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薇
摘 要: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典——《蜀语》,由明初遂宁人李实所作,并成于清初。该书较为完备的记录了当时的蜀方言,对其研究有助于现代四川方言研究。选取书中5个有关称谓的典型代表词条,通过古籍文献探求语源,从而确定这些字的本字,并对其在现代蜀方言的存在、运用情况进行说明。
关键词:《蜀语》;方言;本字
崖○官长。民间隐语。如长官曰大崖,佐贰曰二崖。考《唐语林》曰,唐长入许小客谓唐崇曰:“今日崖公甚蚬斗。”考《说文·屵部》:“崖,高边也。从屵,圭声。”又考官字,从 ,( )音堆。崖也,官也,皆巍高之意。
《说文· 部》:“官,吏事君也。从宀从,犹众也,此与师同意。”郑玄注《周礼·秋官·士师》“二曰官禁”:“官,官府也。”颜师古注《汉书·贾谊传》“所学之官也”:“官,谓官舍。”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凡从宀之字皆以屋室为义。官字下从,盖象周庐列舍之行,谓臣吏所居,后乃引申为官职之称。《周礼》官府都鄙并称,是其本义也。”大约在魏晋时期,“官”亦由“官员”之义引申为“对君主、尊长等男性的敬称”。如《晋书·石崇传》中侍妾称石崇为“官”。《南史·戴法兴传》:“外键云:宫中有两天子,官是一人,戴法兴是一人。”又《袁君正传》:“年数岁,昼夜不眠……官既未差,眠亦不安”,其称父亲为“官”。到了后来适用范围更广。《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看官听说……”《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将船摇近岸来,到:‘小乙官,着了雨,不知要何处上岸?”
崖,《说文·屵部》:“崖,高边也。”王筠句读:“崖,水之边而陗高者也。”《玄应音义》卷十六“无崖”注引《说文》:“崖,岸高边者也。”《慧琳音义》卷十八“崖岸”注引《说文》:“崖,山高边也。”“山崖”注引《集训》:“崖,山际边处也。”“崖揆”注引《集训》:“崖,山险岸也。”所见均与“称谓”无关,而与“公”合用为“崖公”则有书证。唐崔令钦《教坊记》:“诸家散乐,呼天子为‘崖公,以欢喜为‘蚬斗。”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中有“散乐呼天子为崖公,以欢为蚬斗,以每日在至尊左右为长入。”李白有诗《赠僧崖公》“江濆遇同声,道崖乃僧英”。“公”在古代是常见的尊称,运用范围也很广,“崖”与“公”连用盖因“巍高之貌”引申为对男子的尊称。考古音,《广韵》:“崖,五佳切,平佳,疑。又鱼羁切。平支,疑。”《广韵》:“官,古丸切,平桓,见。元部。”见母和疑母同舌面后音,支和元同属阴阳旁对转。因此“崖”、“官”二字音、义相近,實为互借。清梁章巨《称谓录·夫之父》:“马令《南唐书》:‘翁媪怒曰,自家官自家家,何用多拜耶?注云:‘浙谓舅为官,谓姑为家。《野客丛谈》吴人称翁曰官,姑曰家。”今谓官长多用“长官”、“军官”、“外交官”等词。“崖”于今意义保持不变,指“山崖”,而尊称“官长”之意今已消失。在川方言中,“崖”也指“山洞”,在赣语与粤语中可指“老鹰”,在中原官话中则指“岸”,读音也有很大的改变。[1]p.5480
汉○年长者曰老汉,少壮者曰汉子。《南史》,青衣小儿见王懿,惊曰:“汉已食未?”谓华人为汉者,因汉武帝威震外国,故外国畏而称之曰汉人。历数几更,犹不迁改。古铭曰:“汉德威威,永布宣扬。”不虚矣。《大明会典》:“殿前有大汉将军。”
