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民营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的遍布大江南北。厂商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市场比例份额,这其中一部分的厂商就以进入了国有企业的方式为主。这一方式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良影响,更甚者造成资产流失。而作为维护企业利益的企业物资供应系统,亦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各种原因的资产流失现象。本文就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应对做一个简短的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物资供应;资产流失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有经济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而得到了升华。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均面临着不同的资产流失现象。它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着负面影响,还阻碍市场经济的建设,更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因而,我们在国企的物资供应方面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对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国有企业物资供应中资产外流的根本原因
(一)不良思想的驱使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以“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为核心。而企业内部人员的在思想解放的同时,也加大了自身的逐利性。目前我国的主要两种经济形态分别为:国有大型企业和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具有良好人际口碑和强大的经济基础,就导致了国有企业在总体竞争能力上处于优势、市场份额比巨大,这也导致了国有企业成为私营物资供应企业主要竞争的目标。为了打开市场,有的则选择不正当的手段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是造成频繁出现违纪的客观原因。而主观上,在于企业管理人员的自身世界观的颠覆、信念的动摇,面对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层出不穷的诱惑,无法保持本心,从而萌发了中饱私囊的想法。个别的物资管理和供应人员本身因缺乏良好的教育,因而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处世原则往往道德无底线,严重缺乏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这也就导致了许多的供应工作过程中,成本与效益往往具有很大的矛盾冲突,甚至效益远不及成本的现象,国有企业的资金外流。
(二)企业自身管理存在问题
相当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在自身的管理问题上出现了纰漏,往往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无章可循”的情况。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一部分的物资管理人员因其形形色色的社会背景,往往凌驾于规则之上,这也导致了规章制度本身就没有约束力。而因为这些人员的长期“垄断”,形成了一套明确的关系网,利益的分割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以我国长久以来的法不责众的理念,使得这一部分管理人员常驻于此。也有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因为内部的风险控制不够,从而造成了物资管理上的漏洞,其具体标下为:①国有企业招标人员与私有企业投标人员私下接触,进行暗箱操作。②具体的物资供应过程中,不按照相应的规章流程办事,往往打出感情牌,以期避开审查。③内部管理的不规范。④因不正当手段竞标中标的厂商,其生产力本身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进而进行商业诈骗——挂羊头卖狗肉,从中获取丽人。也正是一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松懈,促使了物资供应中存在了一系列的违纪行为,导致了资金外流。
(三)物资供应体制管理存在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物资调控和采购实行的是内部统一化集中采购的体制。这种体制的本身导致了以下几种问题情况:①由于采购人员不是成本的直接承担者,加上其内部管理的松懈,就导致了采购人员难以建立明确的责任感。而且在物资供应的过程中,往往由于采购人员不能完全的掌握市场规律,因而导致了市场配置不充分等。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禁止直接使用先进,而个体厂商却以现金交易的方式居多,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部分企业的采购员在双方的供应过程中,不是为企业寻求物美价廉的产品,而是与个体厂商形成一个利益集体,为个體厂商办事从而获得自身的利益,即提供商业机密、产品的验收给予方便、采购价格上给予照顾等。③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有的结构不合理,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有的人事不合理,导致逾权或者规避监督运行。④企业物资供应受人际关系网的影响。在小额物资供应商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个别领导对采购人员进行暗示或利用职务便利介入并进行影响。例如:某领导暗示物美价廉的A产品不予采购,而是采购同规格品质却价格远远高于A产品的B产品,而B产品的生产商正利用了国企的这种模式,迅速与其建立关系网,从而使得双方“互利双赢”。
(四)监督作用不明显
国有企业物资供应的监控程序基本完善,但是却缺少对供应行为的有效监督和制约。这就导致了在供应过程中,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制约力,也就导致了采购人员自身逃避监督。而实践证明,监督和制约的不落实往往就是损公肥私的开始。
(五)对于违纪处理力度不够
对国有企业物资供应流失中所涉及到的失职人员,企业高层和一部分人对其事情本质的认知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案件的审查会涉及到企业的名誉,因而导致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关于企业内部的问题曝光率极低,查处问题时经常止于浅层,无法从根源上遏制此类案件。
(六)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隐患
也有一部分物资供应的人员,将企业改制作为个人际遇。我国改革开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摸索由不成熟到成熟,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用作我国战略性的结构调整,保证在全球化的竞技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一些机制的不完善,这些人员就是利用里这些“空隙”,进而大肆的为自己谋求利益。
二、国有企业物资供应资产流失的对策
(一)明晰产权
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必须加快节奏,加大步伐。国有企业应当以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加以成熟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辅佐,使外部风险降至最低,保证国有资产的稳中有升,遏制物资供应中的腐败问题,进而防止资产流失。物资供应的体制和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将以往的物资供应系统的独立性融合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去,形成相互制约。管理的理念也将时候处理装换为超前规范,而管理模式也由静转动,即控制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掌控于网络中,多层次掌控并监督,进而规范国有企业物资供应。
(二)精细管理
遏制国有企业物资供应物的资产流失,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企业亏损的过程中,因政策性失误而亏损的仅占百分之十,而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例如建筑行业,材料消耗占总成本的60%以上;煤矿企业,材料消耗占总成本的50%以上,;汽车产业,材料消耗占总成本的40%以上。由此可见,对于物资供应管理的重要性。就物资管理加强以下几点:①对物资供应内部流程的控制。加强基础工作,健全手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同时加强内部的相互制约,将监督的部门独立,也让更多的人敢于监督。②物资供应商的整顿。对于那些以人际关系网介入,而对企业提供质次价高的厂商,采取果断的措施(返厂或者退货)或终止合同。③物资管理人员岗位的更迭。在岗位选才上,应以思想觉悟高、业务水平夯实为基准选拔人才,让这些人能够更好的在其职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强化监督机制
作为国有企业资金链中的重要环节,因其特殊性导致往往容易发生权力集中、个体腐败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有以下几点建议:①物资供应的过程透明化、公开化,让全员去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去。②对于谈判人员不能长期固定,导致内外勾结,甚至产生集体腐败。③规范运作,明确责任,对于出现问题的责任人员及时处理。④净化渠道,对于物资供应商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从而避免长期的物资供应垄断现象。⑤模式转换,变被动的选取厂家为主动的对市场分析调查后选取,不在为腐败提供滋生的土壤。
三、结束语
如今,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比例的国有企业,因一系列原因为一部分人提供了条件。但是,作为企业资金链重要环节之一的物资供应,必须杜绝此类现象。自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领导党下,反腐倡廉已然在我国形成新风气,我们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有企业物资供应中有资金外流的现象将会大幅减少。(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