》,所选用的文体样式多以同一题材或同一事件来抒写情感,与应玚的《撰征赋》具有明显的唱和特征。此后,建安文人的唱和诗体日益普遍,如王粲、陈琳在曹操南征刘表路经汉水而作《神女赋》,据俞绍初辑录的《建安七子集》中的《神女赋》有云“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赞皇师以南假,济汉川之清流。感诗人之攸叹,想神女之来。”从俞先生的作品评价来看,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在赋的创作上,总体情调是激昂的,与建安十四年三月赤壁大战败北后创作具有显著的差异。
(2)创作实践中由自发转向有組织的发展趋向
从建安前期文学创作实践来看,其作品多呈现自发性,如曹操的《度关山》、《蒿里行》、王粲的《登楼赋》、《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以及孔融的《六言诗》、《离合诗》等,其作品多以对现实的情感触发。建安十三年后,从唱和诗的发展,尤其是曹氏兄弟发起的集体文学创作运动,对建安文学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不仅如此,在建安十六年后,对于曹氏父子组织的文学活动,多从文人的自身体验中来激发灵感,感于事而发。在游猎、登台、宴饮、琴棋等活动中,如邺城铜雀台上,曹操组织的诗文创作在建安文坛上的崛起,可以揭示其有组织、有意识的开展文学创作活动。当然,对于自发式的文学创作并未消失,如曹植的《洛神赋》,曹丕的《感物赋》,以及其他文人的赠答书信等,这些作品同样构成了建安后期文坛的创作主流,也促进了建安文学在后世文学脉络中的节点作用。
(3)创作方式由单一呈现多元化趋势的演进
建安文学创作在经历初期的单一模式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创作主体并存的新局面。如前期的文学创作,多以文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而引发创作热情,并非主动去挖掘和寻找创作思路。然而,这种被动的创作情感往往能够从体验者视角表现出真诚。之后的文学创作,一改传统单一模式,逐渐进入多元化新阶段。积极主动的创作热情唤醒了创作主体的激情,也在创作实践中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如曹操在江陵置酒,徐干作《序征赋》、阮瑀作《纪征赋》,曹丕作《述征赋》,王粲作《初征赋》,都是在颂扬曹操南下荆州所取得的壮举。还有一些娱乐性的诗文,其创作价值多表现对创作活动的灵感激发,与战国后期宋玉的《大言赋》、《神女赋》、《风赋》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学创作体现出由疏到密的历史变迁
建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实践,从每年的作品数量上来看呈现明显的时间界限,建安十三年之前的作品数量较少,之后篇数呈现剧增趋势,尤其是诗赋等纯文学作品的增长速度更快。据统计,建安十三年之前的作品达94篇,建安十三年至二十一年,作品数上升至前十三年的2倍,建安二十二年至曹丕继位,建安文坛作品创作开始急剧下滑,诗赋纯文学作品数量骤减,最后在建安二十二年,建安诸子的谢世,只剩下曹植一人独撑局面。
二、建安文学的文学观念及功用价值
建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实践对于后世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对于建安时期文人的文学创作认识来说,由最初的恪守儒学观念到魏晋文人对情感审美观的转变,建安文学的文学特征及价值功不可没。
(1)建安文学的文学品评实践的历史意义
在建安文学发展历史上,文学品评活动始终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建安文人以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实现了从情感化到理性化的转变。在建安时期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下,建安文人在机遇与困惑中昂扬奋发,为文学观念的深化创造了适宜的土壤。就建安文学史料分析,文学品评属于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其形成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与思考,借助于推理、判断来完成的理性创作。如陈琳在建安十二年写成的《答张纮书》,曹植于建安十五年写出的《七启序》,阮瑀、应玚的《文质论》等等文学品评,不仅在于反映其文学艺术创作观点,还能够从文化教育中来推进文化发展。正因为如此,在建安文学品评实践中,他们的创作意图更加明晰,在表现风格上更趋自觉,大家能够从文学作品的品评中来各抒己见,增进文学作品的交流。
(2)建安文学文学观念的表现形态