《说文》:“汉,漾也,东为沧浪水。从水,难省声。灭,古文。”朱骏声《通训定声》:“域中大水也。出今陕西汉中府宁羌州北嶓冡山为漾,至南郑县西为汉,今名东汉水,东流至湖北襄阳府均州名沧浪之水,又东南流至汉阳县汉口合江。”《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可见“汉”最初为水名。自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汉”作为朝代名遗留下来。两汉以后,长城以外之人,称长城以内地总曰汉地,相沿不改。称男子曰“汉”或“汉子”,所见书证始于晋时,为北方少数民族对汉族男子的称呼。《北齐书·魏兰根传》:“显德怒云:‘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北史·齐文宣纪》:“李集面谏,集对如初,帝大笑曰:‘天下有如此痴汉!”《北史·邢邵传》:“此汉不可亲信。”后便将“汉子”作为男子的普通相呼之称,有时上冠他词或省“子”字。《旧唐书·狄仁杰传》:“朕要一好汉刃使,有乎?”宋陆游《辍耕录》云:“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盖始于五胡乱华时。引《北史·魏兰根传》,据此传,则晋时已有汉之称,亦非贱词也。《廿二史考异·南史二·王懿传》: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中华大字典》:汉按俗语音好汉、英雄汉则为赞美之称。“汉(子)”又俗谓人之丈夫,与“良人”同。《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八戒道:‘娘,你上覆令爱,不要这等拣汉。”《福惠全书·刑名部·人命上·疑狱》:“叫他汉子来,交与他,凭他去罢。”可见李实所按无误,称人之“汉”本字为此字。今“汉”用法保持不变,为“男子”之通称。
小子。 ,音积,小也。
考字书,仅见于《集韵·职韵》:“ ,节里切,小也。”《康熙字典·人部》:“ ,《集韵》节里切,音积,小也。”此字无书证可査。其本字或作“癠”。《尔雅·释诂上》:“癠,病也。”因“病”,而不生长,故短也,小也。《方言》卷十:“凡物生而不长大亦谓之鮆,又曰癠。”郭璞注:“今俗呼小为癠。”《广雅·释诂二》:“癠,短也。”《玉篇·疒部》:“癠,物生不长也。”《广韵·荠韵》、《集韵·荠韵》:“癠,短皃,物生不长也。”《集韵·霁韵》:“癠,短也。”王念孙疏《广雅》“癠,短也”:“郭璞注云:‘今俗呼小为癠,音荠菜。案荠亦菜之小者。”可见,此词最初指物“短小;瘦小”,自李实所著录后,对象转移到人身上。《蜀方言》卷上:“体小曰癠。”[1]p.5724嘉庆十二年《芜湖县志》卷一《地理志·方言》:“物之小小者谓之癠癠。音荠,俗音若赉。”光绪二十四年《嘉应州志》卷七《方言》:“人瘦小谓之癠。俗作奀字。案《方言》:‘凡物生而不长大亦谓之鮆,又曰癠。郭注:‘今俗呼小为癠癠,音荠菜。仲和案:今俗别作奀字,盖以不大会意也。其声亦近癠。”章炳麟《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三州谓人小曰癠。”民国十五年《简阳县志》卷二十二《礼俗篇·方言》:“体小曰癠个子。”丁伟汾《方言音释》:“俗谓小儿身体不发育者,谓之小癠癠。”[2]p.389民国十八年《嘉定县续志》:“癠,俗言短小也。”今蜀方言中仍存在此词,谓“排行最小的儿子”[1]p.6202,有“小儿子”之 “~~娃”的称呼。另外在吴语、湘语、客话中也有此词,谓“短;小;短小”。杨树达《长沙方言考》:“今长沙谓小物曰癠。”
姐○呼母。姐读作平生。如呼女兄,作上声。《说文》:“蜀谓母曰姐。”《广雅》:“姐、媓、妣、毑、 、奶、媪,母也。” 毑音子,奶音你,媪音袄。
呼母曰姐,有关的记载由来已久,应为古蜀方言。《说文·女部》:“姐,蜀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从女,且声。”段注:“方言也,其字当蜀人自制。”《广雅·释亲》:“姐、媓、妣、毑、、奶、媪,母也。”《玉篇·女部》:“姐,兹也切,《说文》云:‘蜀人呼母曰姐。”《广韵·马韵》:“姐,羌人呼母。”段注:“蜀羌地接,盖与蜀人语同也。”《集韵·马韵》:“姐,于野切。《说文》蜀谓母曰姐。古作毑或作她、媎。”以“姐”称“母”,实则是以下辈称谓来称呼上辈,这种做法自南北朝时已有用例记载。《北齐书·南阳王绰传》:“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又《文宣皇后李氏传》:“后有娠,太原王绍德至阁,不得见,愠曰:‘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彔·宪圣不妒忌之行》:“上尝语宪圣曰:‘极知汝相同劳苦,反与后进者齿,朕甚有愧。