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人行必有我师”说开去

2015-07-05 15:30黄轶明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黄轶明

摘 要:数词“三”从产生起就是计数符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三”字的虚实用法。最后解释“三”字使用普遍的原因即民族喜好。

关键词:数字词;实指;词性;虚化

引言:《论语.述而》中三人行这句话在《汉语成语词典》中这样解释道:“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一人可成为我的老师,“三”的解释发生了变化。 本文拟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汉语中的“三”。

“三”的词性及语法特点

汪中《述学·内篇·释三九上》说:“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为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从中可见“三”字是最少的多数,如“三言两语”中的“三”搭配上“言”明显是形容话很少。再如,“三户亡秦”楚国作为春秋时国土最大,人口最多的侯国,显然这里也为了凸显人少,而并非实指或者是虚言其多。

我们看看“三”在成语中的运用。有实指:“岁寒三友”这里三友就是梅松竹,意义非常确定。“皈依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有虚指:三番五次,朝三暮四。还有实指向虚指的转化:如“三顾茅庐”起初表示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现今泛指多次邀请,很多成语由于所用甚多,语义虚化是大势所趋,下面我们看看以“三”为代表的数词的实指与虚化用法。

数词分为序数词和基数词,汉语中的“三”是数词。如“二 三 五”就是典型的基数词,“第一。第五”就是序数词,数词常常和量词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短语,如“一张纸,第三名”。可见数词属于“实词”的范畴。但是实际使用中数词大多以虚化的形式出现。像“三言两语”“三户亡秦”“二三其德”“三长两短”。在古汉语中虚化数词“三”最常用的的虚化用法是凸显多或者少。这一特点在众多古文中都有所体现。如: 李益《从军北征》中的“碛里征人三十万”。 李白《将进酒》“会须一饮三百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各句里的数词三十,三百,两三, 都不能理解为具体的数字,它只是一个虚指,用来表示人数和事物的众多或者形容雨的少。数词“三”在古代汉语里的虚化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同样表现出来。如:人们常用”三脚猫功夫 “来形容人没有真才实学,没有底气。这里的“三”并不表示实际数字,而是用来形象的表示人的浮躁。下面我们分类来看看这些成语中“三”的虚化用法。

第一类:三三两两,三三五五。

第二类:接二连三,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颠三倒四。

第三类:一唱三叹,三令五申。三长两短

第一类特点是全部由数词构成,并且数词两两重叠。如:“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三三两两”是稀少的意思。“三三五五映垂杨”《乐府 采莲曲》“三三五五”形容一小撮的意思。这类词组里的“三”虚化程度不是那么明显,数字大的代表多,小的代表少。第二类来看其中数词是相邻的,而数词以外的词则可以组成一个词。如“三心二意———心意”。“颠三倒四——颠倒”。“接二连三和接连”“颠三倒四和颠倒”,这类词省去数词后在程度上明显不及原先。第三类词组中的数词“三”是虚化的,虽然它同样具有加深语气的作用,但是在结构上与第二类有明显区别,同时词语里面的数词主要功能在于修辞后面的成分。如“一唱三叹”不能机械的理解为唱一句,附和三句。而是形容诗歌婉转而含义深刻。这三类中的数词的虚化程度是逐步加深的,这与汉语数词“三”的发展演变也是一致的,这也说明数词不仅可以单独表示数字还能虚化活用,通过与各种实词的结合而起到修辞活用。

“三”的文化意蕴及汉民族尚三传统

语言是文化最基础的载体,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总体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汉民族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和注重内省含蓄的文化心理。《周易》以泰卦代表正月,卦象为坤,下为三个阳爻,表示阴消阳长,冬去春来,天地之气,生发万物,故有成语“三阳开泰”。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作为万物之首,万物都由三生发而来,可见“三”在上古民族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再参见《说文解字》中“三,天地人之三道也”这种三才观也体现了“三”的重要地位。对“三”的喜爱与崇拜也同样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古代官吏设置“三省”作为最高的国家机构;古代男子成年礼需加冠三次;人们做事情要“三思而后行”;“岁寒三友梅松竹”;周公求贤心切,以至于“一沐三提发,一饭三吐哺”;“诸葛亮为了俘获人心而三擒孟获“;盂母教子而“三迁”;皈依三宝为“佛宝,僧宝,法宝”。

“三”字的活用是十分广泛的,在涉及“三”的教学中应当结合文化背景进行实指与虚指的甄别,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方忠南.汉语数词虚指意义的理解与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数词的模糊性及其与精确地转化[J].黔东南民族师范学校学报,2003(04).

[4]舒志武.數词“三”的文化意义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李健,潘大陆.数词的虚化形式及其修辞功能[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