建安文学观念在表现形态上,从最初的情感形态转向理论形态,特别是在建安十九年后,随着建安文学作品的不断推出,其文学观念从最初反映作家创作的情感体验中,逐步上升至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探索中,并从理论形态上来品评文学的文本。理论形态的文学观念是一种理性活动,在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从文学的本质特征、文体、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品评。如“文气说”、“文质论”、“文体论”等理论观点的出现,在促进建安文学品评发展中,也强化了对文学作品创作的理论概括。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倡导的“文气说”,将文与气融入到文学品评中,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在思维方式上,建安文学品评促进了文学思维观念的发展。从中西方文学创作思维对比来看,中国人注重形象思维,在文学观念上更加凸显情感色彩的浓郁,而品评活动兴起后,对于理性色彩的转变,有助于从理性的形象思维中凸显作品的对比、判断。如在王粲的《登楼赋》中,“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钦之叹音”。借用孔子的故事来说明人情同于怀土兮的思乡之情,而“惧鲍瓜之徒悬兮,畏井谍之莫食。”则引用《论语 ·阳货》中的“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来表达高洁之德不被人所用的苦闷。
(3)建安文学观念的历史功用分析
建安文学品评的发展,一方面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言论水平,另一方面从理论视角强化了对文学观念的理性表达。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创作者自身感悟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从文学作品到文学现象的出现,建安时期的文学品评具有明显的思想价值。王充在《论衡·超奇篇》中提出“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闲,审定文读,而以教授为人师者,通人也。抒其义旨,损益其文句,而以上书奏记,或兴论立说,结连篇章者,文人鸿儒也。”对于王充来说,其思想在于表明饱读经史却无自见,徒以教人;而对于涉猎经义,又能杼其义者,往往拥有较高的立说造诣,且著文尤甚。由此可见,对于学识、才智的论断评述,要从其文来看,观其文则论其识。建安文学品评在强化品评者理性思致上抓住了品评对象的本质特征,更能够凸显品评者的感悟与穿透能力。二是强化对品论者理论概括能力的提升。文学品评还要拥有相应的理论概括高度,对于文学评论者,既要能够洞察作品所表达的核心,又要从概括过程中增强理论高度,获得对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能力的培养。如在曹植的《七启序》中有“昔枚乘作《七发》,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辨》,崔驰作《七依》,辞各美丽,余有慕之焉!”。由此可见,曹植在品评枚乘等人的语言作品特征時,从其文辞手法上表现出羡慕之情。王粲在《咏史诗二首》中,对于“《黄鸟》作悲诗,至今声不亏”,是从《诗经·秦风》中的《黄鸟》一诗品评中来升华,使得今人仍诵吟不止。
三、结语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实践及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其对文学自觉性的揭示上,依托文学品评理论,对后世文学创作及文学品评提供了文化评判基准。当然,从建安文学的文学品评实践中来看,对于探讨的问题还存在局限性,如阮瑀、应的《文质论》,其对“文”与“质”的看法多着眼于修养,具有显著的伦理色彩,未能真正深入到文学的本质层次。但从另一视角来看,建安文学在文学领域中的探索,特别是对文学品评和文学创作的研究中,规范和引导了文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使得文学创作活动更具自觉。任何文学现象都是延续的,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所占据的关键地位也是显著的,特别是其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指导作用,其价值对文学观念的形象产生直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9(1):3.
[2]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卷2),中华书局,1989,7(1):44.
[3]郁沉、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14页.
[4]张少康,卢永磷编选.先秦两汉文论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5:512.
[5]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1)[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6:143.
[6]张朝富.建安文学不含吴、蜀文学[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7]王玫.建安文学在十六国及北朝的接受状况[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8]魏宏灿.建安文人对建安文学的批评[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9]蒋立甫.刘勰论建安文学[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4).
[10]石云涛.论刘勰对建安文学的研究[J]. 许昌学院学报,1985(01).
[11]赵治中.建安文学献疑三题[J]. 丽水师专学报, 1987(04).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