俟姐姐(高宗称母韦太后)归,尔其选已。”[3]p.223中古以后,由于词义发生变化,尊女之长者谓“姐”。李白《寄东鲁二稚子》:“小儿名伯禽,与姐亦齐肩。”《能改斋漫录》卷二:“近世多以女兄为姐,盖尊之也。”“呼母为姐”的称呼沿袭到近代。明陈士元《俚语解》卷一:“蜀人呼母为姐,而呼姊亦曰姐。”清沈龄《续方言疏证》:“蜀谓母曰姐。案《广雅》:‘姐,母也。”民国十四年《渠县志·礼俗志下·杂俗》:“称父母曰爹母,或曰爹妈,亦有称阿爸、阿姐,阿爷、阿娘或爸爸、姐姐者。”其并不仅仅只限于在蜀方言中,其他地方如中原官话、赣语、闽语等中也有这种称呼。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卷三84页):“《说文》:‘蜀人谓母曰姐。今山西汾州謂母为姐,湖南别谓祖母为唉姐。”余心乐《赣西北方言词考释》:“叶绍翁《四朝闻见彔》……今武宁东北部呼母为阿姐。”苏文擢《粤东方言考》:“”粤之呼母不一,或以姐称。以四称者(妈、娘、家、姐)皆通行于吾粤。”[1]p.3759今四川部分地区仍然存有这种称谓习俗。如黔江等地有呼母为“阿姐”者,营山呼妈为“哎姐”者,万源县旧院乡何姓及大竹乡房姓均呼母为“歪姐”者。[1]p.223
崽○谓子。崽,子改切,音宰。扬子《方言》:“江湘之间,凡言是子谓之崽。”凡劝人饮,或推物与人,恐不受,则誓曰崽崽,或曰万崽,言若相辞,则我当为子也。又自高侮人则称人曰崽。郦道元《水经注》曰:“弱年崽子。”
崽,《集韵》子亥切,上声,谓“子”。《方言`卷十》:“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齐东言子矣。”可见此字是来自于古楚方言区。《广韵·皆韵》、《集韵·皆韵》:“《方言》云:江湘之间凡言是子谓之崽。”又《海韵》:”湘沅呼子曰崽。“《俗书刊误·俗用杂字》:“江、湘、吴、越呼子曰崽。音宰。”亦称“子”为“崽子”、“崽崽”。《水经注·滱水》:“至若娈婉丱童及弱年崽子。”《蜀方言》卷上(356页):“小儿曰崽崽。” 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语》:“小儿曰崽。”民国十七年《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七《风土志·方言》:“稚子曰崽崽。”1935年《云阳县志》:“小孩曰娃,亦曰崽。”[1]p.6119周立波《盖满爹》:“卜老先生私下对人说:‘他再生崽,我替他起名柏森、柳森、樟森和杉森。”亦可为骂人语。见上文《水经注》。又《广韵·皆韵》、《集韵·皆韵》:“崽,自高而侮人也。”清高士奇《天禄识余·娈童》:“今北人骂顽童曰崽子。”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崽,成都、安庆骂人则冠以崽字。成都音如哉,安庆音如簪。”亦可用来呼幼小的动物。钱绎笺疏《方言》卷十“崽者,子也”:“今大河以北谓畜类所生子曰崽子。”《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夜猫子白日里又不出窝,忽然听得人声,只道有人来掏他的崽儿来了。”此字亦作“仔”。清洪秀全《太平天日》:“凡有奸心帮妖者,及一切偷闲之妖魔仔,个个都要驱逐下去。”清李钟珏《禁猪仔议》:“南方以物之稚者曰仔。猪仔者犹言小猪也。”[1]p.1295今“崽”字在蜀方言中音义犹存,可指人,也可指动物。此外,在北京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晋语、吴语等中也存在。[1]p.6119
参考文献:
[1]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续考[M].成都:巴蜀书社,2014.
[3]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西南科技大学文